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李小加网志—金融市场的大巴快要开启了!

来源:观点 2025-01-15 21:32: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为了更容易理解,我借用了公共交通的概念以说明信贷、股权和RBF市场分别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它们以何种方式互助互补、相辅相成。

(原标题:李小加网志—金融市场的大巴快要开启了!)

李小加:祝大家新年快乐!

随着我们进入2025年,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滴灌通澳交所(MCEX)已准备好为全球机构和专业投资者启动一系列以亚洲为起点的投资者路演,向市场推介第一批于MCEX挂牌、交易的收入分成产品。

虽然这只是我们路演的开始,但我相信这是全球收入分成融资(Revenue-based Financing,RBF)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借此网志,我想说明为什么RBF已成为传统金融市场必要且日益重要的补充,及其如何帮助填补市场中的关键空白,让金融市场更具包容性和影响力。

为了更容易理解,我借用了公共交通的概念以说明信贷、股权和RBF市场分别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它们以何种方式互助互补、相辅相成。这三个市场就像不同的交通工具,连接着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

以银行为核心的信贷市场是金融体系的支柱:火车

我们把信贷市场的运作方式比作火车出行,是因为两者非常相似:低成本、广覆盖、重安全,但规矩多。

火车出行,乘客只需支付较低的固定火车票价(利息),但他们需要遵守严格的时刻表(按时还本付息)以及一系列严格的乘车规定(债务条款);火车的投资者(银行及其他信贷投资者)享受更安全但较低的资本回报。

银行通过发达的分行网络进行获客,并对融资方做系统性的筛选和风险管控,与火车运营相似,也因为此,债务融资具有较高的准入门槛。在过去十来年,互联网和金融科技平台凭其巨大的数据库,也开始为银行提供助贷服务,让大批有好信用、但是传统银行难以触及的企业获得贷款,使银行业更普惠、更包容。

股权市场是金融体系的领路灯:轿车

把股权市场的运作方式比作轿车出行,亦是因为两者非常相似:因为走得远、走得长,轿车回报高,但风险也大;轿车出行更灵活,但买车门槛很高。

火车出行虽便宜,但并不适合所有企业。大多数企业需要拥有自己的交通工具(永久资本)以经营它们的业务。企业早期从自行车(创业启动资金)开始,到最终需要购买轿车。也就是说,股权融资都是大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需要将自己一部分的永久权益让渡给投资者,以换取更多的永久资本。同时,由于轿车购买价格较高,投资者实现回报主要通过二级市场的价值变动,而不是企业支付的现金股息。

活跃的二级市场及较高的投资风险,必然要求信息对称和披露的真实可靠。这与对轿车的管制相似:出行者(融资企业)必须持有驾驶执照(监管审批),车辆必须定期年检(财务审计),同时必须遵守严格的交通规则(交易所市场监管)。也因为此,股权融资的准入门槛更高,许多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股权融资。

RBF市场是使金融市场板块完整的最后一块拼图:公共巴士

在交通体系中,火车、轿车及公共巴士已经为我们服务了超过一个世纪。在金融市场中,信贷与股权市场已经长期服务于投融资双方,但直到今天,类公共巴士的普惠设计才通过RBF被我们引入至金融市场。

在我们的经济体中,哪些乘客不能或不愿意乘坐火车或轿车出行?其实很多!例子包括:

企业不愿意稀释股权,或与投资者谈不拢价格;

企业需要比银行贷款更灵活的融资;

企业生命周期有限;

企业规模太小、信用或抵押品不够。

事实上,即使是习惯于火车或轿车出行方式的乘客,偶尔也会选择坐巴士出行。为了填补这一重要空白,MCEX推出了RBF市场创新,让公共巴士,和火车、轿车一起,成为我们今天必备的第三种交通出行方式。

公共巴士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交易标的:

在MCEX公共巴士系统中,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交易标的,既不是永久股权,也不是刚性的借贷,而是融资企业的阶段性现金分红权益。虽然非股非贷,但它又类股类贷:类股,因为投资者须承担经营风险,回报因此要高于借贷;类贷,因为投资者的回报,是有封顶的。

交易产品:

MCEX是一个完全数字化的市场,交易、清算和结算的底层产品包括两类:

1、企业的数字化融资载体SPV份额

2、投资者的数字化投资载体SPAC的份额。

主要市场参与者:

1、融资企业是乘客,它们设立SPV,发行SPV份额进行融资;

2、数字化投资载体SPAC是巴士,投资SPV份额,形成投资组合;

3、持有SPAC份额的投资者是巴士的投资者;

4、SPAC发起人是投资者雇用的巴士司机,负责管理SPAC的投资组合。

乘客上车付费,车费通过交易所系统直接转给巴士的投资者;巴士的投资者承担巴士运营风险,享受运营收益;巴士司机负责投资,赚取工资(管理费)和提成(表现费)。

市场准入门槛:

出行者乘坐公共巴士,自然不需要考驾照;乘客只付车费,不用买车,自然不用操心二级市场,也不用负责定期车检;乘坐巴士可以随时随地上下车,不用顾虑火车或轿车的严格规定。因此,对融资企业而言,巴士是最包容、最普惠、最接地气的大众交通工具。

公共巴士对乘客很友好,很实用,但怎么保护投资者呢?

在这方面,MCEX建立了一个风险管控“铁三角”:

1、“特许乘车证”:每个融资企业必须获得MCEX发放的特许乘车证,即设立SPV。SPV必须至少每月发放现金分红,同时必须每月更新分红预报。MCEX系统对照每个SPV的预报分红与实际分红,每日生成一个全市场可见的“靠谱曲线表”。每个SPV都有自己的“特许乘车证”,跟随其终身。每一张“特许乘车证”都是MCEX披露制度下的核心底层元素。

2、“特许司机证”:每个投资管理人,必须获得MCEX发放的特许司机证,即发起SPAC的资质许可。特许司机负责SPAC的所有投资决策,它会验证SPV的“特许乘车证”,决定(1)哪个乘客可以上车(投资哪个SPV);(2)哪个乘客坐长途,哪个乘客坐短途(投资SPV多长期限);(3)每个乘客应支付多少车费(收益率);和(4)如何处理逃票(管理投资风险)。

3、“巴士运营总时刻表”:即滴灌通澳交所的滴灌之星系统,提供全市场数字化监测,监控每一个乘客、每一个司机、每一站,每一辆巴士的全程运营、收费、付费、追费和分红。

滴灌通澳交所的风险管控“铁三角”的核心考量是:第一,通过“特许乘车证”,整合底层资产信息,使这些信息高度透明、具体精准;第二,引入有深度认知和管控能力的行业专家(“特许司机”)来驾驶巴士,让世界上离在地资讯最近、最有可能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司机,做出最接地气、最实际、最有效的投资决策;第三,滴灌之星的“巴士总时刻表”是全市场参与者信息和信心的基础保障,让高度透明的运营数据体系,时时在线,刻刻追踪,人人可查。真正做到:一元一码,终极穿透。

谁有资格做巴士司机?

它们是各行各业的“节点企业”,它们对其所在行业、地区或生态圈具备高度认知和有效的管控能力。由它们在实体经济毛细血管的末梢选择投资、实行风控,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投资的多元、分散和透明。

这些“节点企业”的典型代表包括:

1、管得住“人”的节点企业,如个人征信平台、政府服务机构等;

2、管得住“钱”的节点企业,如聚合支付平台、跨境支付服务商等;

3、管得住“信息”的节点企业,如控制订单、客源、货源和中后台服务的软件服务(SaaS)企业;

4、管得住“货”的节点企业,如供应链企业、原材料或能源平台等;

5、管得住“场”子的节点企业,如商业地产、电商平台等;

6、管得住“根”的节点企业,如AI大模型公司、投资垂直领域中的AI应用;

7、管得住 “股”的节点企业,如VC、PE,已是底层资产的股东,能够控制或影响其董事会或管理层的决策。

这些节点企业本来不是司机,但MCEX市场的收入分成投资可以赋能它们的主业,助力它们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在数字化高度普及的今天,节点企业数量巨大,遍布各行各业,深入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MCEX推出的收入分成市场,让全球传统投资者找到了一个庞大、多元、分散的崭新投资生态体系,以及新一代的另类投资管理者群体,让风控始于末梢,让投资触达实体经济深土的底层。

MCEX的近期计划是什么?

MCEX于2022年年底获得交易所牌照,2023年用自有资金,投资打样,2024年完成市场设计,推出滴灌之星,2025年正式启动运营通车。

具体来说,乘客已开始云集排队等车,首批司机也已到位,随时可以出发。新年伊始,我们将启动巴士的“团购计划”,让具有前瞻性的投资者,将首批发车的巴士交付司机,开启现代金融市场的第三种出行方式,为传统金融世界、甚至数字金融世界的投资者,提供一个崭新的投资蓝海。

再次感谢您的关注,希望我们的分享能帮助您了解我们的新市场。我们期待在巴士出行中见到您,与您共同努力,让我们的金融市场更包容、更可持续和更具影响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大众交通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