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减排攻坚到系统重构:解读穗恒运绿色转型方法论)
广州恒运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穗恒运A:000531,以下简称“穗恒运”)4月9日披露2024年可持续发展行动方案,这也是公司披露的首篇ESG报告。作为华南地区重要能源保障平台,这家传统发电企业正通过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力度等系统性工程,展现能源国企在“双碳”战略下的转型韧性。
技术迭代驱动能源体系重构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电源点,穗恒运在煤电清洁化领域持续突破。其重点推进的2×460MW级“气代煤”热电冷联产项目,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设计,形成年发电41.4亿千瓦时、供汽180万吨的能源供给能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已达65.07%,全年实现售热量414.20万吨。
通过积极探索跨行业互惠互利的发展模式,穗恒运打造了“光伏发电+渔业养殖”模式,将绿电、渔业、科普、生态融合一体。其广东汕头 550MW 渔业光伏发电项目是在建亚洲最大单体连片渔光互补项目,通过将光伏矩阵架设在鱼塘水域上方,实现“上可发电、下可养殖”的立体开发模式,年均可替代标煤约2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60万吨。
依托其常年深耕电能、氢能与储能板块的业务优势,穗恒运积极发挥氢能链主作用。通过耦合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氢能制储,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首座“五位一体”综合加能示范站,集成加油、加氢、充电、光伏发电、商业服务等多元功能,日加氢能力突破500公斤,为氢燃料电池车商业化运营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绿色转型助力低碳可持续发展
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s) 框架下,穗恒运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构建了覆盖能源管理、环境风险控制、气候应对的立体化治理体系。加大企业的绿色转型力度,助力低碳减排与可持续发展。公司使用天然气、光伏、氢能等清洁能源,逐步替代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能源,并搭建了能源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以实时掌握能源使用状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能效提升指标更显转型成效,2024年公司能源消耗总量较上年减少47.66万吨标准煤,同比降幅达12.80%。另外公司单位营收能耗强度呈现阶梯式下降,由2022年的8.98吨标准煤 / 万元营收,优化至2023年的7.72吨,2024年进一步降至7.55吨,三年间降幅累计达15.92%。这种变化既源于天然气、光伏等清洁能源利用率的提升,也得益于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带来的综合能效提升。
穗恒运此次ESG报告的发布,不仅勾勒出“电、热、氢、储”四大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展图景,更展现了传统能源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的完整路径。随着“绿电+绿氢+储能”创新模式的深化推进,这家有着三十余年历史的能源国企,正在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贡献独具特色的“广东方案”。
编辑:高小波
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品牌观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