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业观察 - 正文

架构革命与生态竞合:可重构芯片全球产业化演进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架构革命与生态竞合:可重构芯片全球产业化演进)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芯片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力,面临摩尔定律逐渐逼近物理极限的挑战。可重构芯片(Reconfigurable Processing Unit,RPU)作为一种创新型架构芯片凭借其高超的能耗利用率、卓越的灵活性以及强大的可扩展性,正成为后摩尔时代突破算力瓶颈的关键路径。其核心原理在于动态配置硬件资源,实现算法与硬件的协同优化,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数据中心等诸多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以下,我们从全球视角解析其产业化进程。


国外:多元技术路径并行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可重构芯片的产业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技术路径。从IP集成到单芯片的演变,可重构芯片逐步成熟,并在消费电子、航空航天、数据中心等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

赛灵思,作为FPGA行业领导者,最开始尝试将可重构IP集成于其FPGA产品中。2018年,其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Versal系列自适应计算加速平台(ACAP)FPGA产品。这款产品内部嵌入了先进的CGRA可重构计算IP,为DSP处理能力带来了革命性的提升。Versal系列不仅具备了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还实现了低功耗运行,这使得它在市场上迅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主要定位于数据中心和高端智能驾驶应用,Versal系列的高性能计算能力和节能特性,使其成为这些领域内的热门选择,满足了市场对高性能、能效比的需求。

在消费电子与车载领域,韩国三星电子积极将可重构加速器集成到 8K 高清电视和 Exynos System-on-Chip中,借助可重构架构实现了视频解码、AI 图像增强等功能的动态优化。三星的可重构技术已经广泛覆盖消费电子、通信设备、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

在数据中心和航空航天这两个关键领域,Intel和PACT公司同样积极布局,分别将可重构技术应用于各自的专业领域,充分展示了可重构芯片在不同行业中的创新应用潜力。Intel 于 2022 年正式启动 Xeon 处理器集成可重构计算单元项目,通过巧妙的动态资源调配手段,有效提升了数据中心的能效比。相关测试数据显示,产品单位算力功耗降低了 40%,为数据中心的节能增效做出了重要贡献。美国 PACT 公司的 DRP(动态可重构处理器)和 DAPDNA(动态阵列处理器)已经在卫星载荷和军事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其中,DAPDNA-2芯片通过独特的互连结构,实现了 16Gbps 的高吞吐率,并且重构时间大幅缩短至毫秒级,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性能。

随着技术演进的不断成熟,可重构技术从IP化集成逐渐发展为单芯片模式。在人工智能领域,美国的 SambaNova 公司凭借其自主研发的 “可重构数据流单元(RDU)” 技术,成功推出了 SN40L 芯片系统。这一芯片系统具备强大的性能,能够支持高达 5 万亿参数模型的训练,并且单节点序列长度可达 256k+。在推理性能方面,其 8 芯片配置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为英伟达 H100 的 3.1 倍,而总拥有成本却仅为后者的 1/10。在商业模式上,SambaNova 别具一格,提供从芯片到模型部署的全栈解决方案。其客户包括阿贡国家实验室、埃森哲等知名机构和企业,精准瞄准企业私有数据的大模型定制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国内:清微智能 —— 自主创新的领跑者

作为国内可重构芯片产业化的核心代表,清微智能依托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长达近 20 年的技术积累,自 2018 年成立以来,已构建了覆盖云边端全场景的产品矩阵。

技术优势奠定领先地位:数据流驱动的可重构架构,消除了指令解码和分支预测等指令开销,将超过 80% 的硬件资源集中于核心运算环节,能效比优势突出。以清微智能云端TX8为例,该系列产品采用混合精度计算、数据流驱动、运行时重构,能效比可达传统GPU架构方案的3倍。除计算能效高外,可重构计算在云端里还有一个特别的优势,就是它的高扩展性,清微智能的数据流计算实现了跨scale-up和scale-out域的统一体系,可重构芯片、板卡、服务器之间无交换机直连扩展,单超节点规模达到4000卡。而面向边缘端计算的TX5系列芯片,支持AI - ISP 和 Transformer 优化,在智能安防、机器人、工农业检测等应用领域,实现高精度低功耗的图像处理能力。搭载了清微智能TX5芯片的边缘智能摄像头产品,在夜间场景下,芯片自动将76%算力分配至低光增强模块,目标识别精度保持98.5%以上,显著提高了智能摄像头的夜间识别能力。

商业进程加速市场渗透:截至 2024 年,清微智能芯片的累计出货量已经突破二千万颗大关,其客户群体广泛,涵盖了阿里、中国移动、国家电网等众多行业头部企业。TX8 系列芯片,凭借系统成本及能效优势,已在多个智算中心完成部署,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底层的算力支持。而TX5系列应用已遍布安防、能源、工农业检测多个领域。

生态构建助推行业发展:依托清微智能多年软硬件研发技术打造开放平台,提供一整套从算法到应用的全栈式加速工具,实现从深度学习算法到硬件的高效映射,为开发者和各类应用提供统一的开发工具包和编程接口,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加入。另外,清微积极推动可重构计算技术标准化工作,加速可重构计算技术产业化进程。

产业化趋势与挑战

技术演进:数据流架构成主流趋势

纵观国内外,数据流驱动架构已成为创新突破的一个主流方向,空域计算和近存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有效突破了存储墙的限制。清微智能的 TX8 系列与 SambaNova 的 RDU 单元均采用 Mesh 网络来实现算力的线性扩展,实践也充分验证了数据流架构在并行计算场景中所具备的显著优势,在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复杂算法运算中,数据流架构能够更加高效地调度硬件资源,提升计算效率。

生态建设:从封闭走向开放

三星通过搭建平台,降低芯片开发门槛,吸引了更多企业参与到芯片定制开发中来。Intel 则通过开放 Xeon CGRA SDK,积极吸引开发者加入,为可重构芯片的应用开发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这些举措标志着行业正逐步从以往 “单一厂商主导” 的封闭模式,向 “生态协作” 的开放模式转变。然而,当前可重构编译工具碎片化问题突出,缺乏统一编程范式,不同厂商的编译工具之间难以兼容,开发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适应不同的工具,这成为制约生态发展的关键瓶颈。

应用拓展:云边协同深化

在边缘端,可重构芯片凭借其低功耗的特性,迅速在智能安防、工业物联网等领域实现了广泛渗透。例如,海康威视的智能安防设备中搭载了清微 TX5 芯片,图像处理能效比得到了 3 倍的提升,在保障安防监控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设备的能耗。在云端,Sambanova 的可重构芯片部署至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其性能和能效相均超越传统 GPU,为云端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复杂模型运算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持。

总结与展望

可重构芯片正重塑全球算力格局:国内企业在细分市场成功建立了竞争优势;国际巨头则凭借技术联盟和完善的生态布局,抢占行业发展的制高点。

展望未来,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构建开放统一的可重构编程标准,为开发者提供便捷的开发环境,促进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创新;其次,开发兼具高灵活性与低功耗的混合粒度架构,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芯片性能的多样化需求;最后,推动可重构技术与存算一体、Chiplet 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创新,进一步挖掘可重构芯片的潜力。唯有成功突破技术瓶颈与生态壁垒,方可实现后摩尔时代的算力跨越。

DeepSeek的技术突破引发行业高度关注,其与可重构计算芯片的架构级适配值得关注。下一篇章,我们将从计算范式、通信效率、资源利用率等维度深度探讨,硬件架构与算法如何通过双向适配实现效率跃迁。

半导体精品公众号推荐

专注半导体领域更多原创内容

关注全球半导体产业动向与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4080期内容,欢迎关注。


『半导体第一垂直媒体』

实时 专业 原创 深度

公众号ID:icbank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海康威视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