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华菱线缆:乘军工与线缆行业东风,开启发展新征程)
5月13日,中邮证券发布的一份研报指出,中国装备在印巴冲突中表现突出。其认为,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以及中国装备的突出表现,未来中国军贸有望获得更大发展。与此同时,同花顺数据显示,4月29日~5月12日期间,军工板块呈现阶段性异动,区间涨幅高达12.7%,中航成飞、昆船智能等多只个股在此期间至少收获一个涨停。
华菱线缆(001208.SZ)作为军工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公司近日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今年一季度以来,航天航空及融合装备、工程装备领域发展势头较好。”据悉,华菱线缆军工团队坚持驻守前线、贴近市场、紧跟型号、精准营销,目前已跟进约20个项目定型,为后续开拓夯实基础。
军工行业升温,华菱线缆根基稳固
华菱线缆积极布局军工领域。年报显示,公司与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国兵器集团、中国航发动力、中船重工集团等重点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华菱线缆表示,这些以知名企业为主体的稳定、高端客户群,充分体现了公司专业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华菱线缆介绍,近年来,我国国防支出呈稳定增长趋势,装备费在国防费中的比重不断提升,但目前我国国防支出在金额、增速、占GDP比重上都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顺应智能化信息化战争发展、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强调“练兵备战、提高打赢能力”,先进装备列装迫切性提升,装备消耗加速。“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时期,解放军主战武器装备将进入批产建设放量期,航空航天及融合装备行业高景气度预计将有所提升。随着我们国防支出持续增加以及融合装备用特种线缆及组件国产率提升,预计2027年市场需求规模将超百亿元,市场需求规模逐年提升。
年报显示,2025年,我国国防预算17846.65亿元,同比增长7.2%。在国防支出持续增加及国产率提升的现状下,我国融合装备特种线缆市场规模逐年提升,分析师预测,“十四五”后期和“十五五”期间的装备需求依然强劲,航空航天及融合装备领域将得到较好发展。
在技术创新方面,2024年,华菱线缆围绕国家和省级重大战略需求,以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为路径,成功攻克军工、特缆领域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全年累计立项46个,其中新品研发和重大改进项目达34个,工艺质量改进项目24项。公司秉持“技术研发深入营销前线”理念,一方面稳固基本客户群体,提升合作层级;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战略新兴市场,关注AI、机器人、生物医疗等新质生产力发展,精心规划“传统+优势+新兴+未来”四类产品布局,持续推进航天军工与特种线缆业务的深度融合,力求开拓未来市场新格局。
华菱线缆表示,专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为公司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公司在行业壁垒较高的特种电缆领域尤其是航空航天及融合装备线缆领域具有74年的技术沉淀并持续研发创新,不断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产品。
行业机遇涌现,华菱线缆业绩向好
电线电缆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配套产业,规模已达万亿元,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堪称国民经济的“血管”与“神经”。
华菱线缆财务表现亮眼。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10.05亿元,同比增长11.38%;利润总额达0.38亿元,同比增长55.97%;归母净利润为0.32亿元,同比增长55.54%。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1.58亿元,同比增长19.82%;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加26.07%;扣非净利润8,524.18万元,同比增加37.7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146.99万元,同比增长1.42%。
在未来发展战略上,华菱线缆目标明确。在业务领域方面,重点布局三大赛道:一是航空航天及融合装备领域,鉴于国际形势变化,该领域对线缆的需求显著增长;二是冶金矿山领域,随着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适用于复杂工矿环境的特种线缆需求日益旺盛;三是战略新兴领域,如机器人控制缆、高性能数据传输线等,市场潜力巨大。公司凭借在特种电缆领域,尤其是航空航天及融合装备线缆领域74年的技术沉淀与持续创新,构建起差异化竞争优势。自2025年一季度以来,航天航空及融合装备、工程装备领域发展态势良好。
在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上,华菱线缆多措并举。在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方面,推进设备数字化采集,持续开展工厂数字化、特种柔性电缆智能车间建设;在原材料管理方面,强化集采力度,与材料厂家共同解决材料适用性、配方等问题;在内部管理方面,持续推进精益改善,严格控制物料成本和废品率,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供应链优选降本等方式挖掘潜在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华菱线缆定增申请人及保荐机构回复意见显示,2025年以来,华菱线缆航空航天及融合装备用电缆收入变化趋势明显好转,今年以来在手订单金额显著提升;2025年1~2月,公司航空航天及融合装备用电缆收入金额较2024年同期收入增长232.07%。
广发证券认为,受益航天装备需求复苏。公司在航空航天特种电缆领域具有70余年技术沉淀,卡位优势强,2022年~2024年相关业务收入受行业影响不断下滑,随着政策等驱动因素的影响,高盈利能力军品收入有望贡献较大的业绩弹性。此外,公司在航空航天及融合装备及工程机械等领域拥有大量客户集群,深耕运载火箭、空间站等特种电缆配套数十年,火箭发射能力作为星座建设的核心瓶颈,供需改善背景下公司有望领先受益。公司已具备深海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线缆研制能力并积极跟进产品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