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行业到全球综合服务商:联检科技(301115.SZ)如何卡位新能源汽车检测蓝海?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从传统行业到全球综合服务商:联检科技(301115.SZ)如何卡位新能源汽车检测蓝海?)

当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逼近五成、智能驾驶装车率突破七成,一个被低估的千亿级市场正在加速浮出水面。这个市场,便是新能源汽车检测领域。而联检科技(301115.SZ),这家从区域建工检测机构转型而来的企业,正通过一场精准并购,在这条赛道上上演着 "弯道超车" 的戏码。

行业风口:新能源与智能化双轮驱动检测需求爆发

中国汽车产业的变革速度,正在刷新全球认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69.9万辆和560.8万辆,同比增幅均超 40%,5月单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已达48.7%。这意味着,每卖出两辆汽车,就有近一辆是新能源汽车。

销量暴涨的背后,是检测需求的井喷。动力电池、电机控制器等新型零部件的爆发式增长,催生了电磁兼容性测试、充电系统检测等全新业务。而智能化的加速渗透,更让检测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1-4月,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到77.8%,16万以下市场智驾装车率进一步提升。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智能电动车的检测项目增加了30% 以上,从软件算法验证到车规级芯片测试,产业链对专业化检测服务的依赖度显著提升。

行业分析师表示:"新能源与智能化的双重驱动,正在重塑汽车检测行业的格局。这个市场的规模,保守估计已达千亿级别,且仍在快速增长。"

战略落子:并购冠标检测,快速切入核心赛道

2023年10月,联检科技完成对冠标(上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的控股收购,正式宣告进军汽车检测领域。这笔交易,被业内视为联检科技转型的关键一步。

冠标检测并非无名之辈。这家在汽车材料性能、零部件检测领域深耕十余年的企业,其服务网络已深度绑定多家整车厂及供应链企业,恰好填补了联检科技在汽车检测领域的空白。

并购后的整合速度,超出了市场预期。通过注资扩能,冠标检测的资质能力实现跃升,目前已具备提供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等相关检测服务,在汽车材料、环境可靠性、电性能及电磁兼容性(EMC)等多个领域具备全面的能力。

客户拓展方面,冠标检测已相继获得江淮、吉利、零跑、奇瑞、蔚来、理想等车企的第三方检测准入资质,认可能力范围持续扩大。技术层面,联检科技推动冠标完成ECM检测能力建设,将服务范围从传统零部件延伸至智能驾驶核心组件,形成覆盖 "材料-零部件-系统" 的全链条检测能力。

产能布局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2025年,联检科技启动的上海区域中心项目,占地37亩、实验室面积达2万平方米,不仅能满足现有订单的产能需求,更为将来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

据联检科技在投资者活动中披露,冠标检测2024年虽受行业周期影响净利润略有下滑,但2025年初已凭借新增资质实现订单量同比增长40%,成为公司营收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未来展望:锚定高增长赛道,筑壁垒待远航

随着汽车行业的持续变革,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汽车检验检测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迭代、自动驾驶技术的广泛应用等,都对检测技术与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联检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继续深耕新能源检测领域,不断提升技术实力和服务质量,助力汽车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与安全性,同时推动自身业绩的持续增长。"

这场由并购引发的千亿赛道卡位战,才刚刚开始。联检科技能否在新能源检测的蓝海中扬帆远航,值得市场持续关注。

编辑:高小波

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品牌观察频道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联检科技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