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太平财险违规“上瘾”,内部管理乱象何时休?)
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财险”)及分公司频繁遭遇处罚。
2025年1月10日,太平财险江西分公司因利用保险代理人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被罚款19万元。时任团客营业一部经理邬莉被警告并罚款3万元。
而在1月6日,太平财险大同中心支公司、与太平财险德江支公司也被通告已被处罚。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太平财险大同中心支公司因被发现通过虚构代理人手段骗取费用,被监管机构要求整改并被处以10万元罚款。同时,该公司的前总经理晋田兆与前渠道经理刘悦分别受到警告并被分别罚款2万元和1万元。太平财险德江支公司因利用保险代理人以虚构保险中介业务方式套取费用,被罚款8万元。时任渠道经理梁红梅和时任经理王太刚被警告并分别罚款1万元。
事实上,太平财险在合规经营方面存在多起违规行为,涉及财务数据不真实、虚构保险中介业务、违规跨区域经营、未按规定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等多个方面。
太平财险对《理财周刊-财事汇》表示,2024年,太平财险抓实效益经营,深化降本增效,持续保持承保盈利;投资策略方面,坚持稳健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合规内控方面,加强三道防线建设,严肃惩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持续开展合规文化建设,筑牢干部员工依法合规经营意识。
近期监管处罚情况
近年来,太平财险多次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这些处罚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财务数据不真实、虚构保险中介业务、未按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费率、虚挂代理人套取费用等。
据《理财周刊-财事汇》不完全统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披露,2024年太平财险就被罚了8次,截至目前2025年1月内就已经有多次处罚信息。
来源:wind数据
1.虚构保险中介业务
1月6日,太平财险德江支公司因利用保险代理人以虚构保险中介业务方式套取费用,被罚款8万元。时任渠道经理梁红梅和时任经理王太刚被警告并分别罚款1万元。
2024年4月25日,太平财险临沂中心支公司利用保险代理人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案防管理不到位,被罚 40 万元。
2024年12月19日,太平财险安康市分公司因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虚构保险中介业务被罚款18万元。
2.财务数据不真实
2024年12月19日,太平财险安康市分公司因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虚构保险中介业务,被罚款18万元。时任个人业务中心负责人魏隆欢被警告并罚款2.4万元,时任车商代理渠道经理朱恺翔被警告并罚款1.5万元,时任团队渠道经理张林子被警告并罚款1.5万元。
2024年6月,太平财险三明中心支公司因财务数据不真实、虚构保险中介业务、未按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条款,被罚款55.5万元。时任总经理陈军被警告并罚款12万元。
3.编制虚假资料
2024年12月18日,太平财险天津分公司因编制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等,被罚款28万元。相关责任人同步被罚。
2024年9月27日,太平财险荆门中心支公司因编制虚假资料、违规跨区域经营保险业务,被罚款15万元。时任经理刘晓伟和时任实际负责人严泽新分别被警告并罚款1万元。
4.违规跨区域经营保险业务
2024年4月25日,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警告并处罚款合计53万元。主要违法违规事实包括:“跨区域经营雇主责任险业务;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费率”。
5.给予被保险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其他利益
12月24日,太平财险哈尔滨自贸区支公司:因给予被保险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其他利益,被罚款8万元。时任经理费宇被警告并罚款2万元。
太平财险作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的重要成员,其历史底蕴深厚,拥有专业的服务团队和显著的资本实力,公司成立于1929年,总部位于深圳,注册资本为71.7亿元。这些都为其在保险市场上的稳健运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从最近的季度报告来看,太平财险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表现呈现出一些波动。
首先,太平财险的保险业务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0.27%的轻微下滑,虽然这一降幅并不显著,但在竞争激烈的保险市场中,任何下滑都可能意味着市场份额的减少或客户需求的转变。太平财险或许仍需要进一步审视其市场策略和产品组合,以确保能够持续满足客户需求并维持或增长其市场份额。
其次,2024年前三季度太平财险的投资净收益出现了4.62亿元的亏损。投资净收益的亏损可能意味着公司在投资决策或资产管理方面面临一些挑战,或者市场环境对公司的投资组合产生了不利影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期待太平财险展现自己的韧性,以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来应对挑战,确保公司的财务稳健并保障股东利益。
市场竞争加剧,如何破局?
我国财险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头部集中特征,主要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几大保险公司主导。根据Insurance Today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老三家”(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不改压倒性优势,合计市场占有率已超63.5%,远超其他竞争对手。这些头部公司在市场份额、资本实力、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形成了较高的市场壁垒。
在这种情况下,剩下不多的市场份额让财险行业的竞争依然非常激烈。中小保险公司需要通过细分市场、创新产品和服务等方式,努力在特定领域获得竞争优势,太平财险同样不例外。
2024年11月,中国太平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太平财险党委书记、总经理朱捷曾公开表示:“展望未来,财险业正迎来新的历史性机遇,并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介绍了太平财险下一步工作方向,将重点围绕以下方面持续提升发展质效,概括为“六个强化”:
一是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二是强化服务国家战略,三是强化承保盈利,四是强化专业致胜,五是强化客户至上,六是强化严控风险。
然而从目前太平财险的违规情况来看,太平财险仍需付出更多努力,才有可能在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实现持续的合规经营。(《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