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拿到2025年第一张注册批文的IPO质地如何?)
在很多知名客户的支持下, 宏工科技的收入快速增长,但应收款项也在持续走高。
宏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工科技”)是2025年第一家拿到证监会注册批文的IPO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宏工科技的IPO申请于2022年6月被深交所创业板受理。2023年5月份,公司顺利通过上市委会议审核,并于2024年12月16日提交证监会注册。2025年1月2日,宏工科技获得IPO注册批复。从提交注册到拿到注册批复,宏工科技用时仅 半个月左右。
附图:证监会IPO注册批复情况
来源:证监会网站???
据招股书披露,宏工科技本次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智能物料输送与混配自动化系统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公司表示,这有助于提高核心技术、核心设备的研发能力,并为公司不同应用领域的开拓提供产能保障,促进未来经营战略的落地与实现。那么,作为2025年第一家拿到批文的IPO公司,宏工科技的质地如何呢?
附表:募资项目情况(单位:万元)
来源:招股书
收入主要来自锂电池领域?
宏工科技是一家具有自主核心设备、配件和软件的物料自动化处理方案解决商,主要聚焦于粉料、粒料、液料、浆料等散装物料的自动化处理产线及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客户的生产工艺,物料自动化产线用于满足投料、配料计量、输送、搅拌、混合、粉碎研磨、干燥、包装等多项工艺需求,并通过软件控制系统来实现全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运作;单机设备则用于满足混合、中转等单项工艺需求。
从应用领域来看,宏工科技的产品可应用于锂电池、精细化工、橡胶塑料、食品医药等行业,其中最主要应用于锂电池行业。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来自锂电池领域的收入占比超过了87%。
招股书披露,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9月,宏工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79亿元、21.78亿元、31.98亿 元和14.59亿元,其中,2022年和2023年的同比增幅分别达到276.06%和46.8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8亿元、2.95亿元、3.02亿元和1.08亿元,其中,2022年和2023年的同比增幅分别为509.71%和2.43%。就近两年同比增幅数据看,营收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在经历爆发式增长后,增速有所放缓。
宏工科技的主营产品为物料自动化处理产线及设备,产品在发出后需经安装、调试、试生产等过程,达到合同约定的技术标准并经客户验收合格后确认收入。其物料自动化处理产线及设备具有高度定制化、个性化特征,不同客户之间的销售合同金额差异较大。同时,不同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因客户需求变化、厂房建设进度及客户配套设备采购进度等因素导致实施周期存在差异,进而导致项目收入确认时点的分布不具有规律性。
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9月,宏工科技在手订单金额分别为22.57亿元、38.52亿元、28.62亿元及24.82亿元,在手订单波动较大且2023年末以来出现下滑。宏工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若公司未来无法稳定的获取在手订单或业务开拓不及预期,可能导致经营业绩进一步下滑风险。”
实际上,自2024年以来,宏工科技下游领域扩产节奏放缓,营业收入已经开始下滑。其中,2024年1-9月其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6.44%及37.42%。据宏工科技自己的盈利预测,公司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预计下滑30.4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下滑27.55%。
在招股书中,宏工科技提示了风险:“如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回款情况不及预期、一年以上库龄发出商品金额持续增加,则2024年业绩将进一步下滑。”而对于2025年的业绩预期,宏工科技同样表示:“如公司一年以上发出商品金额进一步增加,应收账款无法及时回收或账龄结构进一步恶化,预计获取的大额订单无法签订,下游客户放缓扩产速度,海外对国内新能源行业出海政策进一步恶化等,2025年及未来业绩存在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资金回收压力持续提升
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等终端应用需求的持续增长,动力电池需求量不断提升, 在市场需求增长的驱动下,动力电池厂商纷纷加快扩产以满足政策要求并提升市场份额。 仅2021年以来,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等动力电池厂商披露的动力电池产能建设项目投资金额就超过6000亿元。
宏工科技抓住机遇乘风而起,积极开拓市场,近年发掘了很多知名新客户。譬如,2019年开拓了欣旺达,中标锂电产线项目。同年,与中创新航体系开展业务合作。2022 年以来,宏工科技中标该客户较多锂电池匀浆、电池材料生产线、设备项目,相关产品于2023年验收。此外,公司还与赣锋锂业体系开展合作,向其销售配料系统、制浆系统等产线产品。
按照产品应用领域分类,在锂电池匀浆领域,宏工科技已成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蜂巢能源、亿纬锂能、欣旺达、赣锋锂业等知名客户的设备供应商;在精细化工领域,其已成为三棵树、传化智联、万华化学、合盛硅业等知名公司的设备供应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涂料、石墨以及各类化工中间体的生产制备过程;在橡胶塑料领域,该公司已成为中广核技、宝胜股份、瑞华泰、家联科技等知名上市公司的设备供应商。
正是有了这诸多优质客户资源的支持,宏工科技收入规模获得了快速增长。2020年时,公司的收入规模尚不足6亿元,而到了2023年时,已经超过30亿元。同样,资产总值也从2020年的12.16亿元,快速增长至2023年末的42.89亿元。
当然,在宏工科技快速扩张的同时,回款压力也越来越大。据招股书介绍,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9月各期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2.05亿元、6.94亿元、13.71亿元和14.48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8.74%、23.63%、36.85%和 46.57%。其中,2023年及 2024年9月末,应收账款金额增长较大,占流动资产比例相对较高。
宏工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2023年以来,受下游客户放缓扩产速度影响,回款速度放缓,账龄一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比持续增加,最近两年及一期末分别为18.35%、34.22%、50.15%,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下降,最近两年及一期分别为 3.17、2.09、1.00。较高的应收账款余额一方面会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限制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若市场环境变化或应收账款客户自身经营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可能导致公司发生坏账损失或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进而影响公司的利润。
与此同时,面对快速增长的客户需求,宏工科技需要大量备货,这导致公司的存货金额也相当高。据招股书披露,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9月各期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4.03亿元、14.67亿元、13.18亿元和10.09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 36.83%、49.97%、35.42%和 32.44%。这一事实导致公司存货跌价准备金额相对较高。报告期内,宏工科技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分别达到 405.08 万元、2178.38 万元、4240.73 万元和 3938.64 万元,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整体呈上升趋势。
宏工科技表示:“如未来下游客户环境发生不利变化,一年以上库龄发出商品金额持续增加,则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将进一步增加,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存货金额较大一方面占用了公司大量资金,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公司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压力,影响公司业绩的稳定增长。”
需拓宽融资渠道??
宏工科技大量应收项目和存货的存在,影响了公司的“造血”能力, 从反映其经营性现金流情况的财务指标来看, 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9月各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27亿元、-0.53亿元、-0.42亿元和-1.56亿元, 除了2021年创造了经营性现金流入外,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9月,经营性现金流均为负值。
企业要想维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充足的现金流相当关键。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账户上的货币资金余额为1.78亿元,占公司流动资产比例的5.71%。对照成本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成本合计10.6亿元,平均到每季度的营业成本超过了3亿元。
此外,根据宏工科技财务报表数据,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尚有2.05亿元的短期借款和2.40亿元的长期借款,仅仅这两项借款就达到4.45亿元。另外,需要偿还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还有2.37亿元。
对于“造血”能力不足的问题,宏工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目前处于发展期间,资金需求仍将快速增长,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可能导致公司营运资金不足。如果未来不能持续拓宽融资渠道,不能有效改善经营性现金流情况,则可能会导致公司面临营运资金不足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