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报道 - 正文

能源结构绿色迭代:中国动力电池的低碳之路

来源:时代周报 2024-11-12 17:19:4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能源结构绿色迭代:中国动力电池的低碳之路)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何明俊

编者按:时光的力量滚滚向前,潜移默化,改变世界、改变时代、改变每一个人,不可逆转。11月18日,《时代周报》将迎来十六周岁生日。十六年来,我们以富有穿透力的思想和锐利的新闻事实,用专业视角解读中国资本趋势和产业变革,用工匠精神讲好大国崛起的中国故事,用财经智慧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梦。我们见证着这个伟大的时代,也记录着一个个关于勇敢、热爱、求变的故事。值此十六周年之际,《时代周报》推出“为勇敢作序”特别报道,为勇敢鼓与呼。

2018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国产化占比逐步提升,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日益扩大,而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又进一步推动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发展。

据Clean Technica数据,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创下历史新高,突破1300万辆大关,达到1368.93万辆,同比增长35.7%。而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约为654.93亿元,同比增长27.55%。

当前,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已升级为万亿赛道规模。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2023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940GWh,同比增长25%,行业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中国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高度重视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在今年9月的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明确表示。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则表示,未来,预计我国新能源汽车还将保持10%至20%的增长速度,直到国内销量达到2000万辆以上,才会转入到稳定增长阶段。

图片来源:图虫

动力电池迭代史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起步于千禧年。2000年,中国学术界曾多次提议“把发展轿车清洁能源作为中国汽车工业跳跃发展的起跑线”。彼时,无人可预料中国可以依靠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汽车工业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

经过多年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广阔前景被市场看见。

2010年,新能源汽车被国务院确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主要发展方向确定为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在这两个方向上,未来的中国走出了“混动王者”比亚迪和一整套完善的动力电池产业链。

2013年,消费者购车补贴政策启动。超额补贴下的新能源汽车,价格接近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借此进入消费者心智,新能源汽车产量开始翻倍。但直到2017年,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发展依旧缓慢。

发展的转折点出现在2018年。当年7月,新能源汽车最为知名的美国企业——特斯拉,在上海浦东新区定下了超级工厂的地址。同年12月,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登陆创业板。也是在这一年,动力电池产业链国产化进程正式启动。

2019年至2020年,四部委多次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其中2019年补贴标准在 2018 年基础上平均退坡 50%,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并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门槛要求。

“补贴退坡+能量密度门槛要求”,新能源汽车从中游动力电池到下游终端车型的竞争全线升级。随着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制度,动力电池产业链开始大洗牌,特斯拉如同一条鲶鱼,搅动着国内沉寂已久新能源市场。

自此之后,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飞速发展,广阔的市场空间更容易孵化出巨头企业。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的蓬勃发展,诞生出一批龙头企业。

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1-9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为599.0GWh,同比增长23.4%。其中,宁德时代(300750.SZ)以36.7%的市场份额继续位居全球榜首,比亚迪(002594.SZ)则以16.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中创新航(03931.HK)、国轩高科(002074.SZ)、亿纬锂能(300014.SZ)和欣旺达(300207.SZ)分别排名第四、第八、第九和第十。

双碳之路:助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

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

双碳目标明确了中国能源的发展之路,新能源需要扛起未来能源的大旗。在当前中国的绿色能源储备中,光伏、新能源汽车、储能已实现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但氢能这类终极能源距离完全落地尚有遥远的距离。因此,推进以动力电池产业链为代表的新能源,既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同时也是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

过去,日韩企业在全球动力市场上占据大量市场份额,中国强劲的需求支撑起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发展。如今,中日韩三国企业将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瓜分,而中国企业则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全球排名前十的厂商有六家均为中国企业。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世界各国开始意识到能源结构转型的迫切,并持续完善法规,行业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联合国环境署(UNEP)评估认为,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需求将飙升至每年3400亿美元,但目前的支持金额却不到1/10。显然,要确保全球能够实现协定中将全球温升控制在低于2℃之内、力争1.5℃水平的目标,中国力量必不可少。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当中明确到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取得显著进展,主要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绿色低碳轨道,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同时《意见》提到,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

要实现这些目标,动力电池技术必须持续创新。回顾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历程,科技是贯穿全程的核心,从磷酸铁锂到三元锂电池再到半固态电池,各种技术百花齐放。而中国企业已经完成了从追赶者到领先者的角色转变。

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基本可以划分为高能量密度以及高性价比,前者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尽可能地提高能量密度,实现更多可能性,后者则通过不同的材料搭配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实现更广的覆盖。

对于未来全球能源转型,各国可以选择多种技术路线或进行不同技术路线的混搭。当前比较友好的解决方案是降低对材料依赖的同时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通过回收动力电池进行二次利用来提高动力电池的能源周期,最终达到综合效率最大化。

这意味着需要完善动力电池回收机制,合理利用旧动力电池。

据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预计,到2042年,全球生产的电池将一半用回收锂,一半用矿产,就可满足社会需求。未来或将不需再开采新的矿产资源,全部依靠回收资源进行制造,实现全面的资源循环。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和保有量均占全球市场的一半以上,即将退役的动力电池会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自2012年开始,中国陆续颁布实施一系列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规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

动力电池是实现全球能源结构转向的关键所在,具备先发优势的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在全球低碳之路上已占据优势生态位。无论是技术还是决心,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都将持续以引领者的姿态,携手全球各国走向低碳未来。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轩高科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