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链博会发布“一报告两指数”:中国新质生产力为全球供应链合作带来新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 北京报道
11月26日下午,第二届链博会主题活动—贸促智库交流活动暨“一报告两指数”发布会在北京举办。会上首次发布2024版《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以下简称促进指数),以及全球供应链连接指数(以下简称连接指数),展现了当前全球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供应链发展的新趋势,为推动全球供应链的开放合作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在发布会上表示,全球供应链的发展趋势、连接程度是世界各国、全球工商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是全球供应链韧性与稳定的具体表现。然而,截至目前,尚没有一个国家发布过相关指数。中国贸促会围绕全球供应链系统开发“一报告两指数”,是全球首次用具体数据回答全球供应链连接得好不好、断链的风险大不大的问题,回应了工商界的重大关切,为各界理解和分析全球供应链提供新公共产品。
根据“一报告两指数”的研究结论,中国贸促会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以开放合作促进全球供应链畅通,坚定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二是以科技创新增强全球供应链韧性,鼓励国家间科研合作,打破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三是以基础设施联通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强化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维护金融基础设施安全稳定。
在当天上午的开幕式上,《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北京倡议》正式发布。《倡议》提出,要充分挖掘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等领域合作潜力加快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应用,建立兼容并包的数字经济生态圈,进一步赋能产业链供应链提质升级;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促进温室气体减排,扩大可再生能源替代,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化发展。
意大利中国理事会基金会秘书长马克·贝廷(Marco Bettin)当天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他此行带来了15家意大利企业,这些企业对于在中国市场寻找合作机会抱有浓厚兴趣。他表示,他在链博会上的所看所闻让他深刻认识到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领先地位。中国也在通过这样的平台让世界了解到中国除了可以继续扮演世界工厂,也能够成为重要的服务供应商。
链博会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本届链博会展览面积由首届的10万平方米增至12万平方米,设置了先进制造链、清洁能源链、智能汽车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绿色农业链6大链条和1个供应链服务展区。中展集团董事长林舜杰透露,本届链博会聚焦新质生产力,首次设置的先进制造链将从前端研发设计、新材料运用、关键零部件加工、智能制造等方面,展示全球先进制造领域的全产业链。
据悉,在本届链博会上,中外参展商将首展一大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共有620多家企业、机构和国际组织参展,比首届增加20%。涉及69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其中包括78家世界500强企业,86家中国500强企业,境外参展商占比从首届的26%上升到32%,预计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政商学界人士观展参会。
全球供应链面临多方面挑战
2024版《报告》指出,全球供应链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当前,全球动荡变革加剧,矛盾冲突接踵而至,和平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全球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世界经济重回繁荣增长面临长期挑战。同时,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壁垒层出不穷,降低了全球贸易效率,抬高了全球贸易成本,阻碍了全球化进展。不仅如此,地缘政治风险对全球供应链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中东紧张局势对全球供应链稳定造成较大威胁。此外,气候变化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也愈发引人关注。
针对当下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对全球供应链带来的影响,2024版《报告》还设置了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集成电路、风力发电、咖啡、棉花等6个分报告,并绘制了相应的全球供应链图谱,展示了这6条全球供应链的上、中、下游分布,以及每个环节占据优势地位的经济体和企业。
《报告》指出,中国既是全球供应链发展的受益者、维护者,也是构建全球供应链新生态的积极探索者、建设者,在全球制造和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中国始终坚持深化国际合作,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为全球供应链开放合作指明航向、搭建平台、提供机遇。
“供应链是全球化的基础,特别是在新冠疫情之后,它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中国举办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博览会旨在同世界分享经验,并寻找更多合作伙伴,以提升供应链的效率水平。”贝廷在采访中说,“根据全球创新指数,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国家之一。意大利也有一些高水平的领先技术,而且在某些领域有很好的经验。我相信,两国可以在这些方面开展从科研到应用到生产合作,为解决世界性难题贡献力量。”
中国能建国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吕泽翔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链博会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为世界各国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搭建了沟通平台,提供了崭新的机遇,充分展现了中国致力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大国担当。两年来,链博会纽带作用、溢出效应越发凸显,产生了巨大的“链博效应”,成为高水平双向奔赴、双向赋能、双向共赢的重要载体。
一年来,中国能建借力链博会大平台,与100多家中外企业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中外合作、央地合作、第三方市场合作等方式完成签约超过500亿美元,成功落地韩国l365兆瓦海上风电、沙特泰巴和卡西姆3.6吉瓦燃机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书写了打造高质量发展“四新”能建的崭新篇章,助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行稳致远。
全球供应链发展环境总体向好
促进指数研究发现,2018至2023年,全球供应链促进水平明显上升,促进指数从0.27升至0.66,增长144%,表明全球供应链促进水平处于上升态势,全球供应链的发展环境总体向好。全球供应链促进水平的上升,主要得益于基础设施联通的大幅上升,技术升级创新的贡献作用次之,多双边规则的贡献作用居第三位,三者对促进指数上升的贡献率分别为66.67%、41.03%和17.95%。
但是,主要经济体政策和金融服务保障对促进指数的作用是负面的,两者对促进指数的贡献率分别为-15.90%和-9.75%。不过,由于基础设施联通、技术升级创新和多双边规则三个指标上升产生的拉动作用,抵消了主要经济体政策和金融服务保障两个指标下降带来的拖累作用,使促进指数仍处于上升态势。
连接指数研究发现,2014至2023年,连接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由0.271上升至0.732,增长170%,处于历史高位。全球供应链连接水平的上升,主要得益于供应链内部要素连接度的大幅上升,供应链发展环境因素连接度的贡献作用次之,供应链上中下游连接度的贡献作用最小,三者对连接指数上升的贡献率分别为56.09%、37.61%和6.30%。
2023年,连接指数为0.732,较2022年的历史峰值0.733仅下降0.001,保持在近十年来的较高水平。从2023年连接指数的构成来看,供应链内部要素连接度和供应链发展环境因素连接度分别上升15.25%和6.23%,供应链上中下游连接度下降幅度较大,同比下降34.83%。由于供应链内部要素连接度、供应链发展环境因素连接度上升产生的拉动作用,抵消了供应链上中下游连接度下降带来的拖累作用,导致连接指数虽略微下滑,但仍处于稳定状态。
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长西雅尔多·彼得在开幕式上表示,当前,很多国家都在为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做出努力,希望这个世界能够发展,但也有一些势力让这个世界更加的分裂,“这让我们深感忧虑”。他说,“如果这个世界分化成不同阵营的话,这是完全违背于我们国家利益”,“希望东方和西方能够相互合作,能够秉承着相互尊重的精神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