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白酒股的底部,从三季报看未来)
看完白酒的三季报,我只想谈两个的问题。
看白酒三季报,首先从周期的视角。
现在是白酒股的底部吗?
短期来看,白酒股的估值依然有下探20%甚至30%的可能。
但如果着眼未来三到五年,我认为目前的白酒板块,可能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低位区间。
股民朋友们总是喜欢在一个行业繁花似锦的时候给予它过高的估值,而在寒冬的时候又弃之如敝屣。
对于白酒股,或者是泛消费股,2021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顶峰。
我记得2021年年初的时候,五粮液涨到了68倍市盈率这么高的位置,当时的五粮液业绩算很不错了,净利润增速也没有超过20%。
68倍PE,一个非常离谱的估值。
那轮泡沫,除了股民的追捧,还有主动基金抱团的作用。
在2020-2021这样的消费股大年,主动型基金对于食品饮料板块的整体超配达到了夸张的10%,也就是说,本来食品饮料的市值只占全部A股的7%,但在基金的仓位里面的,他们敢把食品饮料买到17%。
我们都知道,食品饮料中最大的权重,或者说超配最多的,正是白酒。
后来经济不振,通缩势成,食品饮料开始被抛弃,对于白酒的股价来说,泥沙俱下式的崩盘开始了。
最大的多头,摇身一变成最大空头。
现在五粮液的PE,已经跌得只剩17倍。
主动基金对食品饮料的超配程度,已经萎缩到2%,相对于6%的均衡仓位,总仓位水平只剩8%。
从17%到8%,接近10%的持仓被卖光了。
对于2021年年中6万亿的基金总规模来说,主动基金们头也不回地净卖出6000亿人民币。
没有一个板块能承受6000亿的单向砸盘。
当然了,在这段踩踏式卖出的过程中,有主动卖出的,也有被基民赎回后的被动清仓。
我们不禁提出一个问题:
在现在的仓位水平上,基金们还会继续卖白酒,继续卖食品饮料吗?
不好说。
悲观的人认为,即使只超配2%,不还是超配吗?还没开始低配呢。
但2%的超配比例,确实已经是近十几年的最低位了。
同样达到2%这个极低超配比例的时期,是2015-2016,严控三公消费,叠加经济软着陆,消费萎靡的阶段,和现在的情况非常的像。
消费行业的特殊性是,由于长期的通胀趋势,消费行业里产生了很多超级大牛股,孕育了众多的超级品牌。消费一直是投资的核心领域,本身就极难出现低配。如果低配了,那一定是非常好的布局良机。
2016年后,伴随刺激政策的生效和经济重回景气,消费、食饮,以及其中的大头白酒,很快就重拾升势,而基金们也开始迅速地回补仓位,重新对食饮大幅超配,最终将超配比例推升到2021年的10%。
所以,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周期的故事。
目前当然是周期的底部。在长期来看,也是市值的底部。
但很多人还有一个疑问,这轮周期会不会有所不同?
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与2014—2015年的那轮萧条期相比,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
食品饮料,尤其是其中的白酒,会不会再也起不来了?
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只能说,根据历史经验判断,即使在全行业的萧条期,那些管理能力更优秀,品牌更硬的公司,依然能获得一个不错的向上势能。
白酒行业营收增长停滞或负增长,净利润增长停滞或负增长,首先会伤害大量中低端白酒品牌,大量无牌白酒产品。茅五等高端品牌,山西汾酒、古井贡酒等少数中高端或强势地产酒,保持一个10%左右的增长依然有较大实现的可能,这足以撑起一只消费股15倍左右PE的估值中枢。
看白酒三季报的第二个视角是,估值。
从2023年Q3,到2024年Q3的5个季度,白酒板块单季的收入增速分别为15.5%、16.3%、15.4%、12%、2.3%。
可以看出,2024年三季度是全行业压力最大的一个季度。
在这个季度,分档次来看收入,高端白酒的增速依然有9.6%,次高端与上年持平,而大量中低端及地方白酒的总量已经出现-15%的负增长了。
这是一个强者恒强,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行业。
所以在行业的下行期,要从白酒板块里面选股,什么洋河、舍得、水井坊、酒鬼这样本身不强的酒企,基本可以放弃了。
即使在我之前提到的比较优秀的酒企,高端的茅五泸,次高端的汾酒,强势地方酒古井、迎驾贡酒、今世缘中,也要进行优中选优。
基于最新的报表,简单对比后,暂时排除泸州老窖、迎驾贡、今世缘三家,剩茅台、五粮液、汾酒、古井贡酒四家备选。
分品牌来看:
茅台
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7%,净利润同比增长15%,2024Q3单季度营收增长15%,利润增长13%。
即使终端价格经历了一轮大幅下调,整箱飞天的价格依然维持在2200每瓶以上,散瓶飞天的价格为2180。整箱和散瓶的价差大幅缩小到不足50元。
茅台的基本面还是最稳的。
我们可以预见,即使需求萎缩,飞天价格继续下探,比如说53°下探到1600-1700一线,那么大量的被压抑的需求一定会持续释放出来,同时挤压五粮液和老窖的高端产品线。
这足以支持茅台未来10%以上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规模。
从库存的角度,茅台可能存在一些投资类别的库存,但销售渠道的真实库存其实不大,草根和投行调研的数据,大部分茅台经销商的库存周期不足一个月,远远小于白酒行业平均3—4个月的总库存周期。
对于茅台来说,只要不犯大的错误,稳坐头把交椅的地位是无法被撼动的,18倍PE就是底,15倍PE则是绝佳击球区。2024年9月中旬1245元每股的价格,大概就对应18倍PE。当前估值23倍PE。
五粮液
五粮液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6%,净利润增长9.2%,但三季度单季营收只增长了1.4%,利润增长了1.3%,看起来增长动能比较弱了,但依然略强于老窖。
五粮液的策略是控量保价,保价的决心非常强,目前普五的批价坚挺在950,对比年初基本没有变化,也就说普五对比标准飞天的价差在迅速缩小,而1573的价格对比年初下跌了20元。
从经销商回款数据情况来看,五粮液合同负债,近五个季度,从2023年Q3算起,分别是39亿、68亿、50亿、81亿、70亿。在半年报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增长,虽然今年三季报略有下滑至70亿,但整体相比去年有所提升,依然体现了经销商打款较强的信心。
库存周期低于1.5个月,远低于老窖2.5个月的水平,隐含了更低的库存去化风险。
五粮液最近晋升为白酒板块的基金第一重仓股,当前17倍PE的估值水平比较有吸引力。
这边顺便提一嘴老窖。
对比五粮液,同为浓香高端,我们暂时放弃老窖,不是说老窖不好,而是老窖的抗弱周期的能力偏弱一些,老窖在2024年的增长主要是在一季度完成的,二季度已经降速明显。
当然了,有很多朋友说老窖的估值更低,这一点也是不可否认的。
汾酒
在我的评价体系中,汾酒是与茅台并列的首选标的。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13.6亿元,同比增长17.2%,净利113亿,同增 20.3%。单三季度营收86.1亿元,同增11.4%,净利29.4亿元,同增10.4%,对应当前仅20倍动态PE。
汾酒的库存周期在2个月以下,比今年春节和端午期间略有上升,但变化不明显,库存很健康。合同负债去年三季度51亿,今年54亿,经销商打款没有问题。
汾酒的头部产品青花30复兴版较年初跌价50块一瓶,但核心的出货单品青花20、25,老白汾10等腰部产品单价几无变化,反映了产品很强的终端需求,况且汾酒还有迎合大众消费潮流的平价口粮酒,网红单品红黄盖汾、出口汾、杏花村等。
汾酒的三季度单季营收增速11.4%,远超同业平均水平,在龙头酒企中仅略低于茅台和古井。
古井
对比同属于强势地产酒的迎驾贡酒和今世缘,古井优势更明显。
我一直强调,研究地产酒,地域特征一定要重视。这三家地产酒的主销省份,江苏、安徽、浙江,甚至边缘辐射出去的河南和山东,在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势头很不错,分别达到5.4%、5.7%、5.4%、5%、5.6%(GDP实际增速,扣除物价平减指数),超过全国平均的4.8%。这代表这些地产酒生存的土壤是更优质的。
古井的优势是产品结构的继续改善,前三季度古20%增长了18%,古16为30%,古8为15%,古5为25%。古5以上的高端产品整体增长高达25%,而整个公司前三季度的营收增长在20%。古井的产品结构还在上移。
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24.5%,单三季度营收增长13.4%,净利增长13.6%,是除茅台以外酒企的第二名,表现非常好。相对来说,迎驾贡酒三季度的营收增速是4.1%,利润增速6.2%,今世缘的利润增速6.6%,无论从品牌价值还是实际动销,均略差于古井。
古井的问题是库存周期提升有些明显,从春节期间的3个月平均周期,提升到现在的3.5个月,库存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但今世缘的合同负债从去年四季度的24亿下降到5.4亿,迎驾的合同负债从7.3亿下降为4亿,他们都有各自的问题。
当前的古井动态PE19倍,对应未来13%左右的潜在利润增速,我认为也是一个很不错的价格。对比古井A,古井B显然更符合价值投资者的估值标准。
古井、迎驾贡、今世缘三家之中选择,我会选古井。
但在古井、汾酒之间选择的话,我还是会选汾酒。
结论
追求确定性,想长期持有,并且不怎么关注动销数据的,茅台仍是第一选择。
追求成长性,看好未来经济复苏后板块弹性的,选汾酒。
感谢您的关注和转发!
我的其他原创内容:
1、白酒投资札记(一):高盈利、高成长的白酒行业
2、白酒投资札记(二):浓香、酱香、清香之争
3、白酒投资札记(三):谁在喝白酒?
4、白酒投资札记(四):深度解析白酒的竞争格局
@@今日话题 $贵州茅台(SH600519)$ $山西汾酒(SH600809)$ $古井贡酒(SZ000596)$
#白酒股永远滴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