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热点追踪】中央汇金:A股稳市"压舱石",类平准基金机制显效)
金吾财讯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7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全力巩固市场维稳向好的势头,动态完善应对各类外部风险攻击的工作预案,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从2024年9月官方表示“正在研究平准基金的创设”,到今年4月8日中央汇金首次亮明其类“平准基金”定位,标志着中国版“平准基金”机制证逐步成形、落地。而作为资本市场的“国家队”,汇金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中的角色也更加清晰。
何为平准基金?又是如何稳市的呢?
平准基金,又称干预基金或稳定基金,一般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以法定的方式所设立的基金,用来稳定市场。股市中的平准基金,就是专门为了稳定股市运行而设立的基金,具体而言,当股市出现非理性的剧烈波动时,上市公司股价已不能客观反映其内在价值,此时通过这笔基金来进行逆大盘指数方向的操作,熨平股市的剧烈波动来稳定市场。比如,当股市出现非理性暴跌时,采用平准基金有针对性地进行买入,可以起到为股市托底并促使其止跌向上的作用,从而保护绝大多数投资者的利益。
尽管类“平准基金”这一概念4月首次被明确提出,但中央汇金公司其实早已在多次市场波动中发挥了重要的稳市作用。
华西证券研报显示,汇金公司通常在A股市场经历快速下跌(2008年、2015年、2025年)或持续低迷(2011-2013年、2023-2024年)时入场增持股票,持续时间多在半年以上,若市场持续低迷,增持次数和时间也会随之增加。
具体来看,2024年10月,中央汇金增持四大行超4.77亿元,承诺半年内持续买入;2025年4月,受所谓“对等关税”因素冲击,A股市场大幅波动。中央汇金再次增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表示未来将继续增持。汇金增持后的10天内,市场风险偏好往往能够得到好转,短期提振效果明显。
中央汇金的底气从何而来?
官网显示,汇金公司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由国家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2003年12月,汇金公司成立,总部设在北京,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对国有商业银行等重点金融企业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2007年9月,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从中国人民银行购买汇金公司的全部股权,并将上述股权作为对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的一部分,注入中投公司。汇金公司的重要股东职责由国务院行使。汇金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由国务院任命,对国务院负责。
汇金公司根据国务院授权,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出资额为限代表国家依法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和履行出资人义务,实现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汇金公司不开展其他任何商业性经营活动,不干预其控股的国有重点金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中央汇金直接持有24家金融机构股权,总资产达7.76亿元,负债规模为0.98万亿元,负债率仅为12.7%,资产实力雄厚、负债健康;现金分红给汇金公司带来超万亿元的现金流入,以四大行为例,2010年起汇金公司累计从四大行获得约2.05万亿元分红;短中长融资渠道畅通高效,必要时央行再贷款支持为后盾。
中央汇金的持仓图谱
作为“国家队”,中央汇金的持仓图谱一直都备受关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中央汇金持有152家上市公司股票(含子公司持股),总市值3.02万亿元。金融板块占绝对比重(银行2.68万亿+非银金融2442亿),新进华泰证券前十大股东(持股1.32%)。
ETF方面,截至2024年末,汇金系对ETF的持有份额总计达3176亿份,持仓市值总计1.05万亿元。2024年中央汇金增持ETF的规模达到9262亿元,其中持仓最多的是宽基ETF,尤其是跟踪沪深300指数的相关基金。今年一季度则重仓增持了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配置方面更注重增持结构的均衡和多元,倾向配置主题和行业基金等。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战略力量的储备,‘中国版平准基金’的设立,对于稳定资本市场、阻断非理性下跌和强化投资者信心,都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中央汇金通过类平准基金机制,已构建起"政策-资金-市场"联动的稳市网络。从历史经验看,其增持动作短期提振效应显著,长期效果则取决于经济复苏与制度改革深化。在关税冲击等外部风险下,市场化、常态化的稳市力量,正成为A股走向"稳中有进"的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