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业观察 - 正文

两家小公司,要革命CIS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两家小公司,要革命CIS)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来自IEEE S pectrum 。

对于智能手机相机来说,越大越好。更大的图像传感器和镜头能够处理更多光线,因此能够解析更多细节。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创建彩色图像的滤镜也会阻挡约 70% 的入射光线。

这些彩色滤光片——以红、绿、蓝三色网格的形式覆盖在图像传感器的像素上——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但新的方法有望利用光的物理特性来创建彩色图像,而不会阻挡太多光子。在2023年IEEE国际电子设备会议(IEDM )上,提出了三种实现更清晰图像的方法。现在,这些方法正开始走出实验室阶段。

例如,三星将为中国小米的新款手机提供前置摄像头,该手机采用三星的纳米棱镜技术,以提高低光性能。该技术并非取代彩色滤光片,而是利用衍射原理,在每个特定颜色的像素中收集更多光线。据该公司称,这可将感光度提高25% 。

与此同时,两家新创公司已经开发出无需滤镜即可捕捉彩色图像的方法。Imec的衍生公司Eyeo本月宣布已获得 1500 万欧元的种子轮融资。PxE Holographic Imaging在今年 1 月的消费电子展( CES )上展示了结合深度感知和彩色成像的技术。

PxE 和 Eyeo 均兼容CMOS传感器,这是当今相机中最常用的数字图像传感器。“CMOS 传感器是一个非常成熟且强大的平台,值得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如今,每台设备都配备了它,”PxE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Yoav Berlatzky说道。但“每个人都希望有更多的光子到达他们的 CMOS 传感器。”

Eyeo的无滤光彩色相机

Eyeo 的目标是将 Imec 在 2023 年 IEDM 上展示的研究成果商业化,应用于消费电子、安防等领域。通过移除彩色滤光片,这家初创公司的图像传感器灵敏度将达到传统CMOS 传感器的三倍。“这就像我们终于打开了图像传感器的眼睛,”Eyeo 首席执行官Jereon Hoet说道。


Eyeo图像传感器中的分色器将不同波长的光引导至适当的像素。Eyeo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光线送入垂直波导,波导根据波长将光线分束,然后将光子引导至合适的像素。波导的作用类似于漏斗,因此这些像素的宽度可以缩小到小于0.5微米,约为典型智能手机像素尺寸的一半。根据Imec的研究,该技术也比目前基于滤光片的成像仪更符合人眼的色彩敏感度。

该分色技术旨在利用CMOS代工厂现有的工具和工艺来实现。挑战在于软件方面。据Hoet称,Eyeo目前正在努力确保该传感器与其潜在客户的系统兼容。

在应用方面,Hoet 表示,Eyeo 更小巧、更灵敏的图像传感器的优势在智能手机领域尤为明显。不过,他预计该技术将首先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低光照条件下的安全系统或需要超紧凑传感器的增强现实设备。

PxE 将 3D 技术引入 CMOS

PxE 方法背后的基本思想相似。两家公司都致力于在不损失光子的情况下模拟彩色滤光片,并通过弯曲光波“以某种方式将颜色放置在正确的像素上的正确位置”,Bertlatzky 总结道。


在上面这张照片中,红线表示物体较近,而蓝线表示物体较远。PxE

PxE 的技术利用一层被称为“全息编码器”的衍射材料,不仅可以创建彩色图像,还可以充当深度传感器(因此公司名称中出现了“全息”一词)。当白光穿过全息编码器时,会产生干涉图样,并被传感器记录下来。PxE 的算法随后利用该干涉图样重建虚拟的 3D 图像——全息图。干涉图样还编码了光的波长信息,因此可以同时重建彩色(和红外)图像。

Berlatzky 表示,PxE 的硬件比分色器和其他使用特殊设计的超表面的方法“更简洁” 。它的大部分功能来自软件。“该算法的基础是光的物理特性,”Berlatzky 解释道。“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我们反向运行,从 CMOS 传感器回到现实世界,并重建相机实际看到的景深和图像。”

与 Eyeo 一样,PxE 的图像传感器可用于多种应用,特别是那些已经具有独立深度和图像传感器的应用,例如汽车和智能手机。

https://spectrum.ieee.org/cmos-color-filter

半导体精品公众号推荐

专注半导体领域更多原创内容

关注全球半导体产业动向与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4045期内容,欢迎关注。


『半导体第一垂直媒体』

实时 专业 原创 深度

公众号ID:icbank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