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超570亿,完成赎回及摘牌)
【导读】兴业银行完成571.71亿元三期优先股赎回及摘牌
中国基金报记者 马嘉昕
7月2日晚间,兴业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发行的三期优先股(“兴业优1”“兴业优2”“兴业优3”)已全部完成赎回及摘牌程序,总规模为571.71亿元。
三期优先股完成赎回摘牌
兴业银行公告称,该行分别在2014年12月3日、2015年6月17日以及2019年4月3日以非公开方式发行了1.3亿股、1.3亿股和3亿股优先股,发行规模分别为130亿元、130亿元和300亿元,三期优先股合计募集资金规模为560亿元。
同时,该行已于2025年7月1日向三期优先股股东足额支付优先股票面金额及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持有期间的股息,共计人民币571.71亿元,赎回该行全部已发行的三期优先股。
5月23日,兴业银行曾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答复,对赎回三期优先股无异议。此前的3月27日,该行董事会以全票审议通过了《关于行使三期优先股赎回权的议案》。
对于赎回三期优先股,兴业银行表示,此次赎回是依据优先股发行条款的约定实施,标志着该行资本管理计划的阶段性完成。
银行等机构积极赎回优先股
近两年,金融机构对赎回优先股颇为积极。
例如,今年4月初,五矿资本公告称,决定赎回5000万股“五资优3”优先股,票面金额总计为50亿元,赎回价格为票面金额加固定股息。该优先股于2023年4月19日发行。
3月5日,中国银行公告称,该行已经于3月4日赎回全部而非仅部分境外优先股。2020年3月4日该行发行了1.98亿股境外优先股,目前已于赎回日完成境外优先股注销。
此外,近年来赎回优先股的机构还包括广州农商行、中原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业内人士认为,在低利率环境下,银行等机构有动力去赎回优先股。很多银行发行优先股时间比较早,在2019年之前股息率普遍高于5%,远高于目前银行的负债成本。
此外,对银行等机构而言,此时赎回优先股也有利于其优化资本结构,不仅能够节约利息支出,还能提升普通股股东的收益和分红能力,更符合其长远发展诉求。
编辑:晨曦
校对:纪元
制作:小茉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亮剑》重播档期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