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通胀的预期下,(水、电、天然气)那个更值得投资)
今天我们谈谈(水、电、天然气)投资价值。公用事业作为典型防御性行业,其投资价值受政策、供需结构及价格机制影响显著。结合当前政策导向、行业基本面和市场动态,以下从水价、电价、天然气价格三大领域进行对比分析,并给出投资建议:
一、行业对比分析
1. 水价行业
核心驱动因素:
? 成本压力与价格调整:近年来供水成本因管网维护、水质提升等刚性支出增加,多地启动水价上调(如广州2024年5月水价听证会通过,平均涨幅34.4%)。
? 政策支持:国家要求清理不合理收费,健全动态调价机制,鼓励水务企业通过合理盈利覆盖管网更新成本(如《关于清理规范城镇供水收费的意见》)。
核心竞争力与护城河:
? 区域垄断性:水务企业通常具备区域性特许经营权,用户粘性高,现金流稳定。
? 成本控制能力:规模效应显著的企业(如粤海投资、瀚蓝环境)可通过优化运营降低单位成本。
风险与挑战:
? 调价周期长且受公众舆论制约,盈利弹性较低;
? 资本开支压力大(如老旧管网改造)可能侵蚀短期利润。
2. 电价行业
核心驱动因素:
? 供需偏紧与市场化改革:2024-2026年电力供需预计持续紧张,尖峰负荷常态化推动电价市场化(如现货电价在缺电时溢价显著)。
? 煤价下行与容量机制:2025年长协煤比例不低于80%,煤价可控;容量电价政策(预计2026年达0.04元/度)增强火电收入稳定性。
? 绿电转型:新能源消纳压力缓解,绿证与碳市场联动提升绿电溢价。
核心竞争力与护城河:
? 区域供需优势:江苏、浙江等供需紧张区域的火电企业(如皖能电力、华能国际)具备电价支撑和盈利弹性;
? 技术壁垒与政策壁垒:核电(中国核电)因高准入门槛和确定性成长(“十四五”年均核准10台机组),具备长期ROE提升潜力。
? 风险与挑战:
煤价波动可能影响火电成本;
绿电补贴回收进度不及预期可能压制现金流。
3. 天然气行业
核心驱动因素:
? 价格联动机制推进:2023年发改委要求建立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逐步缓解城燃企业毛差压力(如华润燃气毛差已触底回升)。
? 需求增长:工业与居民用气需求随能源转型持续增长。
核心竞争力与护城河:
? 管网资产与客户规模:头部企业(如华润燃气、新奥能源)通过覆盖广泛的终端用户形成规模效应;
? 多元化气源:具备进口LNG接收站或长协气源的企业(如蓝天燃气)可对冲国际气价波动风险。
? 风险与挑战:
国际气价波动导致成本传导滞后;
政策执行力度不足可能延缓顺价进程。
二、行业投资优先级排序
最优选择:电力行业
理由:
1. 政策支持力度最大:电改深化(容量电价、辅助服务市场)直接提升火电盈利能力,绿电消纳政策推动长期增长;
2. 盈利弹性显著:煤价下行+电价市场化共振,火电企业(如华能国际、皖能电力)2025年ROE有望提升至10%以上;
3. 成长确定性高:核电核准加速(年均8-10台)与水电龙头(长江电力)的现金流优势提供稳健收益。
次优选择:天然气行业
- 理由:价格联动机制逐步落地,龙头公司毛差修复可期,但需关注国际气价波动风险。
谨慎选择:水务行业
理由:刚性需求支撑现金流稳定,但调价周期长且资本开支压力大,更适合低风险偏好投资者。
三、重点推荐标的
电力行业:
1. 火电:华能国际(全国性龙头);
2. 绿电:三峡能源(海风龙头)、龙源电力(国补回收弹性);
3. 核电:中国核电(核准加速+成本下行);
4. 水电:长江电力(高股息+现金流稳定)。
天然气行业:
华润燃气(顺价能力+客户规模)、蓝天燃气(区域龙头)。
水务行业:
- 粤海投资(粤港澳大湾区水务龙头)、瀚蓝环境(固废协同优势)。
总结
电力行业凭借政策红利、供需紧张及市场化改革红利,成为当前公用事业中最具投资价值的板块。建议优先配置火电(华能国际),辅以绿电及水电的防御性配置。天然气行业需等待顺价机制完全落地,而水务行业更适合长期稳健型投资者。最后说说我的持仓,我是持有华能国际的,今天还创了阶段性很高,虽然涨不多,一步一脚印也踏实。此时此刻奉上孔子《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投资建议不作为买入依据,欢迎大家研究讨论。
$华能国际(SH600011)$ $长江电力(SH600900)$ $中国核电(SH60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