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报道 - 正文

对话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纯电、插混、增程都会有,股东续约谈判进行时

来源:时代周报 媒体 2025-04-22 14:29:1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对话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纯电、插混、增程都会有,股东续约谈判进行时)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武凯

4月22日,上海车展前夕,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带领高管团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汽通用虽然是合资车企,但现在越来越本土化,适应本土化发展趋势,所以我们对未来发展很有信心。”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在这前一日,上汽通用发布了最新的新能源整车架构“逍遥”架构,以及别克的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卢晓说,“逍遥”架构是合资品牌首款立足中国市场、针对中国用户、由本土研发团队开发的整车架构。别克将在12个月内推出6款基于别克“逍遥”架构的全新新能源车型,ALL IN新能源。

上汽通用成立于1997年,是上汽集团(600104.SH)与通用汽车合资建立的整车制造企业,旗下共有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三个品牌。在2023年,上汽通用整车销量达到100万辆,位居合资车企前列。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高和自主品牌的崛起,对以燃油车为主的上汽通用提出了新挑战。

为此,上汽通用自2016年开始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在上海车展前夕发布的“逍遥”架构和至境品牌,则是其对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和最新“作业”。

未来只推新能源新车

相较于日系、韩系合资车企,上汽通用的新能源转型决心和速度颇为明显。

2016年,别克就率先发布混动车型,并在2019年推出“微蓝Velite”品牌全新纯电产品。到了2022年,别克基于通用奥特能纯电平台推出了ELECTRA E5和E4,进入电动化时代。

但上汽通用的新能源转型收效有限,甚至在转型的过程中,公司整体汽车销量有所下滑。

在此背景下,2024年8月上汽通用宣布调整高管团队。其中原泛亚汽车技术中心(通用汽车与上汽集团合资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卢晓接替庄菁雄,担任上汽通用总经理。原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薛海涛接替陆一担任上汽通用副总经理一职,负责市场营销的相关工作。

卢晓 图片来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彼时上汽通用方面表示,上汽通用过去一段时间做得不够好,新能源转型慢人一步,且2023年推出了多款车型未达目标。未来上汽通用将全面加速电动化、智能化转型。

这一说法在今年得到了体现。4月21日,上汽通用旗下别克品牌宣布自今年开始,后续全新车型均为新能源车型,包含纯电、插混、增程产品等。在未来12个月里,别克将推出6款新能源汽车产品。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上汽通用将放弃燃油车产品。上汽通用成立以来,推出了别克GL8、君越、凯越、君威、昂科威以及凯迪拉克XT5等众多经典燃油车型,一定程度获得了中国市场的认可,别克GL8更是长期占据MPV市场销量榜首。

“中国市场的燃油车需求仍然存在,预测2027年后还会有25%的零售占比。”卢晓说:“所以上汽通用在2027年以后会保留8款左右的燃油车型。”

加速本土化不代表放弃合资优势

卢晓认为,当下中国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智能化在全球领先。上汽通用在华发展27年,背靠中国市场和产业链,已形成了中国内核。体现在最新的转型策略上,上汽通用称已更贴近用户和市场的真实需求。

“2023年,上汽通用推出超15款产品,但可能未达到消费者预期,因此反响有限。”卢晓说:“因此在反思和总结之后,我们推出了新的新能源汽车架构和新品牌,这也是上汽通用转型的思考成果和决心。”

上汽通用副总经理薛海涛认为,相较于其他合资品牌,上汽通用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市洞察方面更加领先。尽管自主品牌近年来发展迅速,但部分企业过于追求速度。上汽通用在向自主品牌学习的同时,更强调稳健发展。

业内也十分关注上汽通用两方股东的续约情况。上汽通用成立于1997年,上汽集团与通用汽车签订的合资协议期限为30年,将于2027年6月到期。

对此卢晓表示,两大股东近期保持了高频沟通。今年4月7日,两大股东在股东会上对上汽通用的未来发展表示了肯定,具体续约谈判正在进行中。

“上汽集团现在在很多方面十分领先,通用汽车也有很多技术、资源、方案可为合资品牌所用。上汽通用未来长期发展也会利用这些优势。”卢晓说:“我们既能自主选择,也能融合两大股东的优势。本土研发不意味着不需要通用汽车的方案。”

卢晓也透露称,针对中美关税现状,相关方近期正在密切关注和洽商。

“目前来看上汽通用汽车产品95%以上零部件来自国产,少部分由美国进口,因此目前影响较小,也暂时不会因此对终端售价做调整。”卢晓说:“实际上通用汽车全球各个市场一把手近期都在中国进行出口产品的分析,讨论下一步计划。”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上汽集团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