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药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变革挑战来袭,多家药企积极回应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中药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变革挑战来袭,多家药企积极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昀肖 北京报道 

春节假期过后,72家A股中药上市企业中已有30家企业发布2024年年报业绩预告。据Wind数据,这30家中药上市企业中,14家企业预计实现盈利,16家企业预计亏损。

从净利润变化情况来看,30家企业中仅有8家净利润预计出现增长,21家企业净利润预计下滑,如按最大变动幅度来看,有14家企业净利润下滑预计超过100%。

此外,截至目前还有江中药业和片仔癀两家中药上市企业发布业绩快报。其中,江中药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但总营收小幅下滑;而片仔癀虽营收、净利双增,但利润增速明显放缓,且在第四季度业绩出现明显下滑。

2024年半年报发布时,中药行业业绩承压就引发关注,多数中药上市企业出现营收和净利润下滑,从年报业绩预告整体情况来看,这种颓势在2024年下半年持续。而此前,中药行业被认为具有业绩稳健、抗跌的特点,曾在医药寒冬中发挥避风港的作用。

有行业观点认为,在医药行业整体寒冬下,当前中药行业政策红利逐渐减退,患者也更多关注药物临床价值,中药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变局与挑战。

从影响中药企业业绩因素来看,多家中药企业面临集采及医保受限带来的降价压力。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30家企业业绩预告进行整理,发现多家企业指出集采降价、医保政策调整等政策因素的影响,认为上述因素造成业绩短期承压下降。众生药业、益佰制药、*ST龙津直接指出其产品的集采降价影响,生物谷、步长制药等也分析医保政策调整等因素带来的影响。

除集采等政策因素影响外,原材料价格波动也被多家中药上市企业在业绩预告中提及,2024年上半年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7月以后持续回落但相较2022年仍处高位。葵花药业、红日药业等多家企业指出,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导致毛利率下滑的因素之一。

30家企业仅8家净利预增

截至目前,已有30家中药上市企业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Wind数据显示,其中14家企业预计实现盈利,16家企业预计亏损,仅有8家净利润预计出现增长。

同比前一年情况来看,有32家中药上市企业发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其中22家企业预计实现盈利,仅有10家企业预计亏损。在净利润变化方面,32家企业中有24家企业净利润预计出现增长,仅有8家企业净利润预计减少。因此,从已公布业绩预告的企业来看,相比于2023年,2024年中药企业的净利润情况出现明显下滑。

在14家预计盈利的中药企业中,仅有金花股份、达仁堂、东阿阿胶等7家企业净利润预计出现增长,其中金花股份、ST百灵和ST目药3家企业实现扭亏。而葵花药业、太极集团、红日药业等7家企业虽实现盈利,但净利润预计出现明显下滑。

其中,金花股份实现扭亏,其净利润约为6500万元~8200万元,净利润增长高达251.55%~291.18%,在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中药企业中增幅最高。对于业绩预盈主要原因,金花股份在业绩预告中指出,首先,是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约3%,原辅材料采购价格有所下降,产品毛利率增长。此外,还在三方面受到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

在16家预计亏损的中药企业中,步长制药等7家企业出现首亏,振东制药、香雪制药等9家企业为续亏。除*ST龙津净利润有所上涨、亏损缩窄,以及长药控股变化幅度在-23.83%至17.44%之间外,其余14家预亏企业均出现净利润下滑。如按最大变动幅度来看,预亏企业中有13家净利润下滑预计超过100%,而振东制药、维康药业两家企业净利润下滑甚至超过1000%。

在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中药企业中,振东制药的业绩下降情况最为严重,其净利润约为-13.5亿元~-11.5亿元,降幅达到了惊人的2514.58%~2969.29%。

分析业绩大减的原因,振东制药在业绩预告中指出,首先,报告期内孙公司井冈山振东盛铭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长安宁·旷通公司信托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部分逾期未收回,该信托资产估值变化形成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其次,报告期内北京朗迪制药有限公司同公司产生仲裁纠纷,公司计提部分预计负债。同时,由于上述纠纷,公司对朗迪制药的预付款及应收款项预计无法收回,对此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此外,由于主营业务受行业政策和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振东制药部分产品销量或价格下滑,导致该部分产品贡献的利润下滑,公司对预估可能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相关存货计提减值准备。

振东制药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影响约为-5.6亿元至-5.8亿元,主要为上述信托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提朗迪仲裁事项预计负债、政府补助和理财收益等项目影响。而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7208万元。

集采扩围,价格承压

分析影响中药企业业绩的因素,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这30家企业业绩变动原因说明发现,多家企业在业绩预告中对集采降价、医保政策调整等政策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在2024年,上述政策因素仍然是影响中药企业业绩的关键因素。

其中,众生药业介绍,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产品复方血栓通系列制剂在2023年6月参与全国中成药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并成功中选。2023年9月至报告期内,随着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药品招采中心陆续实施药品新中标价格,复方血栓通系列制剂受集采降价影响,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下降。

明确指出集采因素的还有益佰制药,其在业绩预告中表示,报告期内,受公司产品注射用洛铂、银杏达莫注射液和复方斑蝥胶囊集采降价影响,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下降约1.9亿元,利润减少;*ST龙津也指出,2024年度,公司注射用灯盏花素降价67%,参与中成药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继续执行,非集采省份逐步全面执行集采价格联动政策,导致公司本期营业收入下降。

在集采影响下,对于相关医保政策的调整,生物谷在业绩预告中表示,受行业与集采政策双重影响,公司核心产品灯盏生脉胶囊、灯盏细辛注射液挂网价格下调,以及医疗卫生环境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导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

步长制药在业绩预告中也指出,部分产品因医保受限或被部分省份纳入重点监控目录使得销量减少,导致本年部分产品收入较上年减少,产品收入结构发生变动,总体毛利率下降。

步长制药表示,2020年以来,其子公司通化谷红产品谷红注射液,吉林天成产品复方曲肽注射液、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陆续调出各省级医保目录,且仍在部分省份重点监控目录中,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开发程度不如预期,对公司业绩产生持续不利影响。

当前,中成药集采扩围持续,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集采拟中选结果已于12月30日深夜揭晓,预计2025年4月在全国范围内落地执行。共有387家企业、510个代表品参与现场竞争,297家企业、373个代表品中选,中选率达75%。

在产品价格降幅方面,风云药谈创始人张廷杰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相比于第一批和第二批全国中成药集采,此次集采整体降幅远超前两批,一些中药注射液产品降幅巨大。其中,清开灵注射液品类降幅最为惨烈,山西太行药业清开灵注射液降幅达96%,该品类次低价降幅也达93%。除清开灵注射液外,哈药集团中药二厂的双黄连注射剂降幅也超过90%。

据风云药谈统计,在A组产品中,此次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集采最高降幅达到96%,而相比之下,首批全国中成药集采最高降幅为72%,第二批全国中成药集采最高降幅为68%。在此次集采中,A组降幅排名前30药品降幅均值达76%,而前两批集采该均值分别为52%和48%。

在集采不断扩围下,加之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集采的更大降幅,中成药价格下行压力持续,企业间竞争更加激烈。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曾指出,一方面,集采会促使企业优化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推动行业整合,强者愈强。另一方面,也可能压缩部分中小企业利润空间,倒逼其创新或转型。

原材料高价影响持续

在集采及医保政策调整影响行业的同时,也有多家中药上市企业在业绩预告中提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2024年上半年中药材价格的暴涨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据中药材天地网数据,中药材综合200指数从2022年12月初开始一路飞涨,虽在2023年11月开始有所回落,但进入2024年又一路向上回涨,在2024年7月初达到峰值,已超过3500点。7月以后,中药材价格持续回落,但2024年年底仍处于3000点以上的高位,远高于2022年及之前水平。

从业绩预告中分析来看,多家中成药企业仍在承受中药材涨价压力。如以岭药业指出,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毛利率下降;葵花药业指出,加之前期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成本承压,导致毛利率有所下降;红日药业表示,生产成本上涨等多种因素影响,公司整体收入及利润均呈下降趋势。

此外,启迪药业在业绩预告中也表示,公司营业总收入较去年同期出现下滑,加之部分原辅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导致整体毛利率及盈利水平下降。华神科技也指出,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中药原材料采购价格持续攀升,致使整体毛利率呈下滑态势。

片仔癀在业绩快报中也进行详细分析,其中指出,公司利润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系重要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对利润空间造成了压缩。根据康美中药网数据统计,天然牛黄在2023年1月的市场价格为65万元/公斤;在2025年1月的市场价格为165万元/公斤。

对此,片仔癀也表示,未来,公司将密切关注原材料等行业政策变化,主动适应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完善风险管理策略,做好重要原材料战略储备和经营管理降本增效工作,进一步提高公司利润水平。

不过从第三季度开始,中药材价格开始出现持续回落,中药材综合200指数9月以来开始突破年初点位并持续下跌至今,也有中药上市企业提及原材料价格下降的情况。

金花股份在业绩预告中表示,原辅材料采购价格有所下降,产品毛利率增长,导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增加。有行业专家分析称,中药材价格具有周期性影响,预计2025年整体中药材市场价格还处于下降通道,绝大多数中药材价格将处于下降周期中。

(实习生苏洋对本文亦有贡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阿阿胶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