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中国汽车出海,有了一块大马“试验田”|追访2024

来源:经济观察报 2025-01-30 08:59:1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中国汽车出海,有了一块大马“试验田”|追访2024)

2024年5月,在中马建交50周年暨“中马友好年”的背景下,经济观察网走访马来西亚后发布报道《吉利大马生意经》(链接:http://www.eeo.com.cn/2024/0615/666875.shtml)。该报道以吉利为样本,通过吉利投资并管理马来西亚国宝级汽车品牌宝腾的案例,展现中国车企在海外遭遇挑战、创新模式与获得认可的一个过程。

在马来西亚,尽管吉利的技术与管理出海的故事已走到了阶段性节点,但从销售模式出海、电动汽车产品出海再到抱团合作出海,中国车企的更多新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

回顾经济观察网2024年5月的那轮走访,彼时马来西亚当地司机王俧竤脑海里“中国车企在马来西亚的存在感”,仅仅体现在吉利与宝腾的故事上。半年多后的今年1月,当王俧竤再次与经济观察网聊到相关话题时,他的口中出现了除吉利之外更多中国车企的谈资。

“最近半年多,比亚迪在(吉隆坡)市中心开了一些sales gallery(销售展厅),接近TRX (吉隆坡敦拉萨国际贸易中心)。而且,比亚迪还在IOI City Mall(马来西亚最大的综合购物中心)陈列多款展车,(我)有朋友因此爱上(比亚迪的)海豚(车型)。”王俧竤说。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为快速提升知名度,近年来在各大城市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开设了不少商超店。如今,这种“烧钱”的打法也被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带到了马来西亚。

2024年5月,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2024年10月,欧盟又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最高35.3%的关税。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车企纷纷加大力度将电动汽车产品向东南亚输出。

在2024年12月之前,吉利向宝腾导入的都是燃油车产品。2024年12月,作为吉利和宝腾技术合作的最新成果,马来西亚首款国产纯电动车宝腾e.MAS 7正式上市。

除了吉利和比亚迪,其他中国车企近几个月来针对马来西亚电动汽车市场也动作频频。2024年11月,奇瑞在马来西亚Inokom工厂下线了OMODA E5第一款CKD(全散件组装)车型,这是奇瑞在马来西亚市场推出的第一款组装全电动汽车;长安汽车泰国工厂也将于2025年年初投产,长安新能源品牌DEEPAL(深蓝)将于2025年中期进入马来西亚市场。

在更多中国车企进入马来西亚的情况下,吉利却在以另一种方式重新“走出”马来西亚。2024年9月,宝腾宣布在埃及开始CKD业务。当时,宝腾副首席执行官Roslan Abdullah表示,随着马来西亚汽车市场达到自然饱和点,未来销量增长潜力将来自海外市场。

经济观察网近日从吉利控股获悉,2024年,宝腾向18个国家出口汽车,来自埃及的订单增加,推动全年出口总量达到4765辆,埃及也成为宝腾2024年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出口量为1748辆。

埃及是吉利海外布局的新战略要地。今年1月,作为吉利在中东、非洲的首家CKD工厂,吉利埃及BAMC工厂正式投产缤越和帝豪两款车型。有分析指出,吉利埃及BAMC工厂将聚焦中端市场,宝腾埃及CKD工厂将聚焦低端市场,二者将在战略上协同互补。

纵观全球汽车市场格局,目前最成功的日本和德国企业普遍采取抱团的出海模式,而不是在海外单打独斗甚至互相拆台。从横向看,日本车企之间和德国车企之间都会频繁在海外展开合作乃至结盟。从纵向看,日本和德国车企往往带领国内零部件、金融等领域的上下游伙伴同步出海。

2023年,吉利与马来西亚DRB-HICOM集团签署深化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计划围绕AHTV(马来西亚丹戎马林汽车高科技谷)建设展开合作。AHTV产业园定位为一个汇集整车生产及产业零部件供应商生态的高科技智慧产业园,这成了中国汽车产业链企业抱团出海的新契机。

2024年至今,越来越多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落户马来西亚,其中生产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常州腾龙宣布再追加投资2000万美元在马来西亚建设海外总部;生产汽车液晶仪表及其他电子产品的骏成科技投资3000万美元设立马来西亚全资孙公司……

在马来西亚,不仅是中国整车企业与中国零部件企业之间开始抱团,未来中国整车企业之间同样也具备合作共赢的可能性。根据计划,AHTV将不仅引入吉利旗下汽车品牌,同时也吸引其他汽车品牌入驻或为其提供代工制造。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安汽车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