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半导体股集体大涨)
4月11日,半导体板块暴涨。其中,华虹半导体涨14.07%,中芯国际涨5.9%。 消息面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通知表示,“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通知建议,“集成电路”无论已封装或未封装,进口报关时的原产地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进行申报。在关税政策影响下,业内人士预计,成熟制程半导体国产化进程亦有望加速。 中资券商股走强 中资券商股尾盘涨幅收窄,中信证券涨4.47%,中国银河涨3.23%。
消息面上,4月11日,国泰海通证券重组更名上市仪式在上交所举行。
此前,国泰海通发布业绩预告表示,预计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12.01亿元至124.45亿元,同比增幅位于350%至400%之间。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5.45亿元,同比增长约32%。截至目前,券商已披露的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业绩增长的来源包括财富管理业务增长、投资业务增长等。 比亚迪大涨7.15% 4月11日,汽车股走势强劲,比亚迪股份涨7.15%。
大和表示,比亚迪业绩强劲,公司海外业务具有韧性。由于不直接对美销售新能源车,不会受到中美贸易紧张直接影响。 消息面上,欧盟和中国同意针对中国制造的电动车设定最低价格,而不是征收关税。交银国际指出,近期美国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但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基本不会受到美国加关税的影响,叠加各地促消费政策的实施,以及五一出游需求拉动,有望推动汽车消费。 嘉盛集团:全球“去美元化”或加速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Jerry Chen发表观点表示,全球贸易格局的重塑意味着全球和美国脱钩成为可能,这也将加速“去美元化”的进程。短期来看,目前,美国的平均关税税率高于20%,高于1930年代大萧条时期,且对中国的税率增加至145%。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自中国进口的商品总规模约达4400亿美元。美国经济衰退预期仍然存在,本周发布的通胀数据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降息预期,对美元构成压力。 美元指数逼近100关口,已经试探跌至99附近。嘉盛认为,美元指数下行压力依然明显,97是更关键的支撑。
在美元资产全面遭遇做空的同时,欧元兑美元一度触及1.1300,刷新三年来新高。而日元兼具加息和避险属性,美元兑日元或下探至140一线。美元兑瑞郎将刷新2015年创下的最低水平。嘉盛表示,非美货币的强势有望延续。
编辑:黄梅 校对:乔伊 制作:舰长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