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本周看点】上市银行迎来机构调研热潮;险资举牌节奏加快;A股2025年半年业绩预告陆续出炉)
国务院发文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77条试点措施
国务院发文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77条试点措施,涵盖服务贸易、货物贸易、数字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改革、“边境后”管理制度改革、风险防控等7个方面。其中,加强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创新等34条措施复制推广至其他自贸区;推进电子支付跨境应用等43条措施复制推广至全国。(新华社)
国家发改委安排超3000亿元
国家发改委近日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至此,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国务院)
美国取消全球三大芯片设计软件供应商对华出口限制
美国商务部已通知全球三大芯片设计软件供应商——新思科技、楷登电子和西门子,此前要求其在华业务必须申请政府许可的规定现已撤销。西门子称已全面恢复中国客户对其软件和技术的访问权限,新思科技与楷登电子称正在逐步重启相关服务。(央视新闻)
贵金属和宝石交易有限制
央行近日发文明确,客户单笔或者日累计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现金交易的,贵金属和宝石交易从业机构应当履行反洗钱义务进行上报,但刷卡消费不受影响。多位专家对此表示,该消息与百姓日常买金关系不大。(央行)
上半年A股新开户1260万户
交易所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A股新开户165万户,环比增长5.84%,其中,个人投资者开户163.8万户,机构投资者开户0.84万户。上半年A股累计新开1260万户,较2024年上半年开户数949万户,增长32.77%。(交易所)
超千家机构调研上市银行
今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迎来机构调研热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9家A股上市银行累计接待超千家机构调研,市场关注度持续攀升。其中,宁波银行、常熟银行、杭州银行成为“人气王”,无论是调研机构数量还是获调研总次数均位居前列。(证券日报)
内地银行股IPO再现新动向
同时,沉寂多年的内地银行股IPO再现新动向。深交所信息显示,东莞银行和南海农商行更新提交相关财务资料,目前IPO审核状态已更新为“已受理”。目前,深交所和上交所合计有6家银行排队等待IPO。(深交所)
近千家A股公司涉足机器人业务
今年以来,机器人成为资本市场的热门概念板块之一。数据显示,截至7月2日收盘,A股机器人概念一共有947家上市公司,相当于每6家A股公司就有一家涉及机器人业务,人形机器人概念公司则一共有252家。但是,机器人板块持续扩容的同时,其“含金量”却值得商榷。近千只机器人概念股背后,虽然有部分是真正从事机器人研发、制造的企业,但也有不少是仅具备边缘关联的公司,通过各种途径“蹭概念”抢占人形机器人风口,浑水摸鱼推升股价。非理性炒作不仅潜藏着资本套利的陷阱,亦可能透支行业信用,加剧这个年轻赛道的泡沫化。(证券时报)
医药IPO“挤爆”港交所
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共有10家生物医药企业成功登陆港交所,而去年全年仅有12家。从具体行业分布看,6家属于医药生物行业,4家属于医疗设备与服务行业,两者分别位居上半年Wind各行业港股IPO发行数量的前两位。2025年开年以来,多达39家医疗健康企业在港交所排队等待上市。(21世纪经济报道)
年内险资举牌节奏显著加快
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举牌动作节奏显著加快。2025年以来,险资举牌次数已达18次,不仅远超2023年全年,也已接近2024年全年20次的举牌总量。银行股成为举牌的一大对象,也有保险公司将目光投向公共事业、能源领域的上市公司。(北京商报)
A股上市公司陆续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A股上市公司陆续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业绩喜优参半。截至7月1日,A股共有29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23家预喜。本周,发布业绩预告的企业有:渝开发、兄弟科技、诺泰生物、雪天盐业、聚光科技、吉宏股份、南京商旅、宗申动力、美诺华、麦迪科技、石大胜华、新和成、国脉科技、孩子王、翰宇药业、小商品城、潍柴重机、宝鼎科技、涛涛车业等。(《理财周刊-财事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