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极兔,即将迎来下一轮激烈的角逐

来源:经理人杂志 媒体 2025-04-15 16:02: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极兔,即将迎来下一轮激烈的角逐)



来源:《经理人》杂志

作者:何雯雯 编辑:曹諵

2024年,极兔速递(极兔速递-W,01519.HK;以下简称“极兔速递”或“极兔”)实现首个财年全年扭亏为盈,完成了盈利跃升。

尽管前几年,处于深度亏损之中,但极兔在2024年,用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早在2024年上半年,极兔就实现了“全面盈利”,净利润、经调整净盈利等所有盈利指标全部为正数。极兔上半年交出的成绩,让市场十分期待公司全年的经营业绩。

2025年3月5日,极兔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公告,其经营状况也浮出水面。数据显示,公司全年营业收入达到102.59亿美元,同比增长15.9%;净利润由上一年-11.56亿美元转为正向盈利,达到1.14亿美元,经调整净利润为2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另外,经调整EBITDA达到7.78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430.5%;经调整EBIT转正,达到3亿美元。另外,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36.1%至8.07亿美元。

核心业务快递服务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全年实现包裹量246.5亿件,同比增长31%,日均包裹量6730万件,同比增长30.7%。其中,第四季度是各主要市场的传统电商旺季,表现较为突出,增长主要来自东南亚和中国市场。东南亚市场,第四季度实现包裹量14亿件,同比增长62.5%;全年实现包裹量45.6亿件,同比增长40.8%,远高于市场对行业包裹量的预期。另外,中国市场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包裹量59.1亿件,同比增长27.4%;全年实现包裹量198亿件,同比增长29.1%,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根据国家邮政局数据,202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到1750.8亿件、快递业务收入1.4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5%、13.8%。2024年,排名前八的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的集中度指数(CR8)为85.2,2023年CR8则为84.0,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各家的市占率也在逐步拉近。其中,顺丰控股、中通快递、圆通快递、韵达股份、极兔速递等多家国内快递头部企业2024全年基础业绩全部出炉,以全年包裹量计算,极兔速递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达到11.35%,排名第5。



从国际市场来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包裹量计,自2021年起极兔一直是东南亚市场排名第一的快递运营商。2024年按包裹量计算,公司继续保持为排名第一的快递运营商,在东南亚的市占率为28.6%,对比2023年提升3.2个百分点。

尽管极兔前期亏损引发市场担忧,但衡量极兔的价值,不能仅仅算眼前亏损的账。在业内看来,起源于东南亚的极兔,不仅在中国市场夺得一席之地,目前正在新兴市场(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墨西哥、巴西和埃及)上不断进军,未来有潜力逐步在国际市场上与UPS、DHL等巨头同场竞技。

后来居上,逐鹿国际物流

除顺丰控股外,国内主要快递运营商如中通、圆通、申通等企业的营业收入高度集中于国内市场,他们在国际市场拓展方面尚未形成有效布局。极兔速递则和国内这些头部快递运营商不同,它起步时间晚,2015年8月才在印尼成立。

从创立初期的艰难起步,到借助电商崛起的快速发展,再到上市,“通达系”基本都经历了10余年时间。相比之下,极兔的发展就十分迅猛。而且,一“出世”就具备国际基因的极兔,目标也十分远大。

极兔创始人为李杰,曾任职OPPO,负责OPPO在印尼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日本等亚洲市场的全球扩张。在东南亚市场上摸爬滚打时,李杰深刻感受到当地的物流运输效率极低,嗅觉灵敏的他就此发觉了商机。2015年,李杰创立了极兔。极兔成立之初,公司颇受益于OPPO在当地分销网络。随着时间的发展,极兔开始扩展到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2020年,极兔的业务发展到中国,并在2022年扩展至沙特、阿联酋、墨西哥等国家。2023年10月37日,极兔正式在港交所上市。

2019年,极兔通过收购龙邦快递,拿到了中国快递市场的许可证。进入中国市场后,极兔速递为了扩大自身的体量,快速融入中国市场提升运营能力,开始收购国内快递企业。2021年10月,极兔以7.1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百世快递中国,并于12月完成收购。2023年5月,极兔又以11.8亿元的价格收购顺丰控股旗下的丰网信息。相比“通达系”快递,极兔仅用几年时间就完成了从东南亚到中国市场的快速布局,其业务量和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并于2023年成功上市。

招股书显示,2022年,极兔速递在中国处理了120.25亿件境内快递,以包裹量计算,2022年极兔速递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达到10.9%,排名第六。

虽然成立时间晚,但凭借其高效的运营模式、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大的资本支持,极兔迅速在快递行业中崭露头角,成为行业的一匹黑马。

然而,极兔的发展目标,远不止抢占中国快递市场份额,其瞄准了国际物流的舞台。

区域代理模式下的快速扩张

作为快递行业的后起之秀,极兔的闯入改变了顺丰、“通达系”以及京东物流等快递运营商的竞争格局。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这和其商业模式有着极大的关系。

快递业的商业模式过去大致分为两种,纯直营的顺丰,和加盟制的“通达系”。不同于其他快递企业的模式,极兔采取的是区域代理模式。

区域代理模式是一种介于直营和传统加盟之间的创新模式。如图表2所示,在这种模式下,极兔总部负责制定整体经营策略和执行计划,包括转运中心的布局、干线运输路线规划等核心环节,而区域代理则负责管理揽件和派件网点及服务站。在这一模式下,区域代理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代理商对于自己的管辖范围拥有极大的掌控权和自主权,其中主要体现在扩张和定价上。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极兔是东南亚及中国唯一一家成功大规模采用这种模式的公司。而在海外,极兔同样采用国家代理模式,从而推动业务迅速落地。

不管是直营,还是加盟或区域代理模式,三者各具优缺点。其中,相比“通达系”的加盟制模式,极兔的区域代理模式更注重总部与代理之间的利益一致性,代理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管理职责。“通达系”的加盟模式则更依赖加盟商的独立运营,总部对末端网点的控制力相对较弱。除此之外,“通达系”的加盟模式虽然也具备快速扩张的能力,但在海外市场和新兴市场的适应性上相对较弱,极兔的区域代理模式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

因此,极兔凭借着区域代理模式,短短几年内,便将业务从印尼拓展至东南亚多个国家,再到中国,以及墨西哥、巴西等多个新兴市场。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约19100个网点,238个转运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极兔能如此迅速扩张,还源于其“以价换量”的策略。极兔进入中国市场后,一直采取烧钱补贴的方式来吸引用户,在义乌打响“八毛发全国”的快递价格战。2020年-2022年,极兔在全球的包裹量从2020年32亿件增长至2021年105亿件,2022年再度增长至146亿件,年复合增长率为112.3%。到了2023年,公司的包裹量同比增长29%至188.1亿件。其中,2020年至2023年,中国区的包裹量分别为20.84亿件、83.34亿件、120.26亿件、153.41亿件,中国市场的业务量贡献占比是所有市场中最高的。此外,2023年,新兴市场的拓展有了新突破,包裹量同比增长369.0%至2.3亿件。

在低价策略下,极兔的包裹量增长迅猛。然而,价格战的燃起,对行业而言是弊大于利。2021年4月9日,极兔被义乌邮政局以低价倾销为由处罚。

在快速扩张的同时,公司也曾长期处于亏损之中。“以价换量”虽然带来了业务量的增长,但是效益不高,尤其是中国市场。从单票收入来看,2020年至2023年,中国市场平均单票收入分别为0.23美元/件、0.26美元/件、0.34美元/件、0.34美元/件。同期内,东南亚市场的单票收入分别为0.91美元/件、1.10美元/件、0.95美元/件、0.81美元/件,比中国市场高出不少。

为了抢夺中国市场份额,极兔不惜“烧钱圈地”。2020年至2022年期间,中国市场快递业务毛亏损达到5.77亿美元、12.19亿美元、6.65亿美元。同期公司总营业收入分别为15.35亿美元、48.52亿美元、72.67亿美元。由于中国市场亏损严重,导致公司并未盈利,而2022年,由于金融资产及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0.51亿美元,远远覆盖了快递业务的亏损,使得极兔实现净利润15.73亿美元,实现了名义上的扭亏为盈,但实际经营仍然不容乐观。

一边加大扩张脚步,一边亏损阴霾笼罩,这一度导致极兔的商业模式被质疑。直到2023年上市,年报披露后,公司业务有所转机。其中中国市场毛利率从2022年的-16.2%提升至2023年的1.1%,实现了毛利正向增长,同期内新市场毛利率也从-23.3%提升至0.5%,综合之下,公司整体毛利率开始转正,从2022年的-3.7%增长为5.3%。其中,2023年,中国市场经调整EBITDA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直到2024年上半年,公司迎来“全面盈利”,同时2024年实现了首个财年全年扭亏为盈,区域代理模式被证明其可行性。

从价格战到效率战极兔面临之变局

虽然2024年实现盈利,但从整体而言,极兔的发展依然喜忧参半。

从单票经济效益来看,公司在东南亚和中国市场的单票收入都出现了下滑,说明公司目前仍以“低价”为竞争优势,2024年,东南亚市场单票收入从2023年的0.81美元下滑至0.71美元;中国市场单票收入从2023年的0.34美元下滑至0.32美元。不过,值得肯定的是,二者的单票成本也下降了,前者单票成本从2023年的0.67美元下降到2024年的0.57美元,公司表示是将中国快递运营经验体系化地赋能到东南亚,并持续在各环节进行优化。后者的单票成本从2023年的0.34美元下降到2024年的0.30美元,主要是公司在中国进行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和运营优化。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商零售市场”,这对极兔而言,是业务增长的新机遇。事实上,庞大的中国市场如今已经成为极兔的重要战略根据地。2020年,极兔进入中国市场后,其低价策略与拼多多的“薄利多销”模式高度契合,二者一拍即合,达成了合作。依托拼多多的订单量,极兔也快速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2022年底,极兔开始承接拼多多上门退货业务,并在部分区域试点。

极兔与拼多多的密切合作,也让市场上流传着“早期极兔(中国市场)90%的订单量都来自拼多多”的传言,但对于该数据的真实性,有待考量。除拼多多外,实际上极兔还与抖音、淘宝等平台合作。

从行业整体发展来看,与电商深度绑定与合作,是快递行业共识,例如京东物流与京东商城、菜鸟速递与阿里巴巴旗下淘宝商城(天猫商城)。在快递运营商早期的探索实践中,电商的崛起与发展,是快递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二者互惠互利,实现了合作共赢,例如圆通、申通等快递,2005年,圆通成为第一家与淘宝合作的快递企业,率先接入阿里巴巴淘宝平台,此后公司迎来高速增长。和电商平台达成合作,成为众多快递运营商发展的重要策略。

在全球市场的拓展中,目前极兔已经和Shopee、Lazada、Tokopedia、拼多多、淘宝、天猫、Shein、Noon及Temu等电商平台达成合作。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打开庞大的中国市场,极兔进入中国市场初期与拼多多深度绑定。

然而,在这种深度绑定与合作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电商平台对快递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严格,快递企业必须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以满足平台设定的标准,否则就可能面临合作关系弱化的风险。例如,如果快递企业频繁出现包裹延误、破损等问题,电商平台很可能会减少对其业务分配。另一方面,快递行业竞争激烈,电商平台在选择快递合作伙伴时往往拥有较大的话语权,这使得快递企业在价格方面面临较大压力,利润空间被压缩。

因此,除传统电商外,极兔目前正在积极与TikTok、Facebook、Instagram、抖音、快手及Kwai等采用社交电商服务的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建立合作关系。

但是,不管是积极拓展多元化客户还是谋求新的合作,对于电商或社交媒体平台而言,优质的快递服务是提升用户体验的核心要素。快速、准确地将包裹送达,能够增强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与好感,进而提高用户忠诚度与复购率。因此,推出自营物流,严格把控物流配送的服务质量,成为优化电商平台的一种方式。例如,京东商城的京东快递就备受赞誉。由于自营物流极大提升了商品配送速度,这成为京东在电商竞争中的重要优势,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选择京东购物。

需要注意的是,拼多多旗下子公司上海禹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2023年8月21日成功获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品牌名为“拼多多驿站”),引发了行业的热议。通过布局快递驿站,有效降低末端物流成本,是拼多多迈出的第一步。未来,拼多多是否会和京东一样,推出自营物流呢?届时又会给极兔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值得深思。

从行业整体来看,不管是京东自建物流,还是拼多多布局末端物流自建驿站。快递运营商与电商平台的合作关系,未来值得重新审视。对于快递行业而言,电商平台的物流新策略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快递企业需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成本,以应对电商平台物流策略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

极兔起源于东南亚,借助过去几年东南亚电商的快速增长,公司在东南亚市场的营业收入和盈利水平十分可观。但是,在2024年半年报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隐忧。“近几年,东南亚电商平台使用自建物流承运平台包裹的比例在不断提高。”极兔在财报中表示。

如图表3所示, 2024年东南亚前五大快递运营商中,极兔以28.6%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其余4家中,有2家为电商平台自建的物流公司,市场份额分别为24.5%、6.9%。其中,公司A的包裹量与极兔十分接近,业务覆盖国家也十分广泛,并且,该电商平台成立于2015年,短短几年时间内,业务量就如此庞大,是极兔的强劲对手。此外,这4家公司均为直营模式,对比直营模式下的顺丰,通常直营模式被认为在效率、服务上,消费者评价更高。



可见,当平台开始掌控物流数据,自建物流公司成为电商平台发展新趋势,而第三方快递公司的议价权必然削弱。极兔需要证明,其价值不仅是“更便宜的运力”。

除了中国市场的夯实,东南亚市场与新兴市场的巩固与拓展,极兔依然需要付出不少努力。如何提高经营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获取电商平台与消费者的信赖,成为极兔目前需要关注的重点。

从2015年至2025年,今年恰逢极兔成立十周年。在独特的区域代理模式下,极兔通过并购的方式,同时在资本加持下,以低价的策略,快速撕开市场缺口,夺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但物流业终将回归效率竞争。在全球物流版图的拓展下,对极兔而言,其真正的考验在于:当资本潮水退去,能否将价格战积累的规模转化为可持续的精细化运营能力。这或许需要一场从“烧钱机器”到“效率引擎”的基因重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韵达股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