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发现】中仑新材:薄膜下游应用领域快速拓展

来源:大众证券报 媒体 作者:刘希玮 2025-08-08 22:06: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价值发现】中仑新材:薄膜下游应用领域快速拓展)

中仑新材(301565)是国内BOPA(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龙头,产能规模位居全球前列,纵向覆盖上游PA6领域,一体化优势明显。公司核心产品BOPA薄膜主要应用于食品饮料、日化等领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全球BOPA薄膜龙头,公司凭借20%以上的全球市占率、36%的国内市占率(聚酰胺双向拉伸塑料薄膜产品口径)及12.5万吨的行业领先产能,稳居市场第一梯队,被业界称为“尼龙膜王”。

BOPA薄膜需求增速较快,产品工艺不断升级,行业景气向上。BOPA薄膜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耐腐蚀性以及良好的氧气和气味阻隔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保香的包装材料,特别适合于冷冻、蒸煮、抽真空包装等应用场景。BOPA薄膜行业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华经情报网的数据,2016年至2023年期间,全球BOPA薄膜需求量从27.13万吨增长至49.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8.91%;我国BOPA薄膜需求量从10.45万吨增长至24.6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01%。与整个塑料薄膜产量相比,2023年BOPA薄膜的占比仅为1.9%。根据卓创资讯数据,预计到2025年,我国BOPA薄膜需求量有望达到30.45万吨。从下游应用领域看,根据2020年数据,食品、日化领域是BOPA薄膜的主要终端应用领域。全球应用于食品领域的BOPA薄膜需求量占总需求量的70.00%,是当前BOPA薄膜应用最为普遍的终端应用行业;其次是日化行业,占比为18.00%;在医药、电子以及软包电池行业的占比分别为5%、3%和2%。

公司在功能性BOPA薄膜常规应用覆盖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新型BOPA薄膜的研发与生产,拓展新兴应用领域,如新能源领域、大健康领域等。公司现有新型BOPA薄膜如PHA锂电膜、EHA高阻隔型、TSA直撕裂型等,均为业内独有或处于行业前列,新兴领域的高速增长为功能性BOPA薄膜提供了更新更广的市场空间,而技术创新带来的高附加值的新型产品,能为公司提供更好的盈利空间,进一步夯实公司在功能性膜材料领域的核心地位。以PHA锂电膜为突破口,公司攻克了尼龙层耐冲击、耐热、绝缘等严苛性能指标,突破BOPA膜材高性能制备工艺,实现从“进口依赖”到“国产替代”的跨越,成为紫江新材、璞泰来、明冠新材等头部企业的供应商。

公司研发矩阵赋能,新能源布局谋定而动。公司是全球极少数同时掌握从第二代到第五代膜材工艺技术,并开创了第五代技术的企业,掌握199项技术专利,拥有技术领先优势。目前,公司在研项目有高温尼龙PA10T、PA6T,复合集流体基膜、超薄电容膜、适用固态电池的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以及处于大试阶段的用于胶带的离型双向拉伸聚乳酸薄膜、低碳生物基高强度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以及锂离子电池封装用尼龙膜。

公司拥有“PA6-BOPA薄膜”完整产业链一体化生产能力,业务协同性强。目前,公司已构建了“聚酰胺6-功能性BOPA薄膜”产业链一体化战略布局,通过上下游的协同优势,在获取BOPA薄膜销售环节毛利率的同时,也同步获取了PA6环节的销售毛利率,终端产品更具成本优势。公司还基于产业链一体化能力,打造了一体化研发平台,实现了BOPA薄膜领域的源头创新,为下游BOPA薄膜的性能优化及新产品开发赋能。

公司在国内建有两个膜材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厦门、泉州,共13条生产线,国内总产能为12.5万吨/年,产能规模位居全球首位,募投项目“高功能性BOPA膜材产业化项目”共规划三条产线,募投项目全部达产后,国内总产能为16.5万吨/年;海外建有一个膜材生产基地,位于印尼,达产后预计将为公司在海外带来5万吨/年产能增量。届时,公司国内外总产能预计为21.5万吨/年,可更好地发挥规模优势,进一步增强综合竞争力,为满足市场需求、扩大市场份额提供了有力保障。

天风证券表示,公司为BOPA薄膜领先企业,对膜产品深耕多年,后续有望快速拓展至其他领域。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4亿元、3.96亿元、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3.34%、183.73%、51.65%,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35元、0.99元、1.50元。参考可比公司,考虑到后续公司募投产能较大的投产预期,2026年35倍PE估值较为合理,目标价34.6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记者 刘希玮

(风险提示:本栏目旨在介绍相关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卓创资讯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