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贷款买黄金!“黄金血脉觉醒了”)
2025年初至今 , 黄金延续涨势、 保持高位运行 , 黄金市场正上演着一 场财富游戏。在“稳赚不赔”的幻觉下 , 部分投资者不甘于将手里的钱放在定 期存款里 ,而是热衷于投资黄金 ,甚至 有个别投资者通过网贷、消费贷、信用 卡套现等方式 ,加杠杆入局。
“银行理财跌‘麻’了 。想想真是不甘心 ,这几年自己‘ 折腾’各种银行理财 、基金 ,最后都毫无例外地赔了个稀烂 ,现在觉得普通人最好的攒钱方式还是买黄金 ,特别是实体黄金。”80后程辉表示 ,借钱都要“上车”。
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 ,程辉陆续买入了600克投资金条;3月13日买入610克投资金条 。近日 ,程辉又用大额存单质押贷款购入600克投资金条。
“大多数人不敢贷款买黄金 ,却敢贷款买房。实际上我觉得买黄金的风险比买房小 。”90后思思对黄金长期看好。2025年3月 ,她申请了50万元银行消费贷 , 辗转购买了10万元商业银行的黄金积存金 。 目前 ,思思所购买的黄金积存金所获收益不多 , 她正犹豫着要不要继续“上车”。
在业内人士看来 , 贷款买黄金 , 就像是“借钱蹦极”。黄金原本是避险投资品 ,但个人投资者加杠杆参与其中 ,就成了一场危险的“游戏”。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表示 , 黄金本身是一种趋势性的资产 , 这意味着投资者最好是用自有资金购买黄金并长线持有 ,作为资产组合配置的底仓 ,而不适合利用借贷资金来短线炒作。
疯狂买金
程辉和妻子结婚时 ,因种种原因 没能购买“五金”(五种金首饰)。这在 他心里留下遗憾 。他未曾想到 ,十年 后 ,这竟成了他踏入黄金投资领域的 一个契机。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3年全 年及四季度 《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 告》显示 ,2023年 ,中国境内金条和金币需求总量为280吨 , 同比增长28% , 较十年平均值高出6% 。这一 年 ,国内金价的强劲表现引起投资者 的关注 ,尤其是在股票和房地产等其他资产表现令人失望的情况下。
程辉感知到黄金市场的这一变化 ,想尝试投资黄金。2023年11月7日 ,他向经常联系的建行客户经理咨 询购买金条的相关事宜。
当天 , 国际现货黄金价格收于1978美元/盎司 , 上海期货交易所主 力黄金期货价格收于474元/克 ,品牌 金店黄金价格在600元/克徘徊。客户 经理告诉他 ,当时银行销售的金条价 格为485 元/克 ,银行销售的金条价格 相较期货价格略高 , 但比首饰店划算。权衡之后 ,程辉最终选择了观望。
2024年4月2日 ,程辉再次询问 金价 , 上述客户经理给出的价格是545元/克 ,并表示价格过高 ,不建议 此时购入 。然而 ,此后国际黄金市场 迎来了一轮快速上涨行情 ,国内的黄金价格也一路水涨船高 ,零售市场价格不断攀升 。
2024年4月至9月 , 国际黄金现 货价格从约2250美元/盎司上涨至2634美元/盎司 , 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力 黄金期货价格最高突破600元/克。
程辉意识到 , 自己错过了一个黄金投资的好机会 。他决定 ,往后要相信自己的判断。
2024年9月25日 ,看着一路上涨的金价 ,程辉终于按捺不住 , 以约604元/克的价格首次买入建行投资金条 , 成交重量为250克 , 成交金额达151075元。
用程辉的话说 ,这是“他的黄金血 脉觉醒了”。
2025年1月23日 ,程辉在652元/克的价位再次买入投资金条 ;紧接着 ,2月13日 ,他又以689元/克的价格第三 次购买投资金条。
3月12日 , 国际现货黄金价格收于2925.6美元/盎司 , 较前一日上涨2.3% 。市场中有人称 ,黄金调整结束 , 重回上行通道。程辉感觉新的投资时机或已到来 。3月13日 , 程辉果断购入610克黄金 ,成交价格为694.8元/克。
一番操作后 , 程辉手中的资金告急 。
此时 , 程辉的手中有几张大额存 单 ,最早的一张到期日为2025年12月6日 。为了继续投资黄金 ,程辉决定用 这张存单质押给银行 ,贷款40万元。妻 子坚决反对 ,毕竟这意味着要损失一年 的大额存单利息。但程辉坚信错过这次 机会 ,可能再难遇到如此良机。
质押大额存单贷款 , 一般不超过 质押存单面额的90% , 具体因银行政 策和借款人情况有所不同 , 但贷款期 限不超过质押存单的到期日 , 且最长不超过一年。
几天后 , 程辉质押了一张大额存单 ,又买了600克投资金条 。他向妻子隐瞒了买金的真实用途 ,只说会将贷款用于装修。
面对银行抽贷或要求提前还款的 风险 ,程辉十分淡定 。他手里还有几张大额存单 , 其中一张利率高达3.95% , 一旦银行要求提前还款 ,他就将这张大额存单转让 。他觉得 ,在当前银行存款 利率整体下行的形势下 ,高息存单不愁转让不出去。
程辉心中有着自己的投资规划 ,他打算将这些黄金置换成实物后长期持有 ,他坚信 ,黄金的价值定会愈发凸显 , 他期待十几年后这些黄金 ,能够给他带来丰厚的回报。
盯上消费贷
在北京工作的00后晓妍 , 看到近 期黄金市场演绎上涨行情 ,身边一些朋 友投资黄金获利 ,便心动不已 。她的资 金有限 , 便想到了此前刚把利率降至7.2%的借呗。
晓妍从借呗借出5万元 ,买入黄金 积存金。起初 ,她通过一些短线操作 ,获 得了几百元的收益 。这让她信心大增 , 觉得自己找到了赚钱的捷径 。之后 ,她 又陆续从借呗借出了10万元 , 加大了 对黄金期货的投资。但很快 ,金价企稳 , 不再大幅上涨 ,仅有的收益还不如手续 费高 ,晓妍才惊觉 , 自己被套牢了。
思思研究生毕业后在体制内工作。 家中早已为她购置了两套房产。从小衣食无忧的她 ,在银行账户里有1.5万元存款。在一次偶然使用信用卡购买了几 个黄金饰品后 ,思思对黄金投资产生了浓厚兴趣 ,进而开始尝试使用借呗资金涉足黄金投资领域。
2024年12月30日才首次买入黄金积存金 , 此时金价已飙升至614元/克 ,这让思思懊悔不已。
为了在黄金投资上获取更多收益 , 思思盯上了闪电贷。闪电贷是招商银行 面向有社保、公积金等优质客户群体发 放的纯信用个人消费贷款 ,最高额度可达50万元 ,年化利率低至2.58%起 ,根 据不同时段有着多样的优惠政策 ,贷款 期限最长可达7年 。3月4日 ,思思收到2.68%的闪电贷利率券 ,3月21日 , 又收到了更低的2.58%利率券。
思思果断申请了闪电贷 , 获批50万元。但当她试图将这笔资金转到自己 的账户用于购买黄金时 , 交易却失败了。操作界面提示 ,根据监管规定 ,贷款 资金严禁用于购买理财、股票、房产、偿还住房抵押贷款 、风险投资等用途 ,且 不能进行本人账户间转账。
思思之后用其中的10万元 , 辗转 购买了黄金积存金 , 目前持仓市值约11万元。剩余40万元闪电贷资金还在账上 ,她甚至动起了抵押房产继续购入黄金的念头。
一位辽宁地区银行信贷与风险管理部的工作人员表示 ,投资者申请消费贷获批 ,若银行未要求提供资金流向明细 ,投资者可选择提现 ;若是银行受托 支付 ,例如装修专项分期贷款 ,放款会直接转入指定用途方 。多数银行规定 , 若贷款金额不超过20万元 , 通常无需 提供证明材料 ; 若单次提款超过20万元 , 则客户经理和客户需进行“ 双录 ” (录音录像),同时要提供资金用途证明等材料 ,并承诺资金不用于投资 ,不过不同区域执行方式存在差异。
即便如此 , 仍有不少人像思思一样 ,在获批消费贷款后 ,试图绕过监管使用资金。有人建议思思将资金转到非亲属的银行账户上 ,闲置一周后再转至另一非亲属账户 ,或者取现后存入其他 银行账户沉淀一周。但这些方法都伴随着风险 , 因为贷后监管虽存在执行难题 ,银行却并未松懈。
一位银行工作人员表示 , 很多人误以为贷款获批资金到账就万事大吉 ,实则不然 。银行在放款后 ,会开展贷后管理流程 ,核查贷款资金流向 ,确保消费贷用于消费 , 防止资金流入楼市 、股市等投资领域 ; 同时动态跟踪借款人还款情况 ,评估其还款能力变化 , 以防范逾期风险 。一旦银行电话回访或后台大数据监测到账户异常 , 投资者不仅个人征信会受到影响 , 甚至可能会面临抽贷风险 。若银行抽查发现资金违规用于投资 , 将要求客户提前全额还贷 , 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投资成本和风险。
风险警示
有分析人士称 ,贷款投资 ,就像是 “借钱蹦极”。黄金的长期年化收益率为6% , 而很多消费贷产品的利率成本在4%左右 ,看似有空间可套利 ,但如果利
率倒挂 ,加杠杆投资可能会面临直接出局的风险 。同时 ,当消费者使用信用卡购买金条等产品 ,并且频繁进行买卖操作时 ,银行会视这种行为为投资行为。
随着黄金价格的飙升 ,银行及交易所亦在提示风险。
3月21日 ,建设银行发布公告称 , 近期国内外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 ,市场风险提升 ,提醒客户提高贵金属业务的风险防范意识 ,合理控制仓位 ,及时关注持仓情况和保证金余额变化情况 ,理性投资。
3月18日 , 上海黄金交易所发布的《关于做好近期市场风险控制工作的通知》指出 ,近期贵金属价格持续大幅波动 ,市场风险加剧 。请各会员单位做好风险应急预案 , 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 提示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合理控制仓位 ,理性投资。
3月13日 ,工商银行在《关于个人客户积存金业务调整的通告》中也提示投资者:“鉴于近期黄金价格持续波动 , 建议您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从资产配置 角度出发 ,基于自身财务状况和风险承 受能力理性办理积存金业务 ,避免盲目 ‘ 炒金9 。”
招商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陈峤认 为 ,2025年 , 黄金市场可能面临三大 利空因素 , 包括估值过高 、地缘政治 冲突放缓和美联储降息空间缩小 。2025年黄金的全球总需求未必能够超越2024 年 , 但是价格大幅回落的概率也并不大 , 预计将继续维持高位 。 国际金价或呈现宽幅震荡态势 , 波动进一步加大。
3月14日 , 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 发布提示:尽管近20年来 ,黄金价格上 涨了不止5倍 , 但在2013年至2015年 ,黄金价格也曾连续3年下跌。因此 , 黄金投资从来不是“稳赚不赔”的交易。 控制好黄金投资的仓位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上述提示指出 ,黄金虽然是传统意义上的避险资产 ,但当“ 黑天鹅”来临时 ,黄金价格的波动率也会加大 。黄金投资产品的收益波动和黄金价格波动并不能画等号。例如有些客户在投资黄金时喜欢使用杠杆。但杠杆工具犹如双刃剑 ,能放大盈利 ,也会放大亏损。相比普通的黄金投资 ,杠杆交易通常伴随着强制平仓机制 ,除了“看对方向”之外 , 投资者还需做好资金管理 , 难度较大 , 并不适合普通的投资者。
3月份 ,监管层已明确提出提升个 人消费贷款额度 ,计划将个人贷款上限由30万元提高至50 万元 ,同时延长贷款期限至7年 。看到消费贷新政 ,有一些投资者动了贷款来投资黄金的念头。
武泽伟指出 , 使用消费贷购买黄金 本质上是加杠杆投资行为。黄金价格并 非只涨不跌 ,其本身存在波动 。在全球经济逐渐复苏、货币政策调整等因素影 响下 , 黄金价格未来走势充满不确定性 。盲目加杠杆投资黄金 ,一旦金价下跌 ,投资者将面临重大损失 ,这种投资方式风险与收益存在严重的不匹配。
3月19日 ,江苏银行发布公告称 , 近期 ,黄金价格波动较大 ,不法分子通过“炒金”“抢金”“套现”等各种手段诱导持卡人进行信用卡“炒金类”投资。江 苏银行在公告中明确声明 ,信用卡资金 不得用于黄金投资领域 。3月7日 ,兴业银行也在“兴业生活”手机银行上发出公告 ,提示信用卡炒金风险。
2024年底 , 中信银行 、华夏银行 等多家银行也通过公告规范信用卡资金用途 ,其中提到 ,“ 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投资理财领域 , 如购买股票 、基金 、期货 、理财产品 、虚拟币 、投资 性贵金属 、股权投资及其他权益性投资等”。
针对使用信用卡购买黄金 、理财等投资行为 , 金融管理部门早已明令禁止 。2022年 ,原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 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 以规范信用卡业务经营行为。其中提到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及时 、准确监测和管控信用卡资金实际用途。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偿还贷款、投资等领域 , 严禁流入政策限制或者禁止性领域 。
(应受访者要求 ,文中程辉、晓妍、思思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