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通证券数字金融部总经理杨薇:券商数字化发展正当时,需应对平台化经济挑战)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霜,实习生杨琛琦 上海报道
12月6日下午,在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承办的以“数字时代的金融变革新趋势”为主题的数字金融领航者论坛上,海通证券数字金融部总经理杨薇就业务推进实践中对数字化转型的洞察和思考进行分享。
杨薇指出,在国家战略引领及行业转型的大背景下,券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不管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 “五篇大文章”的工作部署,还是近两年来,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证券行业《金融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等,都进一步明确了证券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思路和重点建设任务。
今年10月份,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证券公司的数字化能力成熟度的指引标准》,建立了包括数字化治理、数据管理、数字化技术应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网络信息安全、经营管理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数字化、内控体系数字化在内的九大维度评价标准。数字化转型正式成为证券公司运营模式、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革新的核心驱动力。
对于发展现状,杨薇表示,在金融科技投入方面,与银行相比,证券行业相对体量较小。从2017年到2023年,年化复合增长率超过了24%,证券行业信息技术的投入实现稳步增长。去年年报公布数据显示,整个行业中共有12家券商的信息技术投入超过10亿元。前十名券商的投入每年都在稳步增加,在40%左右,与市占基本匹配,马太效应十分明显。
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4个多月后,证监会发布了加快推进的指导意见,旨在建设2-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与投资机构。对标海外大型投行,2023年摩根大通金融科技投入再创新高,折合人民币1100亿元,是整个证券行业的2.9倍。另外与国内银行业以及海外投行相比,证券行业研发人员总数约3.3万人,行业人员占比约8.8%,而高盛和J.P.摩根的科技员工占比均已超过20%,国内头部券商迈向一流国际投行的过程中,仍需不断强化金融科技战略和投入。
杨薇认为,财富管理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头部券商完成了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门户端的建设,除业务的线上化、自动化之外,证券公司还把客户经营、产品研究、头部服务以及中后台的支持和运营这三大关键环节的线上流程进行化优化和再造。
第二阶段从2017年、2018年开始,随着移动互联网愈发成熟,头部券商在自己平台上积累了大量用户,前十名券商每个月的活跃用户都在500万以上。在此阶段,头部券商团队资源相对稀缺,难以消化市场规模。大量客户延伸线上,对券商的专业化、智能化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第三阶段,随着证券行业机构化、产品化的大发展趋势,券商也正步入一个开放化、生态化的平台。包括银行、券商在内的头部财富管理机构,都在积极与三方平台开展各类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的合作。
杨薇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兴技术应用将面临更加严格的行业监管规范。近日,网信办组织开展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同时个保法也对券商的个性化营销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如何在适应监管的同时提升客户体验,扩展服务场域,专业金融机构将面临更多挑战,也希望监管机构及行业协会给予进一步指导和规范。
9月底、10月初,证券市场一波大行情引起了。此轮证券行业开户超650万户,其中约90%来自第三方平台。杨薇指出,“年轻人的行为逻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何适应平台经济的挑战,需要我们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这需要券共商共建开放平台,既要能够将客户和服务伙伴引进来,又能够将专业化能力延展出去。
她认为,面对平台化经济冲击需要进一步做好“走出去”,如何合法合规地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私域营销成为行业内的热点话题。95后获取金融服务的入口并不在传统金融机构,券商如何突破传统互联网引流的路径依赖,从自建APP走向外部生态融合,建设公域平台轻量运营体系,扩大触客能力,打通服务转化链路,具备成熟的私域流量运营能力,是财富管理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更大挑战,这或将改变券商当前互联网业务的商业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