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银行零售业务“失色”:多家银行年报零售业务利润骤降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4-03 15:22:5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银行零售业务“失色”:多家银行年报零售业务利润骤降)

近日,上市银行陆续披露2024年业绩。根据银行披露的数据来看,绝大多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收入和利润同比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总营收和利润的占比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其中,光大银行、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利润降幅约95%;浙商银行和渤海银行更是出现亏损,浙商银行零售业务利润总额亏损26.63亿元,渤海银行零售业务税前利润亏损27.87亿元。在银行举行的业绩会上,有银行管理层表示,零售利润出现下降主要系零售信贷风险成本增加所致。

对此,一位券商系的银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从零售资产的业务结构来看,过去增长比较快的是个人经营贷款和按揭贷款,其次是消费类贷款和信用业务。经营贷方面,小微企业经营承压,银行调整风险偏好,预计今年会收缩这部分业务;而按揭贷款和房地产的景气度高度相关,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后,提前还款现象已经减少,预计今年按揭贷款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正增长规模;信用卡业务风险还是维持在一个相对偏高的水平,但预计不会进一步恶化;而受居民就业收入等因素影响,消费类信贷的需求有所减弱。

零售利润下滑

2024年,除了农业银行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实现同比6%的增长外,其余五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业务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例如,交通银行零售金融业务收入1025.96亿元,同比减少了5.3%,在营业收入的占比下降了2.59个百分点;利润总额191.97亿元,同比减少了41.8%,在利润中的占比下降了14.53个百分点。建设银行零售金融营业收入3737.74亿元,同比下降了2%;利润总额1734.89亿元,同比下降了10.9%。工商银行零售金融税前利润同比下降了34.4%至987亿元,在总税前利润中的占比降低了12.3个百分点。

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招商银行零售金融税前利润906.44亿元,同比下降9.28%,在全部税前利润的占比下降5.83个百分点。该行表示,2024年零售金融业务成本收入比为32.52%,同比上升0.56个百分点。

也有股份制商业银行零售利润降幅达95%。例如,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净利润为2.89亿元,而2023年同期为55.25亿元,同比下滑94.76%,净利润占比也仅为0.6%;零售金融业务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487.29亿元,占全部业务信用减值损失比例的98.6%。又如,光大银行零售金融利润总额2.81亿元,同比下降95.8%,利润贡献占比0.55%。又如,浙商银行零售利润总额为亏损26.63亿元,而2023年为盈利0.29亿元。

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的零售利润降幅虽不及平安银行和光大银行,但也接近50%。2024年,中信银行零售银行业务税前利润同比下降了42.07%至92.30亿元;民生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利润总额为116亿元,同比下降了44.96%。

在城市商业银行中,重庆银行零售税前利润4.43亿元,同比下降了28.89%;青岛银行则是为数不多银行中零售利润增速比较快的,该行零售利润总额6.74亿元,同比增长了34.8%。

中信银行董事长方合英在该行2024年业绩会说明会上表示,零售业务利润出现下降是客观事实,主要是零售信贷风险成本增加导致。对于零售信贷风险,该行也已进行复盘和处置。

零售不良率攀升

根据上市银行披露的2024年业绩报告,多数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有所提升。

例如,交通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较2023年末增长了0.27个百分点,上升至1.08%。其中,信用卡不良率为2.34%,同比增长0.42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同比增长了0.21个百分点至0.58%;个人经营贷款不良率升至1.21%,较去年上涨了0.43个百分点。

再如,招商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为0.96%,较2023年末增长了0.07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的不良率为0.48%,同比增长了0.11个百分点;小微贷款不良率升至0.79%,较上一年上涨了0.18个百分点。

兴业证券银行研究团队在《银行业2024年年报总结》报告中指出,银行零售各类贷款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其中,按揭贷款不良率全年上行20bp(基点)左右,但仍处于相对低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上行明显,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不良暴露较早,目前较为稳定;经营贷不良率有所上升,预计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相对承压。

在近日举行的银行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多位银行高管坦言,银行零售领域不良率的确有所上升,是整个行业的共性问题。

方合英表示,2024年零售资产质量承压,主要是居民债务周期、房地产周期等宏观因素导致,整体呈现周期性、行业性特点。中信银行副行长胡罡则预测,零售信贷风险还将出现行业趋势性上升的现象,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建设银行副行长纪志宏表示,受市场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前期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防控压力的确有所加大,随着稳楼市相关政策实施的落地,以及建行加强全流程贷款防控措施后,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暴露趋势已经有所缓解。

在零售风险管控上,各大银行管理层普遍表示,已着手对零售风险进行全方面管控,如停止高风险业务,加强贷后管理和逾期管控,提升催收和处置的效率、压降不良资产平稳收窄风险敞口等。例如,个人消费贷款方面,持续加强对零售客户的前端准入和审查审批的管理,谨慎发放贷款;信用卡方面,着力构建与市场发展和风险防控相适配、相均衡的信用卡转型发展模式,并提高信用卡业务的准入门槛。

手续费收入承压

零售银行业务一般涵盖向个人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包括个人贷款和垫款、个人存款、财富管理业务、银行卡业务及其他各类零售银行业务等。

2024年,受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市场利率下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银行贷款收息率面临下行压力,也进一步影响零售业务的利息收入。而在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收入普遍下降也成为全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进一步制约了零售业务的利润增长。

招商银行行长兼首席执行官王良在该行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受有效需求不足、资本市场波动及减费让利等因素影响,大财富管理收入(包括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和托管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76.47亿元,同比下降16.84%,但降幅也在逐季改善。

招商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彭家文则表示,近年来在保险和基金降费等各种减费让利的大背景下,银行业手续费收入普遍承压,招商银行的保险和基金等相关收入占比相对较高,压力会更大。

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工商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93.97亿元,同比下降8.3%。对于下降的原因,该行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受落实保险“报行合一”政策、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等因素影响,个人理财和私人银行收入有所减少。

中金公司银行研究团队在相关报告中表示,2024年上市银行净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9.3%,增速较前三季度回升1.3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负增长区间。中间业务恢复较慢主要受财富产品代销收入及银行卡交易收入下降影响,四季度财政及货币支持政策陆续出台,宏观经济预期向好,资本市场表现改善,权益类资管产品增速较前期有所回升,有助财富管理业务收入改善。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平安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