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谁能挑战英伟达?)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 本文 编译自 businessinsider ,谢谢。
英伟达在人工智能半导体领域无疑占据主导地位。估值存在波动,但据估计,在数据中心芯片领域,以及ChatGPT和Claude等产品的芯片领域,该公司的市场份额超过80%。
这种令人羡慕的主导地位可以追溯到近二十年前,当时研究人员开始意识到,使复杂、视觉震撼的视频游戏和图形成为可能的密集型计算也可以实现其他类型的计算。
该公司早在 ChatGPT 推出 16 年前就开始构建其著名的软件堆栈,即计算统一设备架构 (CUDA)。在那段时间的大部分时间里,该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和一群坚定的支持者看到了图形处理器 (GPU) 赋能人工智能的潜力。如今,英伟达及其产品已占据了全球大部分人工智能应用的主导地位。
得益于英伟达领导层的先见之明,该公司在人工智能计算领域占据了巨大的领先优势,但挑战者们正奋力追赶。其中一些是游戏或传统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对手,还有一些则是从零开始。
AMD
AMD 是英伟达在数据中心 AI 计算市场上最大的竞争对手。在强大的首席执行官苏姿丰的领导下,AMD 于 2024 年推出了自己的数据中心 GPU,名为 MI300,这比英伟达第二代数据中心 GPU 的出货晚了整整一年多。
尽管专家和分析师都对该芯片的设计和架构规格和潜力赞不绝口,但该公司的软件仍然落后于 Nvidia,这使得这些芯片的编程和充分发挥其潜力有些困难。
分析师预测该公司的市场份额不到15%。但AMD高管坚称,他们致力于提升其软件的水平,并相信未来对加速计算市场发展的预期将使该公司受益——具体来说,就是人工智能向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所谓的边缘设备普及。
高通、博通和定制芯片
专用集成电路(ASIC)也给英伟达带来了挑战。这些定制设计的芯片功能不如 GPU,但它们可以以低得多的成本专门设计用于特定的 AI 计算工作负载,这使得它们成为超大规模计算企业的热门选择。
尽管像英伟达和AMD的图形处理器这样的多用途芯片很可能长期占据AI芯片市场的最大份额,但定制芯片正在快速增长。摩根士丹利分析师预计,到2025年,ASIC市场规模将翻一番。
专门从事 ASIC 的公司包括Broadcom和 Marvell,以及亚洲的公司 Alchip Technologies 和 MediaTek。
Marvell 部分负责亚马逊的 Trainium 芯片,而博通则负责构建谷歌的张量处理单元等。OpenAI、苹果、微软、Meta 和 TikTok 的母公司字节跳动也都加入了竞争性 ASIC 的竞争。
亚马逊和谷歌
作为 Nvidia 的主要客户,亚马逊网络服务和谷歌云平台等主要云提供商(通常被称为超大规模提供商)也在努力设计自己的芯片,通常是在半导体公司的帮助下。
亚马逊的 Trainium芯片和谷歌的 TPU 是这些努力中规模最大的,它们提供了比英伟达芯片更便宜的替代方案,主要用于公司内部的 AI 工作负载。然而,这些公司在吸引客户和合作伙伴使用其芯片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Anthropic 已承诺在亚马逊芯片上运行部分工作负载,苹果也承诺在谷歌芯片上运行部分工作负载。
英特尔
英特尔曾是美国芯片制造业的巨头,但在人工智能时代,它已经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不过,该公司确实拥有一个名为 Gaudi 的人工智能芯片系列,一些报道称,该芯片在某些方面可以与英伟达的芯片相媲美。
英特尔于 2025 年第一季度任命了一位新首席执行官,半导体资深人士陈立武(Lip-Bu Tan),他的首要行动之一就是简化组织结构,以便 AI 芯片运营直接向他汇报。
华为
尽管 Nvidia 在美国的希望挑战者有很多,但对于 Nvidia 以及所有关注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继续保持霸主地位的人来说,中国华为或许是最令人担忧的竞争对手。
黄仁勋本人曾称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有关华为人工智能芯片创新正在迎头赶上的报道越来越多。拜登和特朗普政府对向中国出口低功耗GPU的新限制,进一步激励了华为迎头赶上,服务于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分析人士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的进一步限制措施目前不太可能阻碍中国人工智能的进步。
初创企业
许多初创公司也对 Nvidia 提出了挑战,它们为人工智能计算市场提供了新的芯片设计和商业模式。
这些公司起步时处于劣势,因为它们缺乏数十年来其他技术领域芯片销售所带来的完善的销售和分销体系。但其中一些公司通过寻找用例、客户和分销方式,凭借更快的处理速度或更低的成本吸引客户,从而保持了自身优势。这些新的人工智能公司包括Cerebras、Etched、Groq、Positron AI、Sambanova Systems和 Tenstorrent 等。
此外,中国的寒武纪、海光、龙芯、摩尔线程、沐曦、壁仞科技和天数智芯等也都在这个赛道上对英伟达发起挑战。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nvidia-competitors
半导体精品公众号推荐
专注半导体领域更多原创内容
关注全球半导体产业动向与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4032期内容,欢迎关注。
『半导体第一垂直媒体』
实时 专业 原创 深度
公众号ID:icbank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