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碧桂园境外债重组方案公布:削债逾七成,最长展期11.5年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碧桂园境外债重组方案公布:削债逾七成,最长展期11.5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抒颖 广州报道

2025年开年以来,多家房企密集披露债务重组进展,碧桂园这家曾经的“宇宙房企”也在此时拿出了债务重组的框架。

1月9日晚间,碧桂园公布境外债务重组提案的关键条款,主要解决碧桂园现有债券债务、现有银团贷款债务以及由碧桂园借入或担保的若干其他贷款融资下的境外债务。

碧桂园为债权人提供了以下几种选择,分别是:现金回购、以强制性可转债的形式进行100%债转股、展期与部分股权化结合、发行新债延长年限等。这几种方式,削债的比例最高达到了90%,如要完全不削减本金,则需要自2025年6月30日后展期11.5年。

碧桂园称,如果重组提案得到落实,碧桂园集团将可以实现大幅去杠杆化,目标是减少境外债务最多116亿美元。同时,碧桂园也有望延长境外债务到期时间以及降低融资成本:其中,到期时间延长至最多11.5年,加权平均借贷成本则从重组前的每年约6%降低至重组后的每年约2%。

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碧桂园的债务重组方案虽然非常“激进”,但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反应已不如此前强烈。按照碧桂园此前的计划,碧桂园即将在下周补齐延发财报,以当前的市场环境推测,碧桂园的财报出炉或将进一步降低市场的预期。

激进的方案

碧桂园此次所提供的债务重组方案与其他房企在形式上没有太多区别,主要的不同在于碧桂园削债的力度。

分情况来看,碧桂园给予现金回购的选项时,将在重组生效日将债权人所持相关范围内债务通过要约回购的形式出售给碧桂园以换取现金,这种方式最少削减90%本金。

第二种选项则是通过强制性可转换债券的形式进行纯粹股权化,进行此操作后将导致100%的债务股权化,到期日也将相应延长,将是从2025年6月30日后3.5年。

此外,债权人还可以选择延长债务年期与部分股权化相结合,这种组合则将导致67%的债务股权化。其中,部分股权化的形式包括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及新债务工具,强制性可转换债券的最终到期日为2025年6月30日后7.5年。

最后的一种选项是通过新债务工具的形式延长债务年期,这种方式分为两种情况:如果最终到期日为2025年6月30日后9.5年,该选项将削减35%本金;而如果不设本金削减,最终到期日则将延长至2025年6月30日后11.5年。

碧桂园在公告中宣布,其已与由七家知名银行(均为集团长期业务伙伴)组成的协调委员会达成共识,协调委员会由共同持有或控制碧桂园三笔银团贷款(未偿还本金总额为36亿美元)未偿还本金额约48%的贷款人组成,他们均支持碧桂园持续努力落实重组。

如果最终方案落实,碧桂园将可以实现大幅去杠杆化,目标是减少境外债务最多116亿美元。同时,碧桂园也有望延长境外债务到期时间以及降低融资成本:其中,到期时间延长至最多11.5年,加权平均借贷成本则从重组前的每年约6%降低至重组后的每年约2%。

此外,碧桂园控股股东杨惠妍家族此前也曾为碧桂园提供过11亿美元的股东贷款,杨惠妍家族在公告中表态,将考虑将这笔现有的股东贷款转为公司或附属公司的股份,具体条款有待协定。

接近碧桂园的知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碧桂园已经收到不少债权人的表态,表示愿意长期支持公司度过当前的难关,同时期望公司能够尽快完成重组。

脱困的可能性

尽管债务重组方案处处透露着“不友好”,但债权人目前也没有太多可以斡旋的空间。给予碧桂园喘息的机会,寻求活下去的可能性或许是更好的方法。

接近碧桂园的人士透露,碧桂园已完成境内债第一次重组,若实现境外债务重组,短期债务和经营压力将显著下降。集团正积极自救,自2022年以来已处置资产及盘活资金超600亿元。

而根据公告,截至2023年12月31日,碧桂园境外应占有息负债总额约164亿美元;碧桂园乐观预测,预计2024年至2039年可用于境外分配的净现金盈余介于200至250亿元之间。

这种估算是否合理,取决于碧桂园能否回归到正常的运营轨道。

由于碧桂园早在2023年就已经基本全面停止拿地,按照商品房的建设周期2-3年的时间来看,碧桂园2025年保交付完成后将基本度过交付高峰期,碧桂园“收支失衡”的局面有望改善,碧桂园寄望能够因此获得“新生”。

碧桂园在公告中披露资产时表示,公司控制超3000个开发项目,可售合同总面积约9000至9200万平方米,此外还有车位可供出售。根据保交付数据,2024年累计交付超38万套房屋,过去三年累计交付约170万套。

但现实的情况是,房地产行业在目前仍在筑底阶段,而由于碧桂园服务板块已经分拆为兄弟公司上市,加之商业、酒店等有价值的重资产已基本被碧桂园出清,能否如碧桂园所愿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其实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但碧桂园方面对未来仍然充满信心。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惠妍此前在碧桂园1月的工作会议上说,面对充满挑战与机遇的2025年,集团工作将围绕保交房和修复资产负债表两大关键任务展开。为此,集团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杨惠妍认为,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显著增强了信心。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行业将逐步恢复活力,只要坚持不懈,公司也必将伴随着行业的复苏逐渐进入一个更为良性的发展循环。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碧桂园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