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股东首次增持!固生堂创始人涂志亮二级市场买入80,900股)
1月22日,固生堂控股有限公司大股东涂志亮斥资2,167,070港币,完成80,900股增持计划,提升市场信心。
过去几年,港股医药板块曾经历深度调整,从技术面来看,恒生医药指数处于大周期的筑底形态。此次,固生堂大股东从二级市场增持股票,不仅是对于港股医药指数低估的现实出发,更是基于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
回头看,"中医医疗服务第一股"固生堂从2021年12月1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挂牌,历经1000多天。股价屡有起伏,但大股东大举增持却是首次。借此机会,也做简短回顾,解密固生堂的发展之路。
股价震荡后上扬,强劲增长彰显实力
固生堂上市首日,股价高开随后呈现一定的波动,但始终坚守发行价。回首来看,这一成绩已属不易。当时宏观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对医疗行业的估值较为严苛。固生堂此前为实现大规模扩张,在门店建设、人才储备等方面投入巨大,短期内盈利未能达到市场预期峰值,这使得股价出现短暂震荡。
不过,公司管理层始终保持坚定信心。固生堂创始人兼董事长涂志亮先生更表示,医疗行业并非短期投机获利的领域,公司自创立十余年来,始终秉持"长期、长力、长情"的理念,专注于扎根基层,踏实经营。
事实证明,坚持长期主义的战略眼光让固生堂保持稳健且高速的发展。自上市以来,公司营收数据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根据公司财报数据,2022年至2023年,营收从16.25亿元增长至23.23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3.0%。业绩的显著提升,主要得益于公司在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提升方面的不懈努力。
比增长更重要的是增长逻辑是否健康、合理、可持续。2022年至2023年,固生堂的年度服务总人数从880,682人次增长1,199,289人次;用户回头率从64.0%稳步提升至65.2%;会员人数从164,942人激增至318,383人,会员消费占比也从2022年的40%提升至47%。这些数据充分证明,固生堂的业务模式不仅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更展现出强大的可持续增长潜力。每当财报季,固生堂交出让市场满意的业绩时,股价往往会迎来一波上涨。
坚守"向上、向善",全方位筑牢竞争护城河
医疗服务作为兼具经济和民生属性的特殊行业,深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对于市场来说,比一时业绩成果更关键的,是企业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方向是否一致。而固生堂从创立之初,就敏锐把握政策导向,紧紧围绕"向上"和"向善"两个核心要点,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和系统化运营,已成功构筑起了坚固的竞争壁垒。
从早期的名医合伙人策略,到与各地中医院、中医药大学开展医联体合作,再到大力培养自有医生,固生堂始终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多种方式与医生达成深度合作,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下沉。
固生堂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强大的医生资源。2024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国内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从前一年的76.4万人增长至86.8万人。同样是在8月,固生堂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在固生堂注册的线上线下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从3.1万名增长至3.9万名。出诊中医生的绝对数和占比都在提升,足以证明固生堂优质医师的供给能力。
与医生同步快速增长的是固生堂线下分院的数量。2021年上市时,固生堂仅有41家分院,到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国内外的分院数量已达74家。高速扩张的背后,得益于固生堂坚持的自建分院和并购双轮驱动战略。
另一方面,固生堂构建了OMO模式,实现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线下门店以提供优质贴心的医疗服务体验为核心目标,医生与患者面对面沟通交流,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精准进行疾病诊断与治疗。线上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搭建起复诊患者便捷医疗服务体系,提供涵盖挂号预约、在线问诊、健康咨询等多元服务,全方位满足复诊患者的就医需求。这种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医疗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固有局限,使偏远山区、农村等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患者,也能便捷就医,有效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推动了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中医药领域,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提升医疗服务的精准性与可及性,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固生堂也积极顺应这一趋势,通过多维度的创新举措,走在了行业发展的前列。
固生堂凭借长期积累的海量且高质量中医数据资源,深入探索中医诊断的数据化与标准化路径。利用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充分释放中医大数据的潜在价值,积极布局中医 AI 大模型,致力于为中医诊疗提供智能化、精准化的决策支持,推动中医诊疗模式的创新变革。固生堂也高度重视专家们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将个人经验处方转化为更具临床价值的"院内制剂",为后续创新中成药的研发筑牢根基,为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固生堂始终保持着超前的严格合规意识。秉持"财务保守、法律保守"的理念,固生堂早在2019年就发布了中医行业首个智能处方监控管理平台,以高于外部监管的标准进行组织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确保门店运营及各项医疗服务的合规性和有效性。这种精细化运营和严格合规管理的模式,不仅保障了固生堂的稳健发展,还赢得了患者、合作伙伴以及监管机构的高度认可,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资方热捧+回购护盘,市场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由于固生堂已基本形成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医疗与科研相互促进、"财务保守、法律保守"的良性循环模式,各大券商机构也对固生堂纷纷给予积极评级。
中信证券认为,"24Q3就诊人次稳步增长,持续回购股份彰显发展信心。自有医生贡献提升,OMO战略持续深化。门店扩张持续,海外影响力有望增强。维持‘买入’评级"。华泰证券分析称,"考虑中医服务标的稀缺性、中医政策利好及无集采压力,维持‘买入’评级"。
上市后,固生堂也积极实施股份回购计划。近两年时间内,固生堂累计花费超3.4亿元港币,回购929.7万股票。这一举措不仅向市场传递出公司对自身价值的高度认可,还通过减少市场上的流通股数量,提高每股收益,进一步增强了股东回报,加强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作为"财务保守、法律保守"战略的拥护者,固生堂也一直保持着充足的账面现金。截至2024年6月30日,固生堂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理财产品共计11.71亿元。稳健的财务状况为公司应对突发情况,如市场波动、行业变革等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更重要的是,充足的现金储备使公司在面对优质的投资并购机会时,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实现外延式扩张。
眼下,大众健康意识觉醒,对健康养生、医疗服务需求激增,中医药优势凸显;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与社会办医优化升级的重磅政策文件相继落地;身为大股东用真金白银彰显出对发展的信心。重重利好之下,固生堂发展可期,中医药未来可期。
来源:微信公众号.固生堂投资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