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AI+软件板块向上的逻辑在哪里?

来源:雪球 作者:左庶子 2025-07-22 10:02:4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AI+软件板块向上的逻辑在哪里?)

软件板块没有亮眼的业绩,没有出彩的产品,是否具有上涨的动力?我认为两个事件的催化会走出两个阶段的上涨波段出来。

第一个波段来自于软件企业的降本。

我们每天盯着AI爆品,却忽略了AI初始是降本然后增效,拿软件企业来说,软件人员的薪酬是软件企业最大的成本支出。拿品茗科技来举例:4个亿营收,400多人的研发人员,薪酬支出在1.1亿左右,研发支占高达25%,研发人效才100万/人。按照coding的AI化程度,保留平台/工具/产品研发人员,项目研发人员跟着项目走,研发人员至少可以砍一半到200人。原先大部分研发人员在做定制化需求,还有一部分研发人员在做代码运维的事件,甚至有部分代码工作是复制粘贴。所以AI助力研发人员降本至少1/3以上。

再拿广联达来说,62亿营收,3500名研发人员,薪酬支出在13亿左右,研发占比高达20%,研发人效才177万/人。同样的,研发人员砍一半,成本节省1/3,利润可以多出4-5个亿左右。

半年报这个趋势会开始显现,年底这个趋势会更加明显。降本只是一个可见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公司的聚焦点会发生变化,吴恩达提到,以前产品经理:研发人员的配比是1:5,后面可能是1:05。软件公司真正迈向利润增长驱动的新时代。

第二个波段来自智能体业务的发展

前面降本是每个软件企业都能享受的红利,增效部分是智能体业务。但这个只有部分企业能享受到这个红利。智能体优先会在细分C端看到机会,像美图的RoboNew,即便如此,也才刚上线不久,但预期已经打出来了。还有像合适投资者的金融智能体,我找了一遍,没一个好用的,同花顺的问财,用起来比较生硬,达不到自然交流的程度。

还有像京东买书业务,体验非常差。如果豆瓣/当当推出购书智能体业务,你能够持续跟它自然交流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书籍。还有像购车类业务。智能体完全可以重构以前那种垂直类搜索方式,达到体验非常好用的程度。

我认为一年之内,这些产品我们都能看到,试目以待。这是面向C端的智能体业务,面向B端,我认为会慢许多,因为它需要小心翼翼的适配客户的需求,它需要精细化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对软件未来大致的一个推演:半年内缓涨一倍左右反应降本的效果,然后有体验较好的B端智能体业务的企业会再升一倍左右反应未来的预期,但由于看不到数据的同步上升,可能也就止步于此,B端趋势性的机会在未来三年里。对于体验较好的C端智能体,要另眼相看,这一年内大的机会在这里!

$品茗科技(SH688109)$ $昆仑万维(SZ300418)$ $致远互联(SH688369)$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昆仑万维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