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再鼎医药(ZLAB.US/9688.HK)财报出炉大跌,不及预期还是倒车接人?)
在创新药板块热度攀升之际,再鼎医药(NASDAQ: ZLAB / HKEX: 9688)于8月7日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
财报显示,公司当季实现总收入1.1亿美元,同比增长9%(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0%),管理层重申全年收入指引,并明确 "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Non-GAAP经营利润转正"的盈利目标。
然而资本市场反应分化:绩后首个交易日,再鼎医药美股股价下跌11.98%,港股同步回调10.74%。这种预期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这是财报暗藏未被察觉的隐忧,还是资本在制造"倒车接人"的黄金机会?
市场担忧从何而来?
先来看这份财报的关键信息。从收入端来看,收入增长符合预期,全年指引稳健。
根据公司公告显示,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保持持续增长,总收入1.1亿美元,同比增长9%,按固定汇率(CER)计算同比增长10%。管理层从重申2025全年收入指引,印证增长可持续性。
然而,公司的营收增速似乎引起市场担忧。
则乐(PARPi)阶段性承压。2025年第二季度产品收入净额为4100万美元,2024年同期为4500万美元。由于PARPi类产品竞争态势的变化,则乐销售出现放缓,二季度销售同比下降9.75%,从而引起市场对再鼎全年收入指引5.6-5.9亿美元的质疑。
公司新阶段的业绩增长引擎艾加莫德虽然整体销售明显回暖,环比增长46%,但是依然不能完全填补则乐收入承压带来的影响。
那么,单一产品销售情况是否真的会影响公司全年业绩指引?或许不能以偏概全。
一方面,作为当前营收占比第一的产品,则乐下半年已呈现边际改善迹象,竞争压力或随市场渗透率提升逐步缓解。
另一方面,明星产品艾加莫德虽同比增速不高,但二季度患者使用量创历史新高,销售环比激增46%。
作为国内首个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适应症FcRn拮抗剂,其长期放量逻辑正随治疗周期延长而强化。根据公司规划,预计将于2025年在国内递交艾加莫德预充式皮下注射剂型的上市申请。获批后,国内艾加莫德将拥有3种给药方式,这一布局将持续巩固其在全球及中国市场中FIC与BIC的产品地位。
除了已获批的重症肌无力和CIDP适应症,艾加莫德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适应症拓展正稳步推进。目前,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干燥综合征、甲状腺眼病、肌炎等适应症已在全球范围内进入临床III期或关键性临床阶段。
此外,公司新增长点崛起:纽再乐(同比+16%)、鼎优乐(新上市)等产品推动 "其他业务累计同比增长30%",管线梯队持续补强。
图表一:艾加莫德适应症布局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格隆汇整理
拐点已来?
尽管股价出现回调,港股市场8月8日仍录得近4.8亿港元主力资金流入,折射出部分投资者"逢低布局"的策略,而在财报公布后的第二个交易日,公司股价又迅速转暖,上涨2.58%。市场对再鼎的信心可能源自三大核心支撑:
首先,再鼎医药全球化管线突破,中美双报加速兑现。
近年来,通过BD等形式出海成为众多创新药企面对全球化布局的新选择,但真正能够做到全球权益并且主导开发实力的少之又少。
2025年,再鼎医药持续推进"中美双报与全球同步开发"战略,多款全球权益管线进入关键阶段:
• ZL-1310(DLL3 ADC):针对二线小细胞肺癌的全球I期研究显示客观缓解率(ORR)达79%,展现同类最优潜力,计划2025下半年更新二线及以上单药数据并启动关键性研究;
• ZL-1503(IL-13/IL-31R):在EAACI大会披露的临床前数据显示快速止痒效果,有望成为起效更快的新一代特应性皮炎疗法,预计下半年启动全球I期临床;
其次,公司管线梯队爆发,商业化节奏提速。
作为2014年成立的立足于中国、全球运营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再鼎医药自2019年起平均每年保证1-2个产品获批节奏。目前,公司已经迎来尼拉帕利、艾加莫德、瑞派替尼、肿瘤电场疗法等 8 款产品在中国获批上市。
根据公司规划,未来将有KarXT(精神分裂症)和贝玛妥珠单抗(乳腺癌)等多款产品进入上市冲刺期。管线全面发力后,公司预计2028年营收规模将突破20亿美元。
图表二:公司未来五年规划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格隆汇整理
最后,盈利路径清晰:现金储备护航转型。
从利润端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亏损为5490万美元,同比收窄28%,调整后的经营亏损收窄37%至3420万美元。创下了季度亏损最小记录,预计2025第四季度实现Non-GAAP经营利润转正目标,盈利拐点即将到来。而其8.323亿美元的现金储备也将继续支持业务扩展和研发工作。
小结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来,这份报表带来的到底是什么?是不及预期还是黄金坑?笔者认为是后者。
从基本面上来看,再鼎的这份成绩单增长质量持续优化。财报显示,公司收入端延续增长态势,亏损面持续收窄。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全球化研发战略的深化执行——通过持续推进全球临床开发,公司不仅巩固了现有产品矩阵的竞争力,更为后续管线储备了商业化势能。这种"当下业绩稳健+未来管线可期"的组合,正构成创新药企最坚实的价值支撑。
从行情表现来看,板块波动不改长期趋势。再鼎医药发布二季报之际,也是创新药板块波动较大的时期。回顾今年以来的行情狂飙,由三个要素驱动:流动性宽松(大背景)+出海井喷(高频催化)+政策支持(中长期预期)所支持。截至到目前,本轮行情的核心逻辑没有变化,因此创新药的行情,没有结束。对标券商目标价而言,再鼎医药的向上增长空间尤足。
这场"股价与资金流向背离"的博弈,本质上是市场对创新药企业估值范式的重构:当潮水退去,具备全球化研发能力、管线兑现确定性及清晰盈利路径的企业,或将率先迎来价值重估的拐点。
图表三:近期券商评级
数据来源:WIND,格隆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