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投资界“顶流网红”渐趋低调!段永平暂别雪球、盛丰衍悄然隐身)
两人的差异本质上源于“自主投资人”与“职业管理人”这两种不同角色的分野。段永平的低调,是个人投资者基于自身节奏的主动把控,在喧嚣中为了更专注于投资布局而选择的深度蛰伏。盛丰衍的隐身,则是基金经理面对监管趋严与复杂市场环境时的无奈转型。
2025年4月10日,著名投资人段永平(雪球ID“大道无形我有型”)宣布暂时离开雪球:“由于某种原因,我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再上雪球了,也许有一天我还会回来。”这一消息在投资者群体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截至当晚12点,该帖转发量突破700次,点赞数超7000次,评论区满是“感谢大道”的留言,甚至有投资者表示失去了“指路明灯”。
数据来源:雪球投资交流平台
段永平暂别舆论场,投资布局成谜
段永平1961年3月10日生于江西南昌,1983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是小霸王、步步高等知名品牌的创始人。在商业领域,段永平堪称一位“教父”级的人物,培育出了多位在各行业呼风唤雨的企业家,这些人被称为段永平的“门徒”。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vivo的掌舵人沈炜以及OPPO的CEO陈明永,在创业道路上都曾受到他的深刻影响。
注:以上人物系小霸王、步步高品牌创始人段永平
在投资领域,段永平被称为“中国巴菲特”。2002年,他以0.8美元抄底网易,随后收获近百倍回报;2013年,面对塑化剂风波冲击下的贵州茅台,他再度精准出手。这些投资经历至今仍被投资者们津津乐道。2025年3月,段永平以100亿人民币财富位列《胡润全球富豪榜》榜单2575位。
段永平是雪球的活跃用户,当前在平台上的粉丝数超过100万。此次他宣布暂别雪球,理由是等待“语言环境变好”,虽未详细说明,但这一决定无疑让市场对未来投资风向产生了更多猜测。他的暂别也可能暗示着他正在酝酿新的投资布局,而这一布局在他看来,不适宜在当前的公开交流环境下探讨。
过去,段永平在雪球上从不吝分享自己的持仓操作。其投资风格偏向集中持有少数优质公司,投资版图横跨美股、中概股、港股以及A股等多个市场领域。2025年4月8日上午,段永平先后晒出多张交割单,以卖put的方式加仓苹果、英伟达、谷歌、台积电以及腾讯控股,总规模达3.9455亿美元(约29亿元人民币)。彼时,全球金融市场还笼罩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政策的阴影之下,股市刚经历过一番“惊涛骇浪”。
除了分享投资经验,段永平一直也以耿直、毒舌著称,在雪球平台上时常与网友“对线”。2025年3月,有雪球用户发帖称“大部分买腾讯的人其实没有投资能力”,遭到段永平直怼“你闭嘴吧!说得你比我还有钱似的”。
盛丰衍网红光环褪去,投资策略受考
段永平的离场揭示了“投资大师IP”的脆弱性。即使如他这般拥有深厚行业积淀,或许也难以长期承受舆论压力。这一现象在公募基金行业中具有更为显著的警示意义。公募基金经理身处高度监管的环境,肩负着众多投资者的信任,因而必须严守合规底线。在社交媒体这一信息传播迅速且影响广泛的平台上,他们更需谨言慎行。
西部利得基金的基金经理盛丰衍,无疑是这方面极具代表性的例子。曾经,盛丰衍以独特的幽默风格在社交媒体上吸引了大量关注,凭借诸如“丈母娘退休金”等形象生动的梗,迅速成为“网红”基金经理。
然而,随着监管环境的日益严格,例如2024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等一系列新规的出台,对基金经理的信息披露及言行规范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盛丰衍不得不转变策略,逐渐从活跃于公众视野转向低调行事。
盛丰衍是复旦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曾任光大证券权益投资助理、光证资管研究员、兴证资管量化研究员。2016年10月,盛丰衍加入西部利得基金,现任公司量化投资总监、基金经理、总经理助理。
注:以上人物系西部利得基金基金经理盛丰衍
Wind数据显示,2024年初盛丰衍在管基金规模遭遇“滑铁卢”。2023年末,其管理规模尚为133.63亿元,而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这一数字已骤降至82.87亿元。其中,西部利得量化成长的管理规模从2023年末的56.97亿元降至2024年一季度末的17.72亿元,下滑了39.25亿元,在彼时所有在管基金中规模缩减金额最多。
图:盛丰衍在管基金规模变化
数据来源:wind
从2023年年度报告来看,西部利得量化成长的持股较为分散,前十大重仓股的投资比例合计仅为5.87%。市值风格回归结果表明,产品整体偏小盘风格。其投资理念可以总结为“七分量化+三分主观”,产品的持仓换手率长期显著高于同类产品平均水平。
表:西部利得量化成长2023年年报中前十大重仓股
数据来源:wind
图:西部利得量化成长市值风格回归结果
数据来源:wind
图:西部利得量化成长持股换手率
数据来源:wind
2024年1月至2月5日,A股市场的小盘股经历了一轮下跌行情。期间西部利得量化成长跌幅超过25%,表现介于中证500指数和中证2000之间。随着政策层面的积极引导以及市场流动性的逐步恢复,宽基指数均出现有效修复。然而,西部利得量化成长的净值反弹力度却大幅低于预期,引发了投资者对盛丰衍投资策略的广泛质疑。
图:西部利得量化成长2024年1季度净值表现
数据来源:wind
在2024年下半年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盛丰衍坦言自己曾在今年年初的大幅波动中遭遇了很大压力。尽管他当时已经判断市场处于底部位置,但由于管理的部分产品触发了预设的风控,不得不做出部分止损操作,以至于错过了之后市场的V型反弹。
两人的差异本质上源于“自主投资人”与“职业管理人”这两种不同角色的分野。段永平的低调,是个人投资者基于自身节奏的主动把控,在喧嚣中为了更专注于投资布局而选择的深度蛰伏。盛丰衍的隐身,则是基金经理面对监管趋严与复杂市场环境时的无奈转型。他们分别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阐述了投资界“顶流”在各自赛道上积极应对生存挑战的努力——前者需对抗舆论干扰,后者需破解合规与业绩的双重挑战。
作者 | 赵红扬
编辑 | 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