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989,申请终止上市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8-14 19:09:2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601989,申请终止上市)

【导读】中国重工已向上交所提交A股股票主动终止上市的申请

中国基金报记者 晨曦

千亿巨头中国重工,主动终止上市!

8月14日晚间,中国重工(代码:601989)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2025年8月14日向上交所提交A股股票主动终止上市的申请。

根据此前交易安排,中国船舶拟通过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该交易将导致中国重工不再具有主体资格并被注销。该次交易金额高达1151.5亿元,将成为A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案。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中国重工股东总户数为57.57万户,较上年末增加2.88万户,户均持股市值为16.75万元。

中国重工:已提交主动终止上市申请

据中国重工披露,该公司已于2025年8月14日向上交所提交A股股票主动终止上市的申请。

根据说明,中国重工将在上交所批准终止上市申请后刊登终止上市公告。随后,中国重工终止上市,中国船舶开始实施换股。

未成功申报实施现金选择权的股东所持有的中国重工股份,将按《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暨关联交易报告书》确认的换股比例转换为中国船舶的股份。中国船舶向中国重工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的股份将在上交所上市流通。

根据此前交易方案,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交易,采用换股方式进行,即中国船舶作为吸收合并方,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以换取其持有的中国重工股票。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的换股比例为1:0.1339,即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可换得0.1339股中国船舶股票。中国船舶的换股价格为37.59元/股,中国重工的换股价格为5.032元/股。

据悉,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是2025年5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后首单通过审核注册的上市公司吸收合并项目。该次交易金额高达1151.5亿元,成为A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案。

2024年9月,中国船舶正式发布公告称,筹划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随后,该方案获得了国务院国资委的批复同意,并在今年7月18日获得证监会的注册批复。8月13日,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双双停牌。停牌前,中国船舶总市值为1722亿元,中国重工总市值为1163亿元。

打造世界级“造船大厂”

此次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并非简单的资产重组,而是中国船舶工业领域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深度整合。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船舶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军民品主业上市公司,业务涵盖造船(军用、民用)、修船、海洋工程以及机电设备等多个领域,旗下拥有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等知名企业。中国船舶在大型船舶建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是全球船舶工业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重工则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领先的舰船研发设计制造上市公司,其主营业务涵盖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及舰船修理改装、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战略新兴产业等五大板块。中国重工在军用舰船、海洋工程装备以及相关配套设备方面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优势,是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力量。

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均为我国船舶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船舶称,此次交易能够进一步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助力存续公司抓住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机遇,打造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成为全球造船业发展的引领力量。

2019年,中船工业集团和中船重工集团联合重组后,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均为中国船舶集团控制的下属上市公司,在船舶制造、维修领域业务重合度较高,构成同业竞争。通过此次交易,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下属船舶制造、船舶维修业务统一整合并入中国船舶,有利于规范同业竞争,维护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长期利益。

根据交易报告书,按合并双方2024年度财务数据估算,该次交易后中国船舶总资产将超过4000亿元,营收将超过1300亿元,资产规模与营收规模全球领先,向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船舶企业迈进。

据克拉克森数据,2025年1—6月全球新船订单总量为1938万修正总吨(CGT),同比下滑54%。中国造船企业在市场波动之中依然展现出强劲竞争力,上半年新接订单量以52%的市场份额稳居世界第一。

东吴证券研报提到,301法案悲观情绪逐渐修复,此前抑制的需求有望逐步释放,南北船合并发挥协同效应,中国造船产业链综合竞争力将持续增强。

编辑:黄梅

校对:王玥

制作:舰长

审核:许闻利好来了!央行宣布:5000亿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船舶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