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伟股份年营收首破400亿,加速布局AI等新兴领域)
4月12日,中伟股份(300919.SZ)披露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中伟股份年营业收入达到402.23亿元,上市以来首破400亿元。
2024年,除了继续巩固原有领域的龙头地位,中伟股份还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机器人、低空等新兴领域的电池材料,加快构筑公司护城河。
年营收首破400亿元
2024年,中伟股份继续稳健发展,多个指标飘红。
其中,年营业收入首破400亿元,达到402.23亿元,同比增长17.36%;归母净利润14.67亿元。
截至2024年末,中伟股份总资产达到730.23亿元,同比增长17.43%;归母净资产201.41亿元,同比增长1.58%。
光大证券研报认为,中伟股份三元前驱体龙头地位稳固,2024年镍系、钴系、磷系等锂电正极前驱体合计销量超27万吨,同比增长10.83%;三元前驱体收入161.63亿元,毛利率为19.97%,较上年增长0.53个百分点。
2024年,中伟股份还继续加大股东回报力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6元(含税),加上已经实施的2024年中期分红2.60亿元,2024年度,中伟股份合计将向股东派发现金红包5.9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约40%。
值得一提的是,前几年,受下游需求迅猛发展带动,锂电池产业链各领域投资扩张较快,使得行业出现一定的产能过剩以及激烈的价格竞争。从已公布的年报数据看,2024年,多家电池材料上市公司出现营收、利润的大幅度下滑,但中伟股份依然录得营收等多个指标正增长,成为行业里的一抹亮色。
连续5年行业市占率第一
中伟股份深耕电池行业十余年,现已形成集镍系、钴系、磷系、钠系多材料的产销研体系,2024年,取得多个细分市场第一。
如镍系材料方面,中伟股份是全球领先的三元前驱体行业龙头,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24年中伟股份三元前驱体市占率20.3%,连续5年保持行业第一;钴系材料方面,中伟股份四氧化三钴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8%,连续5年保持行业第一;磷系材料方面,中伟股份磷酸铁实现跨越式增长,2024年底,完成三四代磷酸铁前驱体量产,单月出货量突破1.5万吨,进入行业第一梯队;钠系材料方面,中伟股份前驱体覆盖聚阴离子、层状氧化物等多技术路线,在2024年12月斩获千吨级订单。
作为行业龙头,中伟股份的稳扎稳打既来自自身的前瞻布局,也离不开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
以新能源汽车市场为例,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823.6万辆,同比增长24.4%,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占全球销量比重由2023年的64.8%提升至70.5%。这大大推动了电池材料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镍系三元材料,因其高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智能驾驶的快速推广与普及,终端设备的智能化升级,如沉浸式娱乐系统、多媒体互联互通等功能的应用,以及智能驾驶系统中精密的传感器、高效芯片和先进雷达等硬件设备的持续运行,都对电池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凭借其卓越的性能,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目前海内外市场都在抢先布局全固态电池,意在卡位下一代电池技术,高镍材料同样是固态电池实现高能量密度的重要材料。
而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低空经济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市场对高功率、长续航电池的需求也将持续攀升,这将为高镍三元材料和钴酸锂材料带来新的市场增长空间。
为了持续巩固市场龙头地位,近年来,中伟股份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目前已从聚焦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逐步拓展至镍、钴、磷、钠四大材料矩阵,且成为多个细分行业领头羊,如中伟股份是首家高镍技术达成9系材料的企业,其四氧化三钴填补了4.5伏以上高电压技术的行业空白等。
如今,基于多元材料的布局,中伟股份不仅在动力、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展现出强大供给能力,还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机器人、低空等新兴领域电池材料,提前布局,抢占市场先机。
行业加速赶底,未来可期
尽管近年因为行业产能加速扩张,锂电产业链利润下滑,部分企业出清与产能整合成为行业趋势,不过,在机构看来,在历经价格下跌、盈利承压以及权益回调后,行业正重回价值区间。
以三元前驱体为例,ICC鑫椤资讯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为85.1万吨,同比增长0.7%;全球三元前驱体产量为96.3万吨,同比则下滑1.7%。但根据ICC鑫椤资讯测算,2025年中国和全球的三元前驱体产量将分别达到89.4万吨和102.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1%和6.4%。
长江证券亦在近期发布的研报中表示,展望2025年,锂行业至暗时刻已过,供需基本面改善趋势确定,不排除更乐观的阶段性价格弹性。一方面,低盈利预期下财务状况日益恶化的矿企或进一步收缩生产规划,大概率出现新的停减产项目,供给预期或再度下调;另一方面,国内动力(以旧换新)、海外动力(欧洲碳排放考核、美国新车型)以及储能需求有望共振,结合当前产业链中等偏低库存水平,锂盐直接采购需求有望显著上修。
东吴证券新能源行业研究团队则认为,随着智驾下沉以及新车型的快速迭代,2025年,国内新能源电动车全年预计将有25%-30%的增长。而从今年3月数据看,欧洲八国电车合计销量18万辆,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25%,同比增速持续恢复。这将利好中伟股份等代表的电池材料龙头企业。
除了锂,长江证券研报同时表示看好镍与钴。其中提及,随着印尼成为镍行业的绝对影响力的头部国家,镍行业长期供给逻辑或逐步从过去冶炼品逐步过渡到资源品,且长期供给持续投放导致过剩的负向循环或被打破,镍的底部配置价值值得重点关注;而钴处于过去20年价格绝对底部,分析人士认为钴价格反弹可期。
作为行业中的一员,中伟股份同样早早做出“行业周期加速赶底”的判断,因而早在加大原材料产能的布局。
据介绍,中伟股份已与印尼具有镍资源开采权企业通过共同投资、获得包销权等方式积极合作,强化关键原料供应。冶炼端,中伟股份在印尼布局有近20万吨镍冶炼项目,并且在广西打造冰镍-前驱体的一体化产业链。这意味着,未来,中伟股份或还将直接受益于镍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