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孚电池,何时撑起安孚科技百亿市值?)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国内新能源车市的火爆,直接将动力电池行业带飞。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欣旺达等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上备受宠爱。新能源赛道的火热,储能行业也“近水楼台先得月”,不少企业纷纷加码静等市场爆发。
上月底安孚科技发布公告,拟发行股份和现金方式以11.5亿元收购安孚能源31%股权。此次交易如果成功,安孚科技对安孚能源的持股比例由原来的62.25%将上升至93.26%。
这也意味着被誉为“现金奶牛”的南孚电池(以下简称南孚)已经被安孚科技牢牢掌控。耗费多年,南孚终于即将完成最终的上市梦想。不过值得担忧的是,如今储能赛道竞争激烈,早已错过多年发展良机的南孚,能给安孚科技带来“百亿”想象吗?
婉转曲折,借壳上市
2022年5月28日,上市公司安德利发布公告,因主营业务由百货零售转向电池行业,公司名称由“安徽安德利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安徽安孚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外界看来,安德利已经初步实现产业转型。但在业内人士眼中,此次更名后,安孚科技从里到外已经不是以前的安德利。产业转型只是一场为南孚精心策划筹谋良久的借壳之路。
2016年8月,安德利成功登陆上交所,被称为“自营百货第一股”。核心主体为购物中心、超市等零售百货业务,服务于三、四线乡镇市场。依托乡镇电商概念,安德利未来发展空间值得期许。然而上市后,安德利并未交出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尤其在利润层面。
2019年营收18.98亿元,归母净利润1528万元。和刚上市相比,营收虽然增加了3.57亿元,利润却下滑了66.45%。雪上加霜的是,疫情的出现让以线下百货超市为生的安德利业绩进一步恶化。
2020年营收下滑至17.66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出现了659.1万元的亏损。2021年9月在业绩承压之下,安德利发布公告以不低于24亿元收购亚锦科技36%股权,进行重大资产重组,而亚锦科技正是南孚的母公司。
2022年1月,安德利又急不可耐的通过子公司安孚能源收购了宁波亚丰所持有的亚锦科技15%股权,至此安德利成为亚锦科技控股股东,南孚得以曲线上市。
从表面上看,安德利收购亚锦科技是因为传统百货零售势弱,加之疫情出现,才不得已走上转型之路。不过即使没有外部环境动荡,南孚借壳上市也是迟早的事。
早在2019年安德利创始人陈学高便将所持12.84%股份协议转让,合肥荣新成为公司新控股股东。2020年陈学高辞任董事长一职,2022年初多名南孚背景高管进驻安德利管理层。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安德利原有百货业务被置出,成功将南孚资产注入。
其实南孚筹谋上市早已良久,2015年借壳亚锦科技在新三板上市,2018年又企图投资鹏博士,转战主板市场。不过由于复杂的股权和债务关系都以失败告终。
如今终于得偿所愿,安孚科技的业绩自然是焕然一新。今年前三季度,营收35.94亿元,同比增长7.15%。归母净利1.5亿元,同比上涨45.58%。
毫无疑问,在南孚强劲电力加持下,安孚科技呈现了高增长之势。投资者对南孚的造血能力从不怀疑,只是锌锰电池行业趋于成熟之际,安孚科技还有多少想象空间,这才是投资者最为担忧的问题。
国产老大遭遇“天花板”
南孚的大名国人皆知,早在1993年就登顶国内碱锰电池市场第一。时至今日,在碱性电池领域,南孚已经霸榜了三十多年,市占率高达85%以上。
不可否认,南孚强大的吸金能力和市场统治力。但其也不得不面对另一个事实,由于消费场景的转变,锌锰电池市场增速已经明显放缓。
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锌锰电池产量约为416.4亿只,同比增长仅为1.26%。具体到细分领域,碳性电池自2014年后产量就持续下滑。碱性电池虽然得益于寿命长、电量大等优点,成为干电池市场主流,但截至2023年我国碱性电池市场规模才刚刚突破60亿元。
换而言之,锌锰电池虽然是快消品、刚需用品,是一门长久生意,但作为行业天花板的南孚想要再进一步难度很大。除此之外,南孚还要面对同行们的激烈竞争。
在三十年前,干电池行业还是松下、三洋、金霸王等海外品牌的天下,直到南孚的横空出世才扭转了这一局面。不过在1999年引入外资摩根斯坦利后,南孚先后转卖给吉列、宝洁,直到2014年鼎晖投资以5.8亿美元收购南孚78.77%股份后,才回归了国产怀抱。
然而在外资掌控的这十几年里,干电池市场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方面以长虹新能源、宁波电池为代表的老牌企业早已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小米、倍量、京造等年轻品牌开始崭露头角。加之海外品牌的虎视眈眈,如今干电池市场品牌百花齐放,南孚不再是消费者的唯一选择。
众多企业加码的原因也很简单,在消费电子市场火热的当下,锌锰电池应用场景激增。为了分一杯羹,近两年在消费市场还出现了诋毁南孚的声音。例如曾经网络上疯传很多智能门锁产品都特意标注“禁止使用南孚电池”的说明,原因在于南孚电压高电流大,容易烧毁电器元件。
但实际上,是因为这些电子产品的电子元件偷工减料不达标所致。南孚无缘无故被“躺枪”,自然是“声名在外”遭人嫉妒。不过这些谣言的产生,也给南孚敲响了警钟。
众所周知,南孚“聚能环”电力持久的形象早就深入人心,但消费电子市场新品层出不穷,例如电子秤、电动玩具、强光手电筒等产品的出现,对南孚在产品内容和研发都有了新的要求。
当然近两年南孚推出了专门面向智能门锁领域的“爱掌门”电池,也发布了TENAVOLTS和益圆等多个品牌,进军充电、碳性等电池赛道。不过南孚想要业绩再上一层楼,就必须打破干电池这层枷锁。
新能源转型尚需时间
在2024年半年度报告中,安孚科技提出在巩固消费市场龙头位置的同时,南孚要进一步开拓B端市场,并且计划新增10亿只/年先进产能。不难发现,安孚科技的发展战略还是以稳固基本盘为主。
不过从近两年发布的产品来看,南孚有意正在向全品类领域迈进。目前南孚产品发展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巩固传统强项碱性电池,例如去年发布了全新南孚聚能环第四代电池;二是扩充碳性电池内容,推出了丰蓝1号燃气灶电池;三是积极布局小型锂电领域,发布了纽扣电池品牌传应。
由此可以看出,南孚的发展战略是执行多品牌矩阵,开拓C端品类的同时为B端市场创造基础。不过值得担忧的是,如今电池企业的竞争已经十分激烈,南孚在碳性和消费锂电领域想要大获成功并不容易。
例如在纽扣电池领域,近两年随着蓝牙耳机、电动玩具以及汽车市场的爆火,国内纽扣电池市场需求不断激增。超霸、松下、麦克赛尔等国内外厂商都在布局,虽然传应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但品牌知名度远未达到南孚在碱性市场的高度。
在消费多元化的当下,各大电池品牌的发展思路其实都大同小异。例如华太、双鹿等品牌也在发力燃气灶电池、二次锂电赛道。民用干电池领域往往都是先入为主,考验的不仅仅是厂商的技术、渠道实力,更在于品牌的知名度。
在产品内容上,南孚实现了初步转型。但在品牌打造上,TENAVOLTS、益圆的知名度还不够响亮。或者说南孚品牌过于响亮,并不利于新品牌的发展。
所以想要彻底转型,南孚本质上还是要打造另一条新曲线。当然除了电池制造,南孚还有红牛饮料、鞋油代理销售业务。2023年代理收入4.67亿元,很显然还并不能支撑南孚的业绩发展。
其实在新能源赛道爆火之际,很多电池企业都在布局储能赛道,甚至有些企业不惜下血本跨界而来。2022年安孚科技与长孚新能源共同设立合孚能源,共同开拓研发商业储能产品。
据悉合孚能源已经推出集中式HF5000、HF3240储能系统,在浙江、安徽、福建等地实现了商业化应用,并且去年底在德国建立营销和安装机构,开拓海外市场。2023年营收已经突破3亿元,不过目前来看,合孚能源还处在萌芽阶段,安孚科技的储能转型还尚需时间。
结语
南孚依靠强大的知名度,其销量傲视群雄,在国内干电池市场的地位毋庸置疑。安孚科技依靠南孚这一优质资产,必定会赢得资本市场欢心。只是安孚科技是想把南孚充当现金奶牛还是真心发展电池产业,还有待时间观望。
如果继续深耕电池业务,那么当下安孚科技除了要解决南孚产能问题,也要在品牌营销、产品内容上下一番苦功夫,实现核心业务的升级。除此之外,寻找和培育第二曲线更是安孚科技未来的发展之重,产业转型才能助其业绩迈入百亿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