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短期无解,长期必然

来源:雪球 作者:终身黑白 2025-04-16 09:56:5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短期无解,长期必然)

01

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前天3月社融数据发布

2025年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64万亿,同比多增5500亿;3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58879亿,同比多增10544亿,其中居民端,3月居民贷款增加9853亿元,同比多增447亿元。

3月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经营景气程度都有提升,其中制造业PMI达50.5%,连续两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同时,重大项目建设也在加速落地,百亿级以上的大项目增多。相关数据大家网上搜一下就有。

总的来说3月份是有一定超预期的好转的。

从线下来看,不知道大家身边啥情况,我家算是在城里偏中心的位置,即便如此楼下的营业房前两年也空了好几间,但是今年春节后空的几间营业房都陆续开了新店,走在街上发现新开的店铺也不少。

投资和消费来自于信心增强,今年前几个月明显绝大部分人的信心是有一定的回升的,身边一些做生意的朋友,前两年都在观望,今年也开始准备做些什么。

今年如果只看前三个月非常不错,各项数据逐步好转,股市表现也尚可。

如果没有4月份的互加关税,可能就到了一个稳步向上不断好转的阶段。

本来较低的股市估值,转暖的经济数据,逐步恢复的信心,一切都在变好。但4月关税摩擦一出来,又多了一些不确定性。

有时候你会有一种感觉,很多事情都觉得要好起来了,一个突发事件,又把这条路延长了很久。

但人生的大部分事情都是这样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所以承受一定的回落是必然。

小时候我们接触的积累大多都是一天比一天好,因为那时候我们能积累的无非就是学习,和家长给的一些压岁钱,没有太大的波动。

而长大的世界,持续向上的事物是很少的。能做到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就很不错。

理解了这个其实也就理解了价值投资的理念。

影响价值投资变量的其实就两个核心,一条线是企业的价值,一条线是市场的价格。

优秀企业的价值是不断增长的,但是企业的估值是根据市场情绪不断变化的,估值有时候高,有时候低。

要在股市赚钱。

首先你对价值的判断要对

其次你要控制住欲望别在高估的地方买。

做到以上两点,那么你投资获胜就是理所应当。

虽然看似只有两条,但是做到并不容易。

对于大部分新股民我的建议都是,从定投开始,先胜而后求大胜。

定投,如果只是选宽基的话,首先对价值的判断没那么难。

估值方面,基本也可以参考历史估值。

两个相对难的问题一下就变的简单了,定投的逻辑不复杂,核心就是克服恐惧和贪婪,做到就足以赚钱。

而克服恐惧和贪婪两者又相辅相成。

克服恐惧需要你选的标的足够放心,其实也包含着克服贪婪,别因为追求弹性去买自己不那么踏实的标的。

而克服了贪婪,不因追求弹性买不真心认可的标的,坚持在非常低估的时候买,面对波动恐惧也就没那么大了。

结合以上内容,定投亏钱无非也就几个路径。

1、高估的区间过于兴奋,在较高估值开始定投。

2、不是真信任,刚开始敢定投,定投到低估阶段,反而不敢买了,涨起来又后悔,没有坚定的执行定投策略,错过了获得较低成本的机会。

3、选错了标的,有的朋友定投只选一个行业,本想着弹性更高,最后反而长期获得不了回报。

定投我的建议是,要么全部宽基,要么70%宽基+30%行业。

单独定投一个行业是有一定风险的,尤其新兴行业调整周期长,虽然可能弹性大,要承受的压力也大。

为什么建议先从定投开始呢?

我们大部分普通人,天赋和智慧其实差不多,最后比拼的是什么呢?就是内耗少。

内耗少,能量就高,能量高行动力就强,而行动是改变结果的唯一方式。

作为一个股民,进入股市有一个稳定赚钱的方法,内耗就会变少,学习的动力、研究的动力就会强很多,执行力强、进步就快,自然也就会越来越好。

另一方面能理解大多事物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这也很重要。

理解了他你就能平静的接受短期的止步,部分的回撤。

你能看到的周期不同,得到的反馈也就不同,比如黑白的账户,如果看本月还亏几十万,如果看今年又赚几十万。如果看今年的高点回撤不小,如果看前年的低点已经起来不少。

有时候幸与不幸,也要看你能否以全局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前几天群里的朋友分享了方正证券的《价值投资三种方法论浅析》作者是:燕翔。

这篇报告写的很不错大家也可以上网找一下。

文中把价值投资分为三个类别

第一类,低估值策略,是最传统的价值投资策略,一定必须要求企业价值低于价格,至于企业的增长是其次,不过多追求。

第二类,合理估值策略,也可以称为“价值成长”或“成长价值”策略,是目前机构投资者用得最多的方法。合理估值策略既要看企业价值需要成长(好公司),也要看股票价格是否低于价值(合理估值)在两者之间做平衡。

第三类,景气投资策略,为一部分新兴产业科技型基金经理所采用,要求企业价值要能够快速成长、价值曲线向上的斜率要陡峭(高增长公司),至于价格是否低于价值不是太介意。景气投资策略重点关注新兴产业未来景气变化趋势,传统估值指标基本无法直接使用因此也不是太在乎估值。

黑白的投资体系比较偏向一和二之间。

下图是,以低市盈率指数相对于基准Wind全A指数的超额收益对比,从 2000年初至2024 年底,长期累积超额收益为30%。这个指数只考虑估值足够低。

也就是说仅仅坚持低估买,就足以超越股市均值。

但是只坚持低估也有一个问题,容易掉入估值陷阱。即相关股票和行业板块,虽然估值已经很低了,但由于盈利持续下行反而让低估值未来变成了高估值。

对于估值陷阱,我们投资个股的时候,自然会通过分析企业来降低风险,不仅是低估,也要有一定的成长性,且有护城河,现金流不错、分红不错等等,确保不踏入低估陷阱。

到了ETF的选择上呢?

因为指数是规则批量选择股票,以低估标准选出一批股票以后,为了避免低估陷阱,那么就需要加其他选择因子,比如加上高股息、自由现金流,ROE等,以确保选出企业。ETF的持仓足够分散的同时,又兼具低估值、高盈利能力的特质,也就是“好价格”和“好企业”的“集合”

这也是黑白除了各种基础宽基外,也比较常聊红利,自由现金流类ETF的原因。

02

聊一个备选项

有好的新ETF上市,我一般都会做个分享,当然也是基于和我风格适配的,红利、现金流、消费等。其他的一些科创,创业板等不符合我的风格我会跳过。

定投风格适配也很关键,你真的喜欢某只ETF持仓中的企业,才能做到坚持买入,风轻云淡,足够耐心。

之前聊红利ETF时经常有读者提问,为啥自己平时常见的一些股息不错的个股,没在相关ETF中,比如白酒。

因为大多红利基金核心在于“股息率加权”,股息的重要性居首。

而我们平时选择企业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低估、有护城河,一定的成长性,然后才考虑有不错的股息,股息虽然也很重要,但权重是相对靠后,因此重叠程度就会有偏差。

一般软件上有新的红利、消费、现金流的ETF上市我都会看一下招股书。

前几天看到一个和价投喜好个股重叠度挺高的新ETF中证红利质量ETF(159209),和大家做个分享。

它跟踪的“中证全指红利质量指数”前十持仓分别为:

贵州茅台10.58% 、中国平安9.38% 中国神华8.47% 、中国太保6.94% 、山金国际4.02%、东阿阿胶3.55%、双汇发展3.49%、格力电器 3.43%、新和成 3.26%、福耀玻璃 3.14%

这个基金黑白看了一下中证指数公司公布的前十持仓,我们了解的企业还是比较多的。

茅台、平安、神华、阿胶、双汇、格力、福耀玻璃,十个里面的七个基本上都是传统价投比较关注的企业。

持仓熟悉程度更高,坚持定投的阻力就更小,也更容易具备耐心。

为什么这个ETF和价值投资者的持仓的重合度较高,他的策略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他的规则。

如图,前两步和大部分红利基金都类似,主要选出了分红能力强、分红意愿高,且过往分红稳定的“低估值、高股息”龙头。差异主要来自于第三至第五条。

如图,先选出ROE稳定性靠前的股票,再用ROE代表的盈利能力、ROE变动代表的盈利增长、现金流杠杆率代表的内生造血能力与股息率代表的低估值这四大指标进一步打分,筛选出“低估值、高质量”的企业——这便是“红利质量”的构成。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不同行业的现金流结构差别较大,打分标准专门将金融和非金融行业的现金流杠杆率进行区分。这几个指标下来比单纯的红利基金,甚至比现金流指数,要更注重企业质量,且不同企业质量之间变得标准化、可比较。

也就和我们大多时候选股,更注重低估、有护城河,一定的成长性,然后有不错的股息比较重叠。因此他的前十持仓中我们熟悉的企业就相对更多了。

从选出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也比较符合价值投资者的偏好。

行业占比第一的是主要消费占比17.7%、第二是金融占比16.64%,第三是可选消费占比12.2%,消费整体占了30%的仓位

产品设计方面,费率目前是0.15%管理费和0.05%托管费的同类最低档。分红采用月度评估的模式。

最近聊了几款红利相关的基金,今年以来基于价值投资的基金明显增多,红利、自由现金流等等,投资风格逐渐向价值投资的转变,也意味着越来越走向成熟。这对我们本身就基于价值投资的人来说无疑不是一件好事。

还是第一段的那句话,普通人,天赋和智慧其实差不多,最后比拼的是什么呢?就是内耗少。

如果在股市还没有一个有效的获利方法,不妨先从定投各类优质的宽基开始,有一个稳定获利的方法,然后再逐步试探增加能力圈,反而更容易成功。

03

短期的无解,长期的必然

最近一个多月,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再度激增,看短期难度好像又大了起来。但也不必太过悲观,因为看长期,我认为也有几个必然。

第一个必然是,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制造业全产业链,科技不断升级,短期可能会有各种问题,长期完全止步于此,概率不大。

看短期看到的是较难的阶段,看长期必然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

第二个必然是,这个市场不会永远悲观,也不会永远乐观,而是像钟摆一样在悲观和乐观之间不断切换。

你在悲观的时候拿住了优质资产,未来必然会有一个市场再度乐观的阶段。

现在定投了优质宽基,配置了优质企业,未来必然会有一个获得超额回报的时刻。

其实去年大部分朋友已经获得了一定耐心的回报。

第三个必然,长期看股价的走势和企业的业绩增长基本是匹配的。

短期看两三年,可能股价走势和业绩不同步,如果按5年以上的周期看,基本都是同步的。

资金永远都在找一个即可获利又安全的避风港,如果一家企业业绩稳定,保持增长,分红不错,短期可能被忽视,长期不可能不被资金青睐。

所以不用太在意一些短期的消息,把精力聚焦在寻找未来业绩可以增长的企业上,这样才更有意义,更有效率。

大多数投资者的失败在于,他们忘记了避免错误,却只想着成功。

避免错误,和只想着成功,有什么差别吗?

只想成功是大多数人的思考方式,因此他们感兴趣的是各种机会分享,知识类的内容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吸引力,执着于当一个追风少年,有频繁变化的喜怒哀乐。

而懂得避免错误就可以成功的投资人呢,会更认真的提高自己的认知,不断学习,知道认知足够才能发现风险排除风险,知道避免了每一个跌落山崖的风险,最后自然而然的就会到达顶峰。

很多事情是必然,而得到这个必然的结果,要懂得专注。

投资成功的人,往往专注寻找业绩优秀的企业。

投资失败的人,往往更在意各种无效信息。

投资成功的人,专注避免风险。

投资失败的人,总想寻找很多稀奇古怪的捷径,和抓住某次风口制胜。

懂得专注是一种优势。

如何专注呢?就是学会做减法

上面聊了基于价值的三种投资逻辑,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把事情做好的前提,是你不能全都要,而是专注一个和自己风格适配的方法。

其次要减少无效信息的摄取,多看长期的必然,少看短期的干扰。

有一句话这么说,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法是让他忙到没时间成长。

每天把精力浪费在关注无效信息上,实际上就是失去了对有效优势积累的机会。

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是有效的;也不是所有的忙碌,都会有结果。

所谓成长不是每天听了很多新闻,刷了很多视频,而是一个人决策和思考的层面不断提升。

每天刷财经新闻,就认为自己在投资上比新股民有了更多的积累,其实是无效的。

因为这个时候依然和新股民是一样的思考模式,执着于打探一个消息,盲目的押注可能的上涨,决策依然停留在猜短期的涨跌。

为什么有的人入市两三年就开始稳定盈利,有的人入市十几年依然没有赚钱的体系。

核心的不同就是有没有把时间花在有效的事情上。

一个臭棋篓子不改变下棋的思路,下1000局棋,也只是重复了1000次之前的错误。

很多人所谓的努力,就是僵硬化的获取信息,而不是专注的提高自身的决策能力。

不找到可复制的方法,盲目的猜,错了损失金钱,对了其实也是一种诅咒。

偶尔有一次不通过努力赚到快钱,一个人就会对踏实的慢慢积累失去兴趣,然后执着于再次复制快速赚钱的能力,最终不仅将之前幸运带来的收入消耗一空,甚至亏光原本的积蓄。

所以要懂得做减法,不要对什么都感兴趣,而是专注的把握那些极大概率的机会。

弗吉尼亚大学教授莱迪•克洛茨在《减法:应对无序与纷杂的思维法则》里说:

“人这一生的修行就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减法思维,不是要求我们简单地摒除冗余的信息,而是教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洞察真相,看得更透彻,活得更轻松。”

三天换一次持仓,五天换一个策略,是没时间真的了解他的,没时间真的了解他,是不可能信任的,不信任的企业和策略,在下跌期,根本经不住考验。

股市之所以难赚钱,是因为他诱惑太多了,我们人生中的大多事情是没这么多选项的,而股市每天都充满了无数的诱惑,为我们带来无数的幻想。

英国有句谚语:如果你同时追两只野兔,那么你一只也捉不到。

当下看短期有很多无解,而看长期又有很多必然,抓住这些必然的机会,需要我们学会减法,足够专注,摒弃干扰。

今天就聊这么多,我是终身黑白,聊投资,但不功利,让我们一起认真学习,慢慢变富,如果觉得本文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阿阿胶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