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创新药里找消费品,消费品里找创新药)
昨天在雪球上随意发帖,一位粉丝点评,提醒我关注锦波生物,花了一天时间初步学习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最大的收获是,对医药行业的方法论得以进一步完善。
创新药,根据人群市场,大体上分成三大类:
治理肿瘤疾病
比如百利天恒、百济神州等,占了九成以上。这些药好是好,但价格非常贵,进入医保的限制又很多,导致渗透率并不高。另外,百利天恒这些肿瘤治疗,一个病人的需求量较少,没有复购。从全球范围来看,K药这种广谱要还是很少见的。对于普通投资来说,投资门槛又极高。我把这种类型定义为“小而美”型,相对来说,性价比和可玩性没那么诱人。
治理慢性疾病
以博瑞医药的BGM0504治疗糖尿病和减肥、广生堂的乙肝治疗为典型代表。这类创新药,有一定的消费属性。尤其是博瑞医药的减肥药,是一种比较典型亚健康改善型消费医疗产品。
医疗美容
锦波生物的人源化Ⅲ型重组蛋白。ADC药是改变蛋白质的某几个片段实现治理效果。锦波生物的重组蛋白是精确还原人体的某种蛋白质。一个是打补丁,一个是精确模仿还原。跟ADC药一样,属于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创新药,有专利保护,需要T3医疗器械认证,海外需要FDA发证书,门槛跟创新药一样高。从产品含金量看,属于全球First-in-Class + Best-in-Class。锦波生物的主要应用场景在轻医美领域,一旦使用了就会反复购买的高档个人魅力增值产品(必须反复购买)。最有希望成长为“大而美”型。
为什么要根据创新药+消费两属性来分类呢?
1、创新药,负责设立行业门槛,提升资产的含金量。
2、消费品,海量消费人群 + 复购率 ,拔高行业天花板,自古消费板块出大牛股。
3、具备消费属性的创新药产品,更容易被普通投资者理解和掌握(认知容易普及、更透明、投资群体更分散…)。
海外的资本市场,也验证了我的方法论。礼来公司就靠替尔泊肽一款Best-in-Class减肥药产品,短短两年之内涨5倍,将市值提拔到超万亿美金。
大家一起再找找,还有哪些 创新药 + 消费,双属性的好标的。
特别说明:仅做投资方法论层面讨论,点评的股票均只为行文逻辑服务,不推荐任何股票。欢迎聚焦本主题的各种观点,若是情绪贴,先删后黑。
$锦波生物(BJ832982)$ $博瑞医药(SH688166)$ $港股创新药ETF(SH51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