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巨头最新发声!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6-25 15:59:1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千亿巨头最新发声!)

【导读】中国生物制药首席执行长谢承润:AI已开启生物医药新一轮革命

中国基金报记者 卢鸰

6月25日下午,在2025年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即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中国生物制药首席执行长(即首席执行官)谢承润发表主题演讲称,AI已开启生物医药新一轮革命,中国的生物医药公司正从“跟跑”走向“并跑”乃至部分“领跑”,但中国仍缺乏世界级的生物制药企业。

截至记者发稿,中国生物制药股价报5.26港元/股,最新市值为987亿港元。

中国还缺乏世界级的生物制药企业

据谢承润介绍,中国原研新药的数量已经跻身全球第一梯队。2024年美国批准的新药临床(IND)分子中,超过50%来自中国。在被认为是全球医药行业风向标的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中国生物制药以12项口头报告,创下了中国药企在ASCO的最高纪录,创新药物甚至在临床疗效上“头对头”战胜了全球“药王”K药。

不过,谢承润也表示,尽管中国的生物经济已经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包括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生命科学理论、底层关键技术的积累仍然不够,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仍不完善,尤其是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仍然缺乏世界级的生物制药企业。

谢承润认为,破解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全产业协同发展,强化生物医药产业的集群效应。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应充分利用中国在AI领域的优势,加强生物科技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打通堵点,构建数据共享平台,加速临床数据的互通互认。

“最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培育生物经济的领军企业,要培育出几家像华为那样的世界级企业,带动产业链加速突破,迈向高端;支持并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引领技术突破和标准制定。”谢承润称。

AI已开启生物医药新一轮革命

在谢承润看来,AI已开启生物医药新一轮革命。

作为中国医药行业的头部药企,中国生物制药近些年全面拥抱AI技术。在药物发现阶段,通过AI模型,使药物发现从“大海捞针”转向“精准制导”,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在临床开发阶段,AI已经贯穿临床应用全场景,带来研发效率的全面提升;还尝试通过AI智能体,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实现对患者全周期的健康管理。

在被问及生物经济领域距离“DeepSeek级别”的突破还有多远时,谢承润表示,目前,全球生物经济领域正处于高速发展期,许多前沿技术,如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AI赋能药物研发等都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些都是迈向“DeepSeek级别”突破的基石,但距离真正意义上的颠覆性突破还有一段距离,需要从以下六方面进行努力,包括基础科学的深厚积累、跨学科的深度融合、高质量大规模的数据共享平台、高效的创新转化机制、开放的国际合作环境、健全的监管框架。

编辑:杜妍

校对:王玥

制作:鹿米

审核:陈墨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