(原标题:“怡宝”母公司上市次日股价锐降9.6%,市场在担心什么?)
华润饮料自有工厂近年产能利用率总体呈现下滑趋势,从2021年的70.6%降至2023年的66.4%,2024年前四个月为63.4%
标点财经、投资时间网研究员 吕贡
上市首日股价大涨,次日锐降!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2460.HK,下称华润饮料)初登交易所的这两天深切感受到冰火两重天。
2024年10月23日,华润饮料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14.5港元/股。上市首日,华润饮料股价上涨15.3%,以16.68港元/股(按前复权计算,下同)收盘,市场反响积极。
然而上市次日,华润饮料股价出现大幅下跌,当日整体跌幅为9.6%,收盘价为15.08港元/股,盘中一度触及14.86港元/股低点,逐步逼近发行价。
对此,部分投资者持审慎态度,认为华润饮料目前“单条腿走路”,主要收入来源过于依赖包装饮用水产品,使得市场对其业务发展走向的认同度不够高。亦有投资者保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华润饮料近年来在业绩上表现不俗,年营收规模持续保持在百亿元以上,市占率也居行业头部,未来稳健发展可期。
仔细研读招股书不难发现,华润饮料在收入结构上确实存在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同时,该公司生产经营模式的协调性或也引发了市场的谨慎考虑。无论是工厂数量,还是区域遍布范围,华润饮料的合作生产伙伴均超过已投产自有工厂(下简称自有工厂)。并且,自有工厂近几年的产能利用率总体处于下滑。
在招股书中,华润饮料明确表示将计划增加自建产能的比例,这一举措无疑将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目前,销售费用已占到华润饮料各年度总收入的三成,对于未来的投产扩建计划,除了此次IPO外,市场正在关注该公司是否还会通过其他渠道募集资金。
收入结构单一
20世纪80年代,华润饮料的前身蛇口龙环成立。随着华润饮料逐步完成对怡宝中国股权的全面收购,怡宝中国已成为该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此后,怡宝中国踏上了持续的业务拓展之路,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扩大产能。
时至今日,华润饮料已跻身中国第二大包装饮用水企业之列,同时也是国内领先的纯净水企业。据灼识咨询报告显示,2023年,华润饮料旗下的怡宝品牌饮用纯净水产品零售额达到395亿元,居中国饮用纯净水市场的第一品牌位置,市场份额达32.7%。同年,该公司在中国即饮软饮企业中排名第五,占据4.7%的市场份额。
从财务表现来看,华润饮料近年来业绩稳步增长。据招股书数据披露,2021年至2023年,该公司收入由113.40亿元增长至135.15亿元,年内利润也从8.58亿元提升至13.31亿元,突破10亿元大关。进入2024年后,这一增长势头得以延续,前四个月收入同比增长5.34%至41.50亿元,期内利润则较上年同期增加超亿元,达到4.61亿元。
光鲜的业绩背后,华润饮料仍然面临着收入结构单一、产品类型不够丰富的问题。
包装饮用水产品一直是华润饮料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比高达八至九成以上。在2021年至2023年以及2024年前四个月期间,该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95.4%、94.3%、92.1%和89.7%。其中,小规格瓶装水产品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
为应对市场变化和消费者偏好的多样性,华润饮料近年来也在积极寻求突破,引入了多种饮料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组合,接连推出“至本清润”“蜜水系列”“假日系列”“午后奶茶”等一系列饮料品牌,旨在打造该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尽管华润饮料的饮料产品收入从2021年的5.22亿元一路增长至2023年的10.68亿元,并在2024年前四个月持续增长,但该产品收入占比的提升速度却较为缓慢。从2021年至2023年,饮料产品的收入占比一直保持在个位数水平,直至2024年前四个月才首次突破至两位数的10.3%,与同期包装饮用水产品相比(89.7%),仍有显著差距。
行业角度来看,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对多样化口感的追求,市场中头部即饮软饮企业正在纷纷探索新的产品品类,如茶饮料(菊花茶等),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并拓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寻找新增长点。这也使得茶饮料等细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华润饮料或亟需在保持包装饮用水业务稳增的同时,进一步加大饮料产品创新和推广力度,打造爆款产品,以实现更加均衡和多元的收入结构。
如何协调自有工厂与合作生产伙伴?
近年来,华润饮料在生产经营模式上的调整需求也在日益凸显。截至2024年4月30日,华润饮料在中国共拥有13家已投产的自有工厂、31家合作生产伙伴,分别配备了61条自有生产线和70条合作生产伙伴的生产线。可以看到,在工厂数量和生产线配置上,自有工厂与合作生产伙伴间存在一定差距。
华润饮料的生产产能和产量更加依赖于合作生产伙伴。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华润饮料合作生产伙伴的可用产能分别为11.5百万公吨、12.0百万公吨和12.0百万公吨;而同期自有工厂的标准产能相对较低。在实际产量方面,该公司合作生产伙伴的年产量达到800至900多万公吨,自有工厂的年产量仅徘徊在300至400多万公吨。
从区域布局看,华润饮料的合作生产伙伴遍布范围更广泛,覆盖了从东北到西北、中部到南方的多个省份。相比之下,自有工厂则主要集中在东南地区。这种不平衡的分布,可能会影响到该公司的生产效率和供应链稳定性。
针对这一现状,华润饮料计划将增加自建产能的比例,并优化与合作生产伙伴的合作模式。截至2024年4月30日,华润饮料已规划新建宜兴工厂、万绿湖工厂、武夷山工厂等,并将对成都工厂等进行扩建。2026年及2027年,华润饮料还有计划继续扩大自有产能。
投资扩产背后,资金压力也不容忽视。华润饮料计划新建的宜兴工厂和万绿湖工厂,预计的总投资额分别达到16.13亿元和10.70亿元。目前,华润饮料的经销及销售费用呈现持续攀升趋势,已占到该公司各年度总收入的三成左右。随着未来投资扩产,华润饮料的资金状况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此外,华润饮料自有工厂近几年的产能利用率总体呈现下滑趋势,从2021年的70.6%降至2023年的66.4%,2024年前四个月为63.4%。在此情形下,若盲目推进自有工厂的扩建计划,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自有工厂与合作生产伙伴间的产能协调难度,从而影响到该公司未来生产经营建设。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