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球首款eVTOL电机获认证 国内厂商竞逐低空新赛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典驰 深圳报道
从低空经济产业链来看,上游是材料及零部件,中游是eVTOL、无人机等整机制造环节,下游则是应用场景。
eVTOL以电池或油混作为动力来源,采用分布式电推进技术,单机需要配备多个电机,亿航智能EH216-S搭载了16套电机、时的科技E20则搭载了6套电机。
近期,赛峰电气与电源公司研发的ENGINeUS 100 航空电机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颁发的型号合格证(Type Certificate,TC)。该电机既可用于驱动eVTOL和小型固定翼飞机,也可以部署在采用混合动力的支干线客机上。
赛峰集团是全球头部飞机发动机制造商之一,2021年4月,EASA发布了用于认证航空电机的专用适航条件,赛峰ENGINeUS 100即是根据该专用适航条件进行型号认证的。
值得注意的是,ENGINeUS 100是全球范围内首款获得认证的eVTOL的电机。EASA称,赛峰ENGINeUS 100航空电机认证耗时不足两年,与传统旋翼机涡轴发动机认证所需时间相差无几。
适航审定是民航监管部门对航空器及系统安全的技术审查,也是航空器及系统商业化应用的前提。
TC取证通常是航空器及系统适航审定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为艰难的一环,资深民航界人士林仲将TC比喻为飞机的“准生证”,而接下来制造商则是向生产许可证(简称PC)和单机适航证(简称AC)发起努力。
据赛峰电气与电源公司方面透露,该电机的取证基于1500小时的电机认证测试以及在真实飞机环境下开展的超过100小时的飞行测试。
目前,赛峰电气与电源公司正筹备于2026年在法国尼奥尔(Niort)和英国皮特斯通(Pitstone)建立四条半自动化生产线,以量产ENGINeUS系列电机,届时每年可生产超过1000台电机,并具备增产能力。
截至目前,AURA AERO、Bye Aerospace、CAE、钻石飞机公司(Diamond Aircraft)、Electra、时的科技(TCab Tech)和 VoltAero已选择赛峰集团ENGINeUS电机系列或GENeUS发电机。
2020年,万丰奥威(002085.SZ)收购了钻石飞机公司55%的股权。2024年,万丰奥威借着低空经济的概念,股价从5元/股涨到25元/股,再回调到如今的19元/股。
目前,万丰奥威在奥地利、加拿大、中国浙江新昌、青岛莱西设立了飞机生产基地,主要客户面向全球范围内的航校、航空公司、航空俱乐部及私人消费者等,与汉莎航空、卡塔尔航空、芬兰航空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等全球知名企业都有合作。
除此之外,eVTOL倾转旋翼构型的头部公司时的科技也是赛峰客户之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时的科技方面获悉,早在2022年,时的科技与赛峰集团就E20配备赛峰电机达成战略合作。时的科技E20 eVTOL采用赛峰ENGINeUS 100电机系统,作为eVTOL航空器核心系统之一。
另一家此前官宣与赛峰电源电气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eVTOL厂商,也曾网传搭载了赛峰提供的高功率密度电机。不过,据记者向该厂商有关人士求证,此消息并不属实。
与新能源汽车类似,“新能源飞机”同样有电机、电池、电控三大核心零部件,国内多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也有在布局航空电机。根据国金证券研报,驱动电机在eVTOL中的成本占比大概在10%~20%。
航空电机的技术壁垒跟进入壁垒相当高,先不说对电机功率密度、扭矩密度的要求,仅适航认证这一块,就能将很多资质不够的公司拒之门外。
电机供应商要跟eVTOL主机厂一起参与到产品研发、适航认证过程中,认证时间普遍在3年以上,因而对供应商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前,汽车动力系统供应商英搏尔(300681.SZ)便公告与亿维特(南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和亿航智能(EH.US)联合开发适用于eVTOL的高性能一体化电机电控产品。
2019年,卧龙电驱(600580.SH)开始布局航空电驱、电机产品,并且构建了覆盖无人机、eVTOL、电动飞机等多场景的产品矩阵。目前,公司已经与中国商飞、沃飞长空、山河星航等主机厂客户达成深入合作,共同推进产品研发。
受到相关消息影响,卧龙电驱股价水涨船高,截至2月7日收盘,卧龙电驱录得三天两板,报收26.54元/股。
2024年11月25日,蓝海华腾(300484.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的电动飞行器电机控制器目前处于研发阶段。
据记者梳理,截至目前,国内多家厂商仍处于早期研发阶段,仅有赛峰电源电气公司旗下的ENGINeUS 100率先拿到了型号合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