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格生物赴港上市 几番IPO折戟遇上资本变局

来源:投资者网 作者:蔡俊 2025-01-23 18:01:3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派格生物赴港上市 几番IPO折戟遇上资本变局)

《投资者网》蔡俊

派格生物(下称“公司”)在一个微妙的时机,再次发起上市申请。

根据招股书,公司主营创新药研发,至今仍无商业化产品,上市目的地为港交所。站在背后的投资机构,包括联想之星、元生创投、君联资本等。

在创新药最火红的阶段,公司曾申请科创板上市,但监管层对其估值变化予以高度关注。终止后,公司还计划继续境内上市,但因行业和资本的时局变化,最终选择赴港上市。可以说,公司的IPO之路,折射出行业丰富的历史画像。

大风始于末

派格生物的IPO,始于科创板,也始于创新药的风口末期。

2021年,公司提交IPO申请,计划登陆科创板。但历经两轮问询,次年公司的审核状态变为终止,首次上市之旅失败。

根据当时监管层的反馈,核心产品未实现商业化只是重点之一,估值异常更引起监管层注意。

上世纪80年代,毕业于湘雅医学院的徐敏留任附属医院工作,之后获得赴美深造机会。在大洋彼岸,其拿下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位并留校担任研究员。2008年,徐敏回国创办派格生物,专注代谢紊乱的创新药研究。

2015年到2018年,公司多轮融资并推进到E轮,投后估值从1.17亿美元涨至4.32亿美元,主要投资者为天士力。2019年,公司又进行新一轮融资,但估值降至23亿元,折合约3.1亿美元,

对此,监管层展开问询,要求解释融资估值的变化与研发进展是否匹配。公司回复,E轮融资时公司的研发项目PB-119正开展临床二期研究,适应症为2型糖尿病;但后续估值为何下降,并无详细的披露。

实际上,天士力投资公司的同时,双方还签订《产品商业化协议》,约定主要产品PB-119和PB-718完成相应进展后,公司需优先向天士力发出通知,确认后者是否在同等条件下,取得独家商业化权利。

问询函中,监管层也就该事项提出质疑,公司表示协议属于正常交易,不存在暗箱操作。但本轮赴港上市前,公司废除该协议,原因是天士力战略重点的优先级有所调整。

2023年,派格生物一度有过卷土重来的想法。中金公司曾三次发布公司的IPO辅导报告,第三期提到公司计划境内申请上市,并有三个主要问题需解决,包括业务发展战略规划完善、持续推进财务核查、持续推进股东专项核查等。

身处大变局

派格生物的上市计划,在大变局面前显得扑朔迷离。

变局之一是资本市场。时至今日,公司仍未实现盈利,但监管层对此类企业的上市门槛逐渐收紧。时代红利打开的一道门,终究收窄成缝。

同时,创新药的估值泡沫被刺穿。2023年,公司最后一轮融资的投后估值为40亿元。当初申请科创板时,公司拟募集25.38亿元、公开发行不超过25%的股权,以此计算估值超100亿元。

变局之二是现金流危机步步紧逼。截至2024年8月,公司累计亏损10.53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0.27亿元。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亿元。账面上的资金,若不及时“补足弹药”,可能无法满足日常开支。

值得注意的是,派格生物在招股书里表示“拥有充足运营资金资助未来12个月的现有业务”。这种底气源自持有的资产,截至2024年8月公司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达1.94亿元。

换言之,公司通过变现金融资产可维持开支。市场也关注到,公司与泰格医药存在诸多关联。

2019年,泰格医药通过旗下平台参与公司融资。次年,泰格医药成为公司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高达42%,并同时再次向公司增资,金额达5000万元。此后,公司开启科创板的上市工作。

2024年前三季度,泰格医药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68亿元、8.13亿元,各自同比降低10.32%、56.72%。同时,该企业依旧延续扩张之路,完成收购观合医药40.565%股权。

另一家备受瞩目的股东天士力,2024年也迎来大变局。同期,华润三九确认将收购该企业股权,完成后天士力的控股方将变更为华润三九,实控人也会由闫希军家族变更为中国华润。新股东将如何处置派格生物的股权,值得跟踪。

错失好时机?

若早点赴港上市,派格生物的资本命运或有所不同。

根据招股书,公司核心产品PB-11为一款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T2DM(2型糖尿病)及肥胖症的一线治疗。该药有个更被人熟知的名称:减肥药。

2023年,由诺和诺德开发的司美格鲁肽在市场上火爆大卖,由此带动“减肥药”概念的热潮。报告期内,该药全球销售额超200亿美元,中国区收入达42.89亿元。

同期,公司研发的PB-119也申请上市。另外,公司还拥有PB-718、PB-1902、PB-722等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品,分别治疗减重及降低肝脏脂肪含量、便秘、治疗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等。

倘若派格生物此时申请港交所上市,凭“减肥药”概念或走上一片坦途。但世上没有如果,一年多过去,公司仍无产品获批商业化,板块概念的热度也迅速降温。

时至今日,国内尚无国产GLP-1制剂获批。反观进口同类产品,今年1月司美格鲁肽口服片首次在国内销售,礼来的同类药品替尔泊肽也正式上市。因为重合适应症,所以两个药品的“打擂台”尤为热闹,根据礼来发布的试验结果,替尔泊肽减重效果优于司美格鲁肽。

那边进口产品如火如荼,这边国产还在研发中。2024年前八个月,公司亏损2.02亿元,研发支出7600万元。

即使有些企业资本化成功,市场给出的回馈也是相当冷淡。同为开发GLP-1制剂,与华东医药深度绑定的九源基因于2024年11月上市港交所,并吸引到阿里、复星等作为基石投资者认购。首日开盘,该企业的跌幅近40%,目前总市值约10亿元左右。(思维财经出品)■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华东医药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