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盘点 | 2024年ETF行业十大动向

来源:雪球 作者:大马哈投资 2025-01-13 10:33:5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盘点 | 2024年ETF行业十大动向)

随着ETF在资本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借着2025年新年伊始这个机会,我们对过去一年ETF市场发展的最新动态进行盘点。尽管盘点是对过去的总结,但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会有其内在逻辑及延续性,毕竟风起于青萍之末。如果大家参考我在2023年年底的盘点(2023年ETF行业九大动向),可发现2023年的很多ETF行业动向在2024年仍向纵深演进,那么通过复盘2024年,这也许会为我们洞察2025年ETF市场发展动向提供更多的启发。

1、高歌猛进的2024

2024年是ETF行业大丰收的一年,沪深交易所的ETF总规模由年初的20481亿增长至37142亿(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统计范围为所有已上市ETF),绝对规模增长16661亿,增速达81.35%,远高于2023年全年仅20%出头的规模增速。

注:场内最新规模数据截至12月31日

从细分ETF类别来看,宽基商品债券策略类ETF的规模增速均超过100%;跨境类ETF虽火,但因QDII额度限制,规模仅增长50%左右;行业主题ETF规模增长为个位数,增速显著落后于行业;货币类ETF受收益率不断下行影响,全年规模缩水24%,成为2024年唯一规模缩水的ETF类别。如果看绝对规模贡献,宽基类ETF贡献了绝大多数的规模增量,为13422亿。

注:场内最新规模数据截至12月31日

截至2024年年底,市面上共1033只ETF。其中,2024年新发165只ETF,新发ETF的数量与2023年的158只基本持平;2024年清盘20只ETF,略低于2023年的24只。从产品供给来看,过去这几年沪深交易所的ETF数量同样保持着非常稳定的增长。

我也特别看了下,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ETF市场,其最新的ETF产品数量为3931只,规模已达10.38万亿美元。两相对照,我国ETF数量已达到美国市场的26%,而规模仅约美国市场的4.88%

关于整个ETF行业的发展,我在2023年年底做盘点的过程中,曾引用过莽叔的一个观点就是:“ETF是一个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来的东西”,当时自己也很认可这一观点,并对ETF行业的发展表示谨慎乐观。过去一年ETF行业的发展应该说再次验证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尽管每一年行情各有不同,但ETF作为覆盖全市场及各类资产的工具性产品,在每一年都会有亮点产品出来,也会有新的逻辑吸引资金买入。

2、功不可没的「国家队」

如果要4年ETF增量规模的最大贡献者,我想非「国家队」莫属,因A股市场表现低迷,以汇金公司为代表的「国家队」在前年十月官宣买入ETF,这一轮市场底部区域轰轰烈烈买入ETF的序幕自此拉开。去年2月,「国家队」宣布扩大ETF的买入范围,不少宽基ETF成为汇金公司的扫货对象。

去年我写了多篇文章对「国家队」在2024年的动向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梳理。根据我在「国家队」三季度有哪些新动向?一文中的统计,汇金公司最新持有约1.01万亿的ETF(截至9月底 ),其中汇金公司在2024年年初持有约1177亿的ETF(你不了解的ETF「国家队」)。考虑到四季度市场呈现区间震荡行情,汇金公司持有ETF的市值变化不大,由此可以推断2024年,汇金公司持有ETF的规模增长了约8800亿,占到了全年ETF规模1.67万亿净增长的一半以上

截至12月31日,宽基类ETF的总规模为21825亿,较年初的8403亿增长了160%。考虑到汇金公司增持的ETF类别几乎均为宽基类ETF,如果不计入这8800亿的规模增长,那么其他投资者持有宽基ETF规模增长了约4600亿

3、CR5竞争格局渐趋稳定

得益于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如果我们统计各家公司非货币类ETF的规模变化情况,可发现市占率居前的32家公司过去一年的规模均实现了增长(具体如下表所示)。

注:场内最新规模数据截至12月31日

如果我们细看各家公司的规模排名变化,可以得到如下发现:

(1)ETF前三甲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但易方达和华夏的差距在快速拉近。对照年末和年初各家公司的ETF规模变化,可发现华夏易方达华泰柏瑞三家公司得益于过去一年在宽基上规模的增长,其相对于其他公司的优势地位进一步稳固,第4名与第3名之间的规模差距由年初的950亿扩大至2300亿。不过易方达和华夏之间的规模差距在快速拉近,由年初的近1500亿收窄至近600亿。那么在新的一年,华夏和易方达两家公司对于ETF一哥的竞争可能会变得更加激烈

(2)南方和嘉实得益于宽基ETF上的优势,实现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像南方的中证500ETF和中证1000ETF,嘉实的沪深300ETF,成为了汇金公司稳定市场的重要工具,得益于这些宽基ETF规模的迅速增长,其迅速从一众ETF厂商中脱颖而出。像规模位居第六位的广发,与规模位居第五位的嘉实,规模差距接近800亿。预计这两家ETF供应商在未来一段时间稳居ETF的第二梯队

(3)其余ETF供应商的排名尚不稳固。由于前五名之外的ETF供应商之间的规模差距整体并不大,预计在新的一年会出现较大变化。观察过去一年的整体数据,在宽基上发力的公司排名相对提升,在行业主题ETF上占优的公司如国泰及华宝等在排名上则面临着一定压力。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国泰基金通过大手笔切入中证A500ETF,在宽基上撕开了一道口子。

(4)竞争虽激烈,仍有逆袭者。如果说过去一年规模增长最为明显的公司,可能非摩根基金莫属,其管理规模由年初的16亿增长至年底的218亿,规模增长1241%,排名提升6个位次。具体来说,摩根基金在中证A50上的努力程度有目共睹,随后又拿下了中证A500的首发资格,此外其管理的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最新规模达到了60亿(截至12月31日)。

4、降费潮愈演愈烈

在2023年的ETF盘点中,我谈到采取低费率策略的ETF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这其中最具代表性便是易方达的沪深300ETF(510310)。

在2024年,降费潮开始变得愈演愈烈,头部的基金产品在监管层的引导下统一降费,其他的基金产品则选择主动降费。在经历激烈的降费潮后,截至12月31日,各家基金公司的费率结构如下:

注:数据截至12月31日,不包含货币及债券ETF

可以看到,ETF头部五家公司已分别有80%左右的规模开始实施0.15%的低费率,部分规模凭借着A系列崛起的摩根、平安及泰康等公司也有相当高比例实行0.15%的低费率。截至12月底,所有ETF中(不含债券及货币),已经有61.6%占比的规模实行0.15%的低费率

注:数据截至12月31日,不包含货币及债券ETF

那么如何看待未来一年的降费潮,我此前在头部ETF降费,意味着什么?中对此做了详细展开,囿于篇幅,我在此做个简单总结:

(1)降费潮大概率还没结束。随着头部ETF大厂80%左右规模采用最低档费率,它们或许有动力将旗下所有ETF产品费率一降到底,以其在费率大战中赢得先机,并打造更为彻底的“低费率”品牌形象。换言之,与其跟随被动降费,还不如高风亮节主动降费,以赢得市场认可及规模。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非头部公司的ETF业务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2)货币ETF、债券ETF及场外指数基金的降费也许箭在弦上。权益ETF的费率都很多降到0.15%了,那么货币和债券这类低风险资产还享受着0.25%甚至0.35%的高费率显然说不过去(典型的费率倒挂),另外随着债券的收益率下行,债券未来的投资收益对费率将变得越来越敏感,这对货币及债券类ETF的降费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另外过去这一年的降费潮主要涉及到ETF及其联接基金,并不涉及管理难度更低场外指数基金。根据美国市场的经验,截至2023年年底,场外权益指数基金和场内权益ETF的综合费率分别为0.05%和0.15%,前者显著低于后者,我想这一幕也许在国内同样会发生。

(3)指数使用费、恒生系统费用、做市费用及首发费用同样存在着下行压力。基金公司作为ETF生态链的火车头,在降费降佣暂停转融通的多重打击下,地主家也没余粮了,那么整个生态链的降费也就势在必行了。

5、火出天际的中证A系列

如果要说2024年最引人瞩目的现象级指数,我想非中证A500指数莫属中证A500指数已经创下多个史无前例,如指数未正式发布便开始进行ETF的募集、行业地位晋升最快的宽基(指数发布不到三个月,已稳居A股仅次于沪深300的第二大宽基)、竞争最为激烈焦灼的宽基ETF(截至12月底,有11只中证A500ETF规模突破100亿)、预计很快也会成为挂钩ETF及指数产品数量最多的宽基...

回过头来看,中证A500之所以站上C位,我认为是由天时、地利及人和等多个因素促成的:

(1)天时。中证A500的问世恰逢9.24重磅政策转向的前后,市场已从悲观的市场情绪中走出来,这是最大的市场背景。否则如果市场一直没有好转,中证A500的规模增长肯定不会来得这么迅猛。不断地规模增长激发了基金公司们“卷”的热情,从而使得中证A500的热度高烧不退。

(2)地利。中证A500作为A股第三代宽基指数的代表,着实有其独特的优势,比如覆盖面更广、行业均衡(更适合作为市场基准)及长期业绩更优等。虽说这个指数的问世及后续发行有着诸多政策因素的成分在里面,但那么多基金公司争先恐后的进行布局,我想这肯定也离不开指数本身的优势。至于说很多投资者会说,中证A500相对沪深300的业绩优势并不明显,我的看法是,挂钩宽基的资金规模非常庞大,宽基指数收益哪怕改善一点点,其对市场带来的隐含意义也是不可估量的。

(3)人和。如前部分所提及,得益于「国家队」的加持,过去两年宽基类ETF成了最为靓眼的存在,这让很多大厂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力气去重视宽基ETF的布局及持营;也让很多小厂认为要发力ETF,宽基是最重要的切入点。另外再加上中证A500推出的时点以及种种政策干预的痕迹,让很多人认为中证A500是为「国家队」量身定做的指数,然后期待着「国家队」会成为中证A500ETF的客户。种种因素糅合在一起,加大了各家基金公司上报中证A500相关产品的积极性。

那么该如何看中证A500接下来一年的走向?

首先,中证A500指数着实是成功了。此前我在沪深300真不慌?一文中将中证A500同沪深300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对比,借着这个机会,我把数据更新至12月底(考虑到场外非联接类指数基金规模和户数均有限,暂不做统计):

中证A500ETF合计规模为2555亿,持有人户数合计(按发行户数统计,含联接)181万户

注:场内最新规模数据截至12月31日

沪深300ETF合计规模为9820亿(汇金持有规模为6895亿),其他非「国家队」投资者持有沪深300ETF共2925亿,持有人户数合计(含联接)551万户

注:场内最新规模及汇金持有规模数据截至12月31日,假定汇金持有份额自9月底之后未发生变化;联接最新规模数据截至9月30日;场内持有人户数和联接持有人户数截至6月30日

回过头来看,中证A500之所以站上C位,我认为是由天时、地利及人和等多个因素促成的。可以看到,如果剔除汇金公司持有的沪深300ETF规模,其他投资者持有的中证A500ETF规模(2555亿)已经很接近沪深300的2925亿了。2025年,这个数值能否实现反超,我认为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至于持有人户数,差距会比较大一点,我认为这个需要时间。

其次,中证A500会不会作为越来越多产品的基准?挂钩中证A500的衍生品推出会不会有戏?通过上部分我们已经看到中证A500取得的成就已经一目了然,我想气氛已经烘托到这儿了,那么接下来是不是要有更多的主动基金将中证A500作为业绩基准?是不是可以推出中证A500的期货及期权了?这些在新的一年也许非常值得关注,对于正在苦苦坚守阵地的基金公司们,我想它们可能比谁都盼望着相关期货及期权的到来,因为一旦推出,就意味着胜负已定,或者胜负被得以迅速拉开,大家就不用紧绷着神经,胜出者可以躺平赚钱,未胜出者可以躺平放弃。

最后,腰部及以下公司大概率在中证A500指数类产品上赔本赚吆喝。先不考虑指增,就挂钩中证A500的这类被动产品而言,由于产品差异度很小及费率极低,要想成为头部,大概率得烧钱再烧钱,中小型基金公司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因此最后大概率就是赔本赚吆喝。从最近中证A500很多新发产品的发行来看,投资者对这类产品似乎已经免疫了,发行的困难已显而易见。

最近这几年,我们听到过太多次“最后一次的宽基战争”,我想后续很难可能很难再有宽基会有中证A500这样的热度了。后续肯定会有新的宽基推出,但竞争烈度肯定是远不能与中证A500相比的。

6、“红两次”的红利

尽管“9.24”之后A股市场出现反转,但作为防御风格代表的红利类ETF却火遍了全年,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

具体而言,A股红利类ETF的规模由年初的421亿增长至年底的889亿,港股红利类ETF的规模由年初的26亿增长至年底的253亿(不少规模由新发贡献),沪深交易所已上市红利类ETF的最新规模已达到1142亿,较年初增长155.39%

注:规模数据截至12月31日,单位:亿元

得益于红利类ETF认可度的急速提升,截至12月底,已有7只红利ETF规模超过50亿2只红利类ETF的规模100亿1只红利类ETF的规模过200亿

从红利类ETF规模的增长来看,其主要分为两阶段:

第一阶段为去年上半年,由于A股市场整体表现不佳,红利类资产成为避风港,相关ETF的规模由年初的447亿增长至6月底的745亿

第二阶段为去年的最后两个月,期间随着A股市场在高位出现调整,红利类资产的超额收益重现,这再次吸引非常多的资产涌入红利。红利类ETF的规模由10月底的784亿增长至12月底的1142亿。虽然年底A股市场实际表现并没有那么差,但随着红利类资产认知度的提升以及投资者对市场信心的匮乏,这次红利类资产的绝对规模增量甚至要高于第一阶段。

那么该如何看待2025年红利资产的表现及红利类ETF的规模变化?我的观点是,红利类资产要再次取得超额收益可能并不容易,但红利类ETF的规模大概率仍能保持不错的增长

(1)如果把2021年统计在内,红利类资产相对市场的超额已持续了整整四年,无论是估值还是股息率角度,其性价比在下降。与之相对应的是成长类风格的相对优势在提升,像贵州茅台这样的白马股,股息率已接近4%。如果想了解一些具体数据,可参考红利行情到头了吗?一文。另外像近期市场的调整,红利类资产表现得反而没那么抗跌,各类成长风格指数倒是表现得挺活跃。

(2)尽管红利类资产的优势在减弱,但得益于过去几年的市场教育,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会意识到红利类资产的长期配置价值,配置红利的增量资金本身在增多。那么未来一旦红利出现调整或者A股市场出现调整,投资者会选择抄底红利或者将红利作为资金的避风港,我想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7、“被耽误”的跨境类ETF

如果观察过去一年跨境类ETF规模变化路径,可以发现其与红利类ETF规模变化呈现出非常强的同步性。究其原因,我认为红利和跨境是反映投资者对A股市场信心的反向晴雨表,过去一年这两类资产表现强势,一旦A股市场表现不好,红利和跨境就被纳入投资者的视野。

注:规模数据截至12月31日,单位:亿元

在每周周报中,我列出了38只跨境ETF每日平均折溢价情况,结合下表的折溢价情况以及上图中的规模变化,可以看出大家对跨境类ETF的追捧经历过三轮,第一轮为去年年初,第二轮为去年7月份,第三轮为去年年底。在每一轮行情中,因额度变得越来越紧缺,跨境ETF的溢价也变得越来越夸张

注:数据截至1月7日

最近跨境类ETF更是因溢价过高而出了圈,我认为投资者对于跨境类ETF的配置达到非理性的状态。从过去一年跨境类ETF大开大合的折溢价我们可以看出,投资者对于跨境类资产的配置是没有信仰的,跨境类ETF的折溢价极易因境内外短期行情的变化而出现相当大的波动,投资者买入溢价的跨境类ETF就是个加杠杆的过程,要么是锦上添花,要么是雪上加霜。

如果投资者希望配置跨境类资产,还是可以多考虑场外的跨境类指数基金或者溢价有限的跨境类ETF。这一点在我们的周报中有反复提及。

其实跨境类ETF的出圈并不是2024年就开始的,因为我在2023年的ETF市场盘点中也同样谈到这一点。未来一年,跨境类ETF是不是还会这么受欢迎?基于境内外资本市场性价比的角度,我相对会比较谨慎。

8、科创板及创业板暴动

关于科创板易产爆款ETF的特质,我在2023年的盘点文章中就谈到了这一点。当时我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看法,主要是觉得:

(1)科创50作为一只发布不久的新指数,竟然诞生了第二只千亿ETF

(2)从ETF管理规模角度,当时该指数是仅次于沪深300的第二大宽基

(3)科创50ETF的个人投资者占比高,客户自然需求大;

(4)科创板有着50万的投资门槛,而科创板类ETF的投资门槛可能不到100元,ETF成为投资者布局科创板的最便捷通道

当时鉴于这些逻辑,我还预测了科创200指数的推出。从2024年发生的实际情况来看,科创板ETF的疯狂程度远超出了我当初的预期,其最受欢迎的特质竟然是主板所不具备的“20cm”,根据该逻辑,不仅科创板类ETF,还有创业板类ETF都成了最受市场关注的香饽饽。

此前我在科创板和创业板ETF的狂欢中就谈到,在9月底-10月初的不足10个交易日里,科创板和创业板ETF的合计规模在短短7个交易日里翻了个倍。不过后面随着净值的下跌及行情的冷落,两大板块的ETF的合计份额由10月9日的4987亿份缩水至12月31日的4116亿份,规模由10月9日的5586亿元缩水至12月31日的4451亿份。尽管总份额和总规模较高位回落明显,但科创板和创业板ETF的份额和规模较9月23日(份额为3798亿份,规模为2766亿份)均上了一个明显的台阶。

对于科创板和创业板的爆火,我的看法是这是牛市行情中行业主题ETF受到市场欢迎的一个预演。尽管科创板和创业板中有宽基也有行业主题,但我会更倾向将它们均视为行业主题的一部分(因为高弹性),在A股这样一个不成熟的市场中,投资者对行业主题这类高弹性品种的偏爱是与生俱来的

既然这样,那么很多人会说为何最近几年行业主题的相对份额在缩水?

我认为背后原因很简单,那是因为市场呈现典型的熊市,各行业主题结构性机会很少,投资者对行业主题的追捧程度自然会降低。我认为这一现象是阶段性的,未来随着市场的转好,A股市场的行业主题ETF有望像2019-2020年那样重新站上C位,这次科创板和创业板ETF的爆火增强了我对这一判断的信心。至于美国市场宽基ETF占比高的现状,我认为我们并不能完全类比,毕竟美国市场更成熟,而且宽基本身就有非常好的投资价值。

至于宽基ETF的市场份额虽很大,但非常集中于头部ETF及少数公司,大多数基金公司很难分享宽基ETF发展的红利。至于行业主题,我认为属于平民ETF品种,只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那么可能不需要投入多少资源,就能获取不少的自然流量,进而实现规模的增长(ETF产品做大的秘密)。

在当前A股仍然不温不火以及宽基降费以至无利可图的背景下,也许中小型ETF供应商的弯道超车之路仍在于行业主题

而且我还有个观点就是,跨境策略商品等也可以理解为广义上的行业主题,因为他们贡献了与A股宽基不一样的差异化行情,这些板块因过去几年的特质化频频出现爆款ETF产品,这其实是行业主题类ETF在A股市场上另一种形式的演绎。

9、行业主题ETF亮点难寻

正如行业主题类ETF规模增速仅个位数所呈现的那样,从微观角度来看,2024年行业主题ETF的亮点同样非常有限。

下表列出了绝对规模增长前10和后10的行业主题类ETF(A股,不含港股市场的行业主题),可发现只要绝对规模增长18亿以上,就可以跻身绝对规模增长居于前10的ETF品种了。然后在这些规模增长明显的行业主题ETF品种中,比较值得一提的是金融科技ETF159851)和机器人ETF562500),它们均在较小的规模基数上实现爆发式增长。

另外比较有趣的是,天弘的证券ETF(159841)和国泰的证券ETF(512880)分列规模增长前10和后10的榜单。至于原因,天弘长于场外,国泰长于场内,两者规模变化上的南辕北辙生动的反映了场内外投资者的行为差异,场外热衷追涨,场内热衷在上涨后兑现浮盈。

注:数据截至12月31日,Wind

关于行业主题ETF未来的发展,我在上一部分做了详细阐述,不再做展开,结论就是我非常看好行业主题ETF的未来规模增长。一旦投资者信心得以修复,行业主题ETF很有可能重新站上C位。

10、其他ETF市场动向

考虑到篇幅已经比较长了,我简单总结下其他类别ETF的规模变化。

2024年港股市场否极泰来。港股市场一直是很多投资者戏谑的对象,不过在2024年着实有了些起色,说是否极泰来也不为过,全年恒生指数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分别上涨22.93%31.46%(全收益)。不过港股市场表现虽然较好,但ETF规模增长却并不算明显,从年初的1781亿增长至年底的2513亿,背后原因应该是不少投资者选择了回本出。至于增量规模的贡献,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港股红利类ETF,其贡献了两百多亿规模;另一方面则是少数ETF规模增长的贡献,如港股通互联网ETF159792)、恒生科技ETF513130)、香港证券ETF513090)和港股通科技30ETF159636)这四只产品就贡献了266亿的增量规模。

商品ETF中,黄金和豆粕ETF受追捧。2024年金价上涨了近30%,行情一轮接着一轮,受此推动,市面上14只黄金ETF均实现了规模的增长,由年初的291亿增长至年底的702亿。除此之外,商品ETF中的豆粕ETF159985)尽管2024年表现不佳(-16.81%),但得益于其前几年的优异表现,吸引了颇多的“抄底资金”,并以此实现规模的快速增长(由7.9亿增长至42亿)。

货币向左,债券向右。同作为固收类资产,债券类ETF实现120%的规模增长,而货币ETF则出现了24%的规模缩水。这背后的原因当然离不开业绩,去年随着利率中枢的不断下行,货币基金的收益也变得越来越低,货币ETF的规模也跟着出现流失。而债券ETF这类久期偏长的资产则受益于利率的下行,在债牛行情中受追捧。像30年国债ETF511090)2024年的收益竟高达22.42%,表现丝毫不逊色于权益资产,其规模由年初的3.53亿增长至年底的60亿。未来一年债券的表现会怎么样,这个很难说,但至少通过这一轮轰轰烈烈的债牛行情实现了对债券ETF的科普,也许债券ETF规模增长的奇点已至?

写在最后

作为ETF行业的观察者,本文将2024年异彩纷呈的ETF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整理,以供各位朋友参考。

当然随着ETF产品越来越多,也囿于自身的局限性,可能一些重要的动向我没有整理到,也有可能我认为重要的事情实际上并不重要。对于这些动向背后的原因,有些我有自己的理解然后写出来了,未必对;有些我自己也没想明白,所以没写。关于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及不足,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最后,本文是我第二次对ETF市场进行年度盘点,同样花费了我不少的精力。未来希望每年年底都出一篇这样的盘点文章,以记录这个ETF&指数蓬勃发展的时代。

关联阅读:2023年ETF行业九大动向

———————————————————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原创不易,如果此文对大家有帮助,欢迎点赞收藏关注三连击,感谢大家的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日话题 @雪球基金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