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港股一线|2025年港交所上市第一股!脑动极光上市首日截至午市平收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港股一线|2025年港交所上市第一股!脑动极光上市首日截至午市平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孙迟悦 香港报道

1月8日,脑动极光-B在港交所上市,成为2025年首支在港交所上市的新股。截至午市,脑动极光-B股价平收,报3.22港元/股。

根据公司招股书,脑动极光定价为每股3.22港元,发行约1.81亿股股份,每手1000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83亿港元。配发结果显示,公司公开发售股票占比10%,国际发售占比90%。

招股书显示,脑动极光的产品管线涵盖了由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及儿童发育缺陷等引起的广泛认知障碍的测评和干预。公司的核心产品——脑功能信息管理平台软件系统,已针对四种主要类型认知障碍的八种适应症实现了商业化。

招股书中提到,中国国家卫健委已与脑动极光达成合作,计划在未来5年内帮助超过2100家公立医院建立认知中心,这将有力促进未来五年中国认知障碍数字疗法市场的发展。

据悉,认知障碍数字疗法市场未来增长空间较为可观。2022年,全球认知障碍数字疗法的市场规模达到21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42亿美元,2030年将增至70亿美元,2022-2025年及2025-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分别为25.5%和10.7%。从国内市场来看,2022年,中国认知障碍数字疗法的市场规模达到人民币1.49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人民币19.52亿元,2030年将增至人民币95.68亿元,2022-2025年及2025-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分别为135.5%和37.4%。

脑动极光市场及运营副总裁赖知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脑动极光尚未实现盈利,而港交所允许未盈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使得港股成为公司海外上市目的地首选。

2018年,港交所修订上市规则,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2023年,该规则再度修改,允许“无收入、未盈利”的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

脑动极光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人民币5189万元,亏损为1.14亿元。此外,根据招股书,公司在2021年、2022年、2023年的营收分别为人民币230万元、1129万元、6720万元;毛利分别为人民币130万元、330万元、3206万元;期内亏损分别为人民币7亿元、5亿元、3.59亿元。

“公司早在2024年就递交了上市申请,‘机缘巧合’下成为了2025年第一只在港交所上市的股票”,赖知远表示,2024年盈利状况有所改善,同时加快拓展海外布局速度,而在港上市筹资是公司迈向海外的“重要一步”。

在本周剩余的两个交易日中,安徽海螺材料和纽曼思健康食品也将在港股上市。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