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英国重组计划获批 远洋境外债重组落定在即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英国重组计划获批 远洋境外债重组落定在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敏 深圳报道

2025年春节长假临近结束之时,远洋集团的境外债重组事项传来好消息。

2月3日,远洋集团发布公告称,其寻求批准英国重组计划的申请于2025年1月15日至20日期间进行聆讯,英格兰法院保留判决。根据英格兰法院于伦敦时间2025年2月3日作出的判决,英国重组计划已获批准。

由于旗下部分美元债受英国法律管辖,远洋集团的境外债重组通过两项并行程序实施:英国重组计划,涵盖现有债务工具各组别的相关债权;香港协议安排,涵盖现有银团贷款及部分现有双边贷款。

此前,香港方案已获得多数债权人的投票通过,虽然香港法院尚未批复,但基本不影响大局。英国重组计划的投票情况不一,因此法院的裁决十分关键。

有分析人士称,此次英国法院批准后,远洋境外债重组方案的整体生效,将只差流程问题。若一切顺利,远洋有望成为继融创后,第二个完成境外债重组的大型房企。

英国方案成焦点

自去年7月首次披露方案以来,远洋的境外债重组推进可谓一波三折。

远洋的境外债重组方案覆盖56.36亿美元本金,方案按照新发债券、强制可转债和新永续债偿债,将债权分为A、B、C、D四组。其中,A组为银团贷款,债权金额19.18亿美元;B组为美元债券,债权金额19.2亿美元;C组为美元债券,债权金额11.98亿美元;D组为永续债,债权金额6亿美元。

从管辖主体上看,A组接受香港法律管辖,另外三组接受英国法律管辖。因此,远洋的境外债重组方案要想获批,需要走两套程序。

其中,在英国重组计划下,需要至少一个组别75%金额的债权人同意,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包括各组别债权人通过重组方案可以获得比替代情形下更优的回收率;至少有一组持有实际经济权益的债权人投票支持重组方案。

但值得注意的是,每类债权的清偿率并不相同,从而给债权人的投票结果埋下隐患。根据英国法庭聆讯后来披露的信息,按照重组计划预计的回收率分别为:A组23.8%~29%,B组11.2%~18.1%,C组4.6%~12.5%,D组6.7%~14.2%。

有债权人认为,重组方案过于偏向股东和A组债权人,相比之下,其他小组的债权人则面临较高的债务削减比例。

此次争议还有一个重要背景,即远洋集团大股东中国人寿未能给予足够的财务支持,从而使债权人的权益难以足额兑现。

去年8月,部分境外债权人在香港媒体发布整版广告,反对远洋集团的债务重组方案。

9月,远洋披露,超过75%的A组债权人已加入重组支持协议。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虽然远洋已数次推迟了同意费用的截止期限,但至10月中旬,B组、C组和D组债权人的支持率仍然不高。

此后,双方开始隔空博弈。

2024年11月14日,境外债权人小组的法律顾问年利达召开会议并表示,小组仍坚决反对远洋集团的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小组认为方案过于优待股东和A组债权人。年利达还呼吁债权人投出反对票。

次日,远洋召开境外债权重组电话会。远洋财务顾问华利安强调,远洋境外债重组的分组,是基于各组债权人的债务结构以及清算回收价值,是完全合理及符合逻辑。远洋的法律顾问盛德则表示,远洋集团曾与中国人寿签署了支持函、股权购买承诺函和谅解备忘录等文件,但这些文件不等同于维护契约或股权回购承诺。

大局已定

此轮博弈后,天平开始向远洋倾斜。

2024年11月25日,远洋公布了境外债务重组的最新进展。香港协议中,24名债权人均赞成债务重组方案。这些债权人持有的债权,占未偿还投票协议安排债权估计总值的86.2%。

英国协议中,A组债权人全部支持境外债重组方案,持有债券额度47.7%的B组债权人、81.5%的C组债权人、34.9%的D组债权人支持境外重组方案。

按照规定,由于B组、D组债权人的支持率较低,英国协议需要寻求英格兰法院的批准,才可满足最终生效的条件。

一位投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A组债权人和C组债权人的支持率都在75%以上,加之香港协议安排的债权人支持率同样较高,成为法院裁决中的有利条件。

结果如远洋所愿。英国重组计划于今年1月15日至20日期间进行聆讯,英格兰法院保留判决。伦敦时间2月3日,英格兰法院作出判决,批准了这一重组计划。

这一结果将远洋境外债重组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香港法院原本计划在今年1月24日对香港方案安排聆讯,但远洋申请将日期推迟至2月19日。理由在于,远洋希望香港法院基于英国法院的裁决安排聆讯。

前述投行人士表示,在债权人投票环节,香港方案就进展得较为顺利。随着英国方案获批,香港方案获得法院批复基本不成问题。

由此,远洋境外债重组的整体获批,将只剩下流程问题。远洋也有望成为继融创后,第二家完成境外债重组的大型房企。

近年来,远洋先后将北京颐堤港一期、北京丽泽商务区锐中心、成都太古里、北京远洋未来广场、北京颐堤港二期等项目的股权出让,回笼资金超过170亿元。

但最近三年(2022年至2024年),远洋的销售规模连续下滑。去年的销售额降至351.6亿元,销售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前述投行人士表示,随着大幅削债即将实现,未来远洋如何进一步消化库存,并改善资产结构、优化管理,值得关注。

今年2月2日,远洋集团发布公告,由于需要更多时间专注处理其他业务,由大家保险提名的两名非执行董事赵鹏和孙劲峰分别辞任,接任者为孙建新和王满玲。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人寿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