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热门行业】国产CPO光模块加速崛起:技术并购+政策支持双轮驱动 抢占全球赛道)
金吾财讯 | 5月6日,CPO光模块概念走强,长飞光纤光缆(06869)涨7.86%,中兴通讯(00763)平收。对应A股方面,长飞光纤(601869)涨5.73%,中兴通讯(000063)同步跟涨1.16%,另外,新易盛涨14.6%,剑桥科技涨10%,德科立、天孚通信涨超7%。该板块走强背后,既有特朗普政府拟取消对华AI芯片禁令的突发利好刺激,更有CPO技术商业化落地加速带来的产业共振。
英伟达H20芯片或重启对华供货 拉动国内数据中心CPO需求
特朗普政府若取消对华AI芯片禁令(如限制H20芯片出口),短期将缓解国内云服务商对英伟达高端芯片的依赖限制,可能刺激数据中心对英伟达GPU的采购需求(尤其是训练类场景)。
英伟达的CPO技术(如Quantum-X交换机、Spectrum-X硅光引擎)与其GPU/CPU集群天然适配,主要用于优化数据中心内部高速互联(如800G/1.6T光模块)。若H20芯片部署规模扩大,可能倒逼国内数据中心升级网络架构,间接拉动CPO需求。
CPO或成为突破算力瓶颈的核心钥匙
2010-2022年间数据中心交换带宽增长80倍,但光模块功耗飙升26倍。而光电共封装(Co-Packaged Optics ,CPO)技术通过将光引擎与交换芯片封装在同一基板,由于取消了光学器件中功耗较高的DSP,以及在ASIC 上使用功耗较低的Serdes,对比可插拔方案,CPO总功耗降低25%-30%。
(资料来源:锐捷官网,天风证券研究所)
CPO技术路径:硅光 vs VCSEL的差异化选择
CPO两大技术路径中,硅光集成方案凭借CMOS工艺兼容性,在长距高速场景(如数据中心互联)中具备降本增效的相对优势,但其制造成本、散热挑战及光源依赖问题仍需突破;相比之下,VCSEL方案因成熟工艺和短距低成本特性,在特定场景(如超算集群)中仍具竞争力。
海外厂商:技术引领与生态整合
· 博通:交付全球首款51.2T CPO交换机Bailly,集成8组6.4T硅光引擎,功耗较传统方案降低70%。
· 英伟达:2025年GTC大会发布三款CPO交换机(Quantum 3450-LD、Spectrum SN6810/SN6800),搭载自研微环调制器(MRM),支持1.6Tbps传输速率。
· 台积电COUPE平台:实现3nm微环调制器量产验证,计划2025下半年推出1.6Tbps光引擎。
· Marvell:宣布将CPO集成至下一代定制AI加速器(XPU),单机架连接数从数十个提升至数百个。
国内厂商通过技术并购+自主研发抢占赛道
·中际旭创:800G CPO硅光模块进入量产前夕,硅光芯片自研比例超70%。
·天孚通信:保偏MPO、FAU光纤阵列实现小批量供货,绑定英伟达供应链。
·锐捷网络:25.6T CPO交换机通过OIF标准认证,适配AI集群短距互联需求。
·源捷科技:提供70mW/100mW CW光源,适配400G/800G光模块需求。
国内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新基建投资:2025年“东数西算”二期工程启动,800G光模块采购量激增;
·税收优惠:光通信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150%;
·标准制定:中国信通院牵头制定CPO互操作性标准,掌握产业话语权。
CPO市场迎爆发式增长 券商聚焦业绩高增与国产替代机遇"
据QYResearch调研团队最新报告“全球共封装光学(CPO)市场报告2025-2031”显示,预计2031年全球共封装光学(CPO)市场规模将达到12.4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4.0%。除数据中心外,超算中心短距互联(VCSEL方案)下一阶段可能随AI集群需求爆发,而光计算(更高的带宽与并行计算能力)或将成为未来发展关键应用。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随着2024年年报与今年一季报的落地,通信行业中以光模块为代表的海外算力链表现亮眼,国产算力、物联网通信模组表现也较好。建议重点关注:一是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增速持续强劲、估值较低的个股;二是优质红利资产电信运营商;三是需求有望逐步恢复,业绩和估值可能修复的军工通信与海缆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