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70岁董大姐“无奈”铁心做网红,会否反成代沟放大器?丨正经短评)
文丨郭小兴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1400字)
格力董明珠这两年,每次出圈都引得争议满满。
从孟羽童撕裂到王自如表白,从换代言人,到玫瑰空调出炉,她在制造社会议题这件事上,争议BUFF叠满,隔三差五就来一次平地惊雷。
论做企业家网红IP,也算是独一档的人才。
这次引爆舆论圈的话题,是格力电器线下门店招牌与部分线上直播间更名为“董明珠健康家”。
格力电器官方称,“董明珠健康家”将通过场景化体验、数据可视化、智能交互服务,重构零售价值链;在“董明珠健康家”,科技不是冰冷的参数,而是温暖生活的守护者。
有网友说,70岁的董明珠把格力专卖店改造成"董明珠健康家",这波操作堪称家电界最硬核的"贴牌行为"——
别人贴商标,董小姐直接贴脸。
作为知名企业家,董明珠的脸面确实大。
与此同时,以正叔的阅历,揣度君子之心的是:
当初她尽力扶持孟羽童,想培养第二个“董明珠”,也是一门心思要培养年青人的;
无奈造化弄人,好事并没有总是站在她一边,最终伤心失望之余,也只好以“年迈”之躯,亲自披挂上阵了。
于是乎,这些年来,她跟格力的品牌关联度,从“董明珠的店”到“格力董明珠店”,再到如今的“董明珠健康生活家”,捆绑日益加深,“格力=董明珠”俨然成了一种符号。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这事也(又)引发了吃瓜群众的两大热议。
1
热议一:董明珠能这么干吗?她只是职业经理人,能把国企品牌当成个人IP自留地吗?
就格力电器股权结构而言,属于混合所有制,具有国企背景但非完全国有控股。
实际股权结构,是国资(格力集团)+ 经销商联盟(京海担保)+ 机构及公众股东。董明珠的地位,是实际掌舵人,兼具战略决策与执行人,虽个人直接持股仅为1.79%(2024年9月数据),但通过长期领导积累的权威,对公司战略和日常运营有决定性话语权。
所以董大姐想把公司品牌格力门店改成董明珠健康家,内部还真无人能制衡。
积极一面,是她老当益壮,不断拿个人声誉(脸面)为格力品牌赋能。
隐患一面,是她是1954年生人,早就涉及接班人问题。一旦把个人IP焊死在格力招牌上,将企业命运与职业经理人强行绑定,未来接班人要么得整容成董明珠2.0,要么得上演"铲门头大战"——
这可比铲雪费劲多了。
2
热议二:格力空调在老一辈眼里很有知名度,但年轻人能接受董明珠健康生活家吗?
就各路企业家争做网红IP而言,这本质上是一场个人IP与品牌年轻化的极限拉扯。
从吸引网民角度看,这波操作堪称"土潮营销"的典范。
短期来看是流量妙招:董明珠的"企业家网红"人设自带话题,从玫瑰空调的土味审美到直播间怼网友,完美契合Z世代"黑红也是红"的流量法则;
接地气不装有事说事有话直说,确实是当代年轻人的沟通逻辑。
董大姐这做法无可厚非。
"健康家"概念精准踩中年轻人朋克养生痛点,毕竟这届年轻人一边熬夜一边买枸杞,格力空气净化器改叫"熬夜伴侣"可能更吸睛;线下门店变身"董明珠主题体验馆",比传统家电卖场多了打卡属性,配合抖音直播能形成传播裂变。
但从长期看,恐成代沟放大器。
毕竟70岁董明珠与年轻人存在审美次元壁,玫瑰空调的"90年代婚纱照风"已是前车之鉴,强行贴脸也存在触发"长辈审美PTSD"可能性。
如果年轻人发现"健康家"里卖的还是传统家电,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可能堪比买家秀——说好的智能健康生态,结果只有空调在跳广场舞。
此外,过度依赖个人IP如同"品牌依赖",格力可能面临"戒断反应"——指望一群00后为"初代网红企业家"的情怀买单,概率究竟能有多大?
最后,正经社分析师友情提醒,格力电器以高分红、低融资的股东回报模式著称,近年分红率稳定在45%-50%,且下注格力等于同时投资家电+个人IP+真人秀三大赛道,但是,建议观察:
格力门店更名进度可能与董大姐发色变化正相关,当招牌红字褪色成粉红(董明珠之前亲自设计的粉红玫瑰空调,被吐槽为90年代审美)时,就得考虑是加仓还是跑路了。【《正经社》出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格力电器(SZ000651)$$美的电器(SZ000527)$$美的集团(SZ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