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债务膨胀与增长失速双重挤压 英国财政迎来关键压力测试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3-17 15:01:0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债务膨胀与增长失速双重挤压 英国财政迎来关键压力测试)

智通财经APP获悉,在债务膨胀与增长疲软的双重挤压下,英国公共财政体系即将迎来关键压力测试。投资者表示,这可能会给这个日益依赖不稳定外资的经济体带来又一次市场冲击。

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将于3月26日根据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OBR)的评估,公布公共财政最新情况。里夫斯曾坚称财政规则——平衡日常收支、降低公共部门净负债占经济比重——是“不容谈判”的。但投资者担心,英国可能会因此陷入一个痛苦的陷阱:通过削减开支或增税来维持规则,可能损害提升长期增长所需的投资动能。

英国是除美国外发达经济体中经常账户赤字最大的国家,并且,该国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资本流动越来越多地以短期资金的形式出现,而不是直接投资等更稳定的资本形式。

统计数据显示,在经常账户赤字的主要发达经济体中,英国对易受抛售冲击的短期资本依赖度最高。

美国银行策略师Kamal Sharma表示,里夫斯的财政规则可能会成为交易员的目标,类似于19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汇率挂钩机制。

Sharma称:“对许多国家来说,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将经济增长到足以降低债务水平的程度?现在英国显然处于这个问题的前沿。”

“从亚洲危机到近年英国和法国市场动荡,市场总在寻找某种名义锚点——无论是固定汇率还是财政规则。”

TwentyFour投资组合管理合伙人Felipe Villarroel也表示,尽管将英国比作新兴市场有失偏颇,但其财政规则与汇率挂钩机制确有相似之处。

Villarroel称:“这有点戏剧性。英国仍然是一个高评级的主权国家。”但他补充道,市场仍可能测试这一规则。

“相似之处在于,你告诉人们你将无论如何遵守一个硬性规则,”他表示,“但当情况发生变化,看起来你将不得不打破(规则)时,后果可能是大量的市场波动。”

2024年第四季度,英国经济仅增长0.1%,1月产出意外下降。2025年增长预期更被英国央行腰斩至0.75%。

前英国央行政策制定者Willem Buiter表示:“这个经济体似乎已经失去了增长的能力。人们担心英国预算的原因是,鉴于税率,增加收入的前景非常糟糕。”

脆弱性

1月债券和英镑的急剧抛售——当时全球各地的市场都在担心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计划——突显了英国市场的脆弱性。上周德国政府借贷成本的飙升也推高了英国国债收益率。

Lipper数据显示,2月英国股票基金的资金流出创下8个月新高,而专注于国内市场的英国富时250指数自1月底以来下跌了约5%。

尽管由于特朗普的政策计划引发了对经济增长的担忧,美国国债价格较一个月前有所上涨,但通常紧跟美国国债的英国国债却出现抛售。

从脱欧动荡到2022年前首相特拉斯时期引发的“迷你预算”危机,英国屡被与新兴市场类比。尽管首相基尔·斯塔默和里夫斯在2024年7月大选前承诺将重塑稳定,但过去六个月中,10年期英国国债收益率的波动性(以其标准差衡量)比任何其他西欧国家都大。

当被问及是否担心3月26日的声明可能引发市场不利反应时,里夫斯表示她不会对准备工作发表评论。

“我们在10月采取了必要的行动来确保我们的公共财政,”她在最近南非举行的G20峰会间隙表示,她指的是工党政府的第一份预算。

里夫斯补充道,她将在必要时采取行动以满足预算规则。

法国巴黎银行对此表示,市场可能会将3月26日的激进行动视为恐慌。相反,里夫斯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承诺削减开支,甚至可能在议会晚些时候采取税收措施。

法国巴黎银行经济学家Dani Stoilova表示:“最终,我们认为政府将采取综合方法,既不过度反应市场压力,也不会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Russell Investments货币和固定收益策略主管Van Luu表示,与增税相比,英镑和政府债务对削减支出的反应会更好。

他表示:“政府最终会做什么,这是一个政治选择,但市场参与者肯定更喜欢削减开支。”

Artemis固定收益经理Liam O'Donnell表示,以目前的收益率来看,英国国债并非没有吸引力,但“工党政府的财政腾挪空间受限才是最大变数”。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亚洲金融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