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银行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6.05% 股权结构调整或成发展新契机)
青岛银行(002948.SZ;03866.HK)于7月31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数据显示,该行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65亿元,同比增长16.05%;营业收入达76.62亿元,同比增长7.50%;资产总额突破74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9%。截至上半年末,青岛银行在盈利能力、资产规模和资产质量等方面均实现稳步提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化)达15.75%,同比提高0.41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青岛银行的股权结构或将迎来重要变化。6月11日,该行公告显示,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计划通过子公司增持股份至不超过19.99%,若获批将跃居第一大股东。此次股权结构调整可能重塑青岛银行的公司治理格局,地方国资话语权的增强或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东兴证券7月28日发布研报指出,作为深耕经济大省的优质城商行,山东省经济发展向好为青岛银行快速扩表提供坚实基础;该行自身资负结构持续优化,近年净息差表现好于同业,未来降幅有望继续收窄;历史不良包袱出清,化债、稳地产等政策推动风险预期改善,信用成本仍有下降空间、推动盈利保持较好增长。研报预计青岛银行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将保持在15%以上。
16.05%净利润增长背后的经营密码
青岛银行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净利润同比增长16.05%至30.65亿元。这一增速不仅高于银行业平均水平,也较该行2024年同期表现有所提升。细究业绩快报可以发现,盈利能力的提升主要源自三个方面:一是规模稳步扩张,客户贷款总额达3684.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4%;二是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不良贷款率比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至1.12%,拨备覆盖率比上年末提高11.48个百分点至252.80%;三是经营效率优化,成本收入比持续下降。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化)达到15.75%,同比提升0.41个百分点。反映出资本运用效率的持续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银行的盈利质量也在提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增速达17.18%,高于净利润增速,说明主营业务对利润的贡献度在增强。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7.78%至0.53元,为投资者创造了可观回报,这一增速在上市城商行中处于领先水平。
东兴证券预计2025—2027年青岛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6.2%、15.9%、15.1%,对应每股账面净值分别为7.32、8.32、9.48元/股。
尤为重要的是,青岛银行近年来持续保持较高分红水平,形成了稳定的投资者回报机制。今年6月18日,该行发布公告称,2024年度A股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1.60元”,现金分红总额约9.31亿元(含税),现金分红比例维持在33%以上。这一数据不仅连续四年保持稳定,更显著高于上市城商行28%的平均分红水平,体现了该行对股东回报的高度重视。
国资增持 新机遇与新挑战
青岛银行在实现业绩稳步增长的同时,其股权结构正面临重大调整。根据青岛银行6月11日公告,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拟通过子公司增持青岛银行股份至不超过19.99%。若该增持计划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并顺利实施,青岛国信集团的持股比例将超过现第一大股东海尔集团公司(18.14%)和第二大股东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17.50%)。
这一股权结构调整将显著提升地方国资对青岛银行的控制力。青岛国信集团作为青岛市重要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其控股地位有望为青岛银行带来更多本地优质政务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合作机会。
6月20日,青岛银行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此次青岛银行拟获增持,彰显了主要股东对青岛银行经营成果的高度认可、对青岛银行长期投资价值提升的坚定信心,将有力地促进青岛银行投资价值合理反映公司质量,强化青岛银行的综合经营能力,助力青岛银行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东兴证券研报指出,青岛国信集团的增持行为体现了青岛国资对青岛银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释放出积极的市场信号。市场对该消息反应积极,公告次日青岛银行A股股价上涨3.50%,H股上涨4.72%,反映出投资者对这一战略调整的乐观预期。
此次股权结构调整将给青岛银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地方国资控股有助于银行获取更多本地资源支持;另一方面,如何在新股权架构下保持市场化、专业化的经营特色,平衡政策性业务与市场化业务的关系,维护与原主要股东的战略协同,都将考验管理层的智慧。
此次股权变更可能成为青岛银行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在新的股权结构下,青岛银行既需要充分发挥地方国资的资源优势,又需要保持其原有的市场化经营特色,方能在区域金融市场的竞争中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城商行如何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
青岛银行扎根青岛、辐射全省,分支机构已实现省内16个地市全覆盖。截至2024年末,青岛银行分支机构合计200家,近年来保持增长趋势。2025年2月聊城分行成立,至此青岛银行实现对山东省16个地市全覆盖。从贷款区域分布来看,截至2024年末,青岛 银行51%的贷款投向青岛市;近五年青岛地区贷款复合增速约13.6%。
青岛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增长,离不开其深耕的山东省区域经济优势。山东省经济总量长期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广东、江苏。2025年山东省经济开局良好,为银行业务拓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青岛银行作为省内头部城商行,充分受益于区域经济发展红利。
东兴证券研报指出,青岛银行迈入信贷平稳扩张新周期。近5年青岛银行经历了扩表放缓后逐步企稳的过程,目前贷款增速处于上市城商行中游水平,高于银行业平均贷款增速和山东省银行业贷款增速。
山东省正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制造业升级和海洋经济发展带来大量金融需求。青岛银行依托青岛港等区位优势,在港口金融、蓝色经济等领域形成特色业务。同时,山东省政信类项目储备丰富,为银行资产投放提供了优质标的。这些区域特色使得青岛银行在资产端具备较强的收益能力。
青岛银行的股权结构调整与业绩增长反映了当前中国地方银行发展的两个重要趋势:一是地方国资对区域金融机构控制力的增强,二是区域经济与银行发展的深度绑定。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地方国资通过增持股份强化对重要金融机构的控制,既是整合区域金融资源的需要,也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举措。同时,青岛银行的业绩表现也印证了区域经济对银行发展的支撑作用,山东省作为经济大省,其稳健发展为青岛银行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
对投资者而言,在关注短期业绩增长的同时,更应留意股权结构调整带来的长期影响。青岛银行的案例也折射出区域性银行面临的共同课题:在金融改革深化、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如何走出一条兼具特色与质量的发展之路。这需要管理层具备战略定力和执行能力,也需要各股东方形成发展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