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汽车退出中国所有合资企业 电动化转型滞后成主因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三菱汽车退出中国所有合资企业 电动化转型滞后成主因)

大湾区经济网7月24日讯(编辑 徐丽丽)日前,三菱汽车宣布退出在华合资公司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并终止该合资公司发动机业务运营。至此,三菱汽车已全面退出在华所有合资企业,成为日系车企中首个彻底退出中国汽车制造市场的跨国品牌,其40年在华征程正式落幕。

大湾区经济网了解到,三菱汽车在华业务曾经历辉煌,2018年广汽三菱销量达14.4万辆峰值,主力车型欧蓝德年销10.56万辆。但此后销量持续下滑,2022年降至3.36万辆,2023年3月广汽三菱陷入资不抵债,净资产为-14.14亿元。同年10月,三菱宣布终止在华本地生产,广汽三菱工厂转产广汽埃安新能源车型,今年6月已实现量产。

业内分析认为,电动化转型迟缓是三菱退出的主因。过去6年,三菱未推出真正意义上的全新车型,末代车型阿图柯仅是换标版广汽埃安V,未能跟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步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40%,而三菱在华新能源产品布局严重不足。

三菱的退出并非个例,而是日系车企在华竞争乏力的缩影。此前铃木已退出中国市场,2024年丰田、本田、日产等日系车企在华销量均呈下滑趋势,斯巴鲁销量同比“腰斩”,6月日系主流合资品牌零售份额降至12%,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三菱汽车的离场为外资车企在华发展敲响警钟。中国汽车市场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唯有顺应趋势、加快本土化创新,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足。三菱40年在华历程的落幕,折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深刻变革。

来源:大湾区经济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新能源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