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访中意财险袁颖晖与忠利集团Lucia Silva:绿色发展驱动保险行业创新)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汉垚 北京报道
在全球经济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的背景下,保险行业正站在变革的前沿。7月31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发展绿色保险。
为充分发挥保险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还出台《关于推动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未来绿色保险发展的政策导向和市场驱动路径。
在政策引导下,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和绿色经济的蓬勃发展,保险行业如何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成了业界关注的焦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专访中意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意财险”)首席执行官袁颖晖和中意财险股东忠利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Lucia Silva,探讨了保险行业在绿色转型浪潮中的角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通过创新实践赋能可持续发展。
资产、负债两端发力实现绿色转型
《21世纪》:面对绿色转型的全球化趋势,保险行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Lucia Silva: 绿色转型势在必行,从保险行业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去直面这些挑战,并迎接挑战。
我认为主要有两大挑战,如何从国际层面去定义绿色是第一个,可能也是最主要的挑战。第二大挑战是了解这些新技术带来的新风险,新技术带来新风险,这就意味着保险公司需要不断收集新的数据,并确保对这些风险的评估是准确的。此外,保险公司也需要理解这些新的风险形态,例如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会有哪些新的风险涌现出来,包括在碳捕集和封存技术(CCS)方面有哪些新的风险涌现出来。
同时,也有两大机遇方面,一是如何去确保为一些新的行业来赋能,使它们在增长的同时能为绿色转型贡献力量;二是支持保险客户更好地理解、识别相关风险,并推动它们行为转型,从而助力整个绿色低碳的转型。比如促使客户更积极地购买电动汽车,或者在自己房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等,这些都有助于拥抱净零转型。
《21世纪》:中国保险行业如何实现“双碳”目标?
袁颖晖:我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保险行业本身也是碳排放的制造者,因此保险行业需要加强自律,也就是说我们应当设定自己的碳减排目标。无论是在办公环境、差旅安排还是材料选择等方方面面,我们都需要做出坚定承诺,首先要把自身的碳减排工作做到位。
第二个方面,保险行业有资产端和负债端两个方面的责任。我们既要成为负责任的保险人,也要做负责任的投资人、雇主和企业公民。
作为负责任的投资人,我认为保险资金在运用过程中,应更多支持低碳行业和绿色转型的行业。同时,对高污染行业也需保持谨慎和限制的态度,这也是我们作为负责任投资人应尽的责任。
作为负责任的保险人,我们的承保能力体现在三个方面:提供保障、产品创新和风险减量。在保障、产品创新和风险减量方面,我们应对绿色转型和低碳行业给予更多关注,推出更多优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并提供更强的承保能力,支持这些行业的发展。风险减量管理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化手段和科技赋能,进一步提升风险减量的能力。
外资险企在绿色保险赛道有更多弯道超车机会
《21世纪》:中意财险如何进行公司战略和产品策略层面的布局?
袁颖晖:中意财险在两年前就明确提出要将公司打造成一家差异化、特色化、数字化特征明显的精品财险公司。差异化是我们的核心战略之一,我们选择了两个非常重要的赛道:绿色保险和支持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
围绕这两条赛道,中意财险开发相关产品。首先,我们根据中国市场特点开发了政策驱动型产品。其次。在海外市场,我们结合忠利集团的海外市场经验,引入了一些产品,例如指数保险类产品。
中意财险也有一些本土创新产品,比如在绿色节能建筑领域开发的基于用电量定价的责任保险。
《21世纪》:如何看待中国保险市场的绿色转型进展?给外资保险机构带来怎样的机遇?
袁颖晖: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其实是一样,绿色转型的趋势是已经确立,而且一定会坚定地往这个方向走。
但中国市场也有一些和国际市场不太相同的特点,第一,中国市场有顶层设计,有政府推动,比如,去年年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一篇就是绿色金融。
第二,在绿色转型过程中,保险市场各主体间都在以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参与,一些外资保险公司则可能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在不同的方面进行参与。
对于外资保险公司来说,绿色保险是一条新赛道。在这条新赛道上,所有的竞争对手几乎都处于同一起跑区,没有像在传统赛道上有太大的差距。所以我认为,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外资保险公司有更多弯道超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