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孩子王:业绩高度依赖乐友及理财收益,质量问题频发、多子公司股权被全质押)
来源 | 财经九号&九号观察
孩子王2024年度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孩子王实现营业收入93.37亿元,同比增长6.68%;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72.44%,并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
到了今年一季度,孩子王实现营业收入24.03亿元,同比增长9.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00.81万元,同比增长165.96%。
业绩的连续高速增长,使得市场对孩子王有了更高的期待,母婴行业再现一家百亿级上市公司似乎一步之遥。
不过作者却认为,孩子王高速发展扩张之下,却难掩品控难题,去年以来孩子王旗下公司因产品质量问题被处罚;利润等业绩高度依赖被收购企业以及理财收益,持有的乐友国际、上海幸研等两家子公司全部股权被孩子王用于质押融资,且个别子公司甚至成为司法被执行人等。
多次因产品质量问题被罚,品控何以成为老大难
2024年10月份,安徽童联孩子王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因销售不合格的中童汉服,违反了《产品质量法》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处罚。
而就在当年9月份,该公司就因为销售不合格儿童推车的行为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第十三条第二款“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要求的工业产品”的规定,刚刚被处罚过(处罚文书号:合市监处罚〔 2024 〕 242 号),同一家孩子王的省级区域公司,连续俩月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被罚,不得不说孩子王的品控环节存在较大的漏洞。
去年4月份,云南孩子王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因在昆明呈贡区吾悦广场门店销售的儿童化妆品已过保质期,却仍然和使用期限内的化妆品放在一起销售,被市场监管部门查处。
而在官方的“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上,关于孩子王的投诉信息不少,近一个月内有10条投诉信息。
投诉内容有关产品质量问题的,也有关于市场价格问题、售后问题等等,仅今年以来的投诉量就达到了50多条,但通过12315公示后的调解成功率,近一个月仅为60%。
而在新浪旗下的黑猫投诉平台,近期有多位消费者表示,在孩子王平台购买到产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通过平台投诉要求解决问题。
比如有顾客通过孩子王电商平台购买的赫莲娜绿宝瓶三件套产品,通过扫描溯源码,发现产品存在争议,要求提供产品质检报告无法提供等;顾客通过孩子王全球购自营店购买的兰蔻防晒产品也存在产品争议等等。
无论是线下门店的产品质量不合格被罚,还是线上平台发生的产品质量甚至产品真伪争议,这些问题的频发、甚至高发,都给孩子王的产品品控敲响了警钟。
业绩高度依赖被收购企业和理财收益,财务压力陡增子公司股权被大量质押
孩子王2024年的业绩很好看,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孩子王实现营业收入93.37亿元,同比增长6.68%;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72.44%,并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
今年一季度,孩子王实现营业收入24.03亿元,同比增长9.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00.81万元,同比增长165.96%。
不过作者发现,孩子王的业绩质量并不高,
虽然业绩看着很不错,但是孩子王的盈利能力很堪忧,毛利率方面,这些年孩子王的毛利率始终在29%-30%左右徘徊,净利润率就更低了,2021年至2024年仅有1.38%-2.22%,从净利率角度来看,孩子王始终在盈亏平衡点附近“跳舞”。
其次是2024年孩子王的业绩主要靠被收购企业支撑。数据显示,去年孩子王净利润为2.05亿元,其中乐友国际贡献了1.048亿元,占比达51.1%,归母净利润的占比更是高达约58%。若剔除乐友国际的利润,孩子王原有业务的归母净利润仅为7672万元,较收购乐友国际前的2022年归母净利润1.22亿元下降了36%,可以说孩子王本身原有的业绩规模和创利能力在不断弱化。
据收购时的业绩对赌信息显示,乐友国际在2024年承诺净利润为1亿元,实际完成1.0454亿元(完成率104.4%),但下半年盈利7213万元,占全年业绩的69%。这种“前低后高”、通过短期冲刺完成目标业绩的模式能否持续,尚待观察。
另一项占归母净利润占比较大的是孩子王的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这部分收益合计高达5463.37万元,占归母净利润1.81亿元的30%;此外,还有资产处置收益1900万元。上述三项主营业务之外的收益较2023年增长了不少,比如投资收益大幅增长了86.7%、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长了61%等等。
且不论这几项主营外的收益能否保持持续,就说这三项收益占同期净利润高达41%,如果再算上乐友国际贡献的归母净利润,属于孩子王原有业务自身贡献的利润又能有多少?
所以说,孩子王的业绩质量差,利润的拉升主要依赖的是收购业务和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以及资产处置收益。
孩子王对乐友国际的收购,也造成了该公司商誉高企,2022年尚且没有商誉,2023年开始收购乐友后形成7.82亿元的商誉,到了今年一季度商誉规模攀升至9.02亿元,占同期总资产的近10%。如果乐友国际后续因为市场下行导致业绩不达预期,商誉减值将直接冲击公司利润。
此外,作者发现孩子王的财务压力也在陡然增加。2024年孩子王的财务费用增加了约40%至1.3亿元,当年度的在手现金直接减少了43.4%至13.98亿元。
到了今年一季度末,孩子王的在手现金进一步减少,而短期债务压力袭来,孩子王出现了2亿元的短期借款和7.36亿元的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短期债务有所增长的同时,长期借款也增加了16%至11.42亿元。
在今年的4月份,孩子王旗下子公司青岛孩子王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成了司法被执行人,被执行金额达135.55万元。
而上市公司孩子王儿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在今年1月份,将乐友国际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全部的股权分三次分别抵押给了工行南京城中支行和民生银行南京分行。
今年2月份,孩子王又将自己持有的上海幸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质押给了建行南京鼓楼支行。
旗下子公司股权都用来向银行质押融资了,可想而知孩子王的资金链也是有点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