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数字人民币业务身份信息治理!这一国有行公告!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8-17 16:2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加强数字人民币业务身份信息治理!这一国有行公告!)

日前,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关于完善数字人民币个人客户身份信息的公告》称,将进一步强化数字人民币个人客户身份信息完整性、有效性核实工作。

公告提示,对身份信息不完整、未留存身份证件影印件或身份证件过期的个人客户,交行将对其名下数字人民币钱包采取降级为匿名钱包、限制金融服务等措施。

强化数字人民币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核实工作

实际上,连日来,交行包括云南省分行、山东省分行等多地的分支机构纷纷发布同类型公告。在此一个月之前,交通银行苏州分行也公告强调,要强化数字人民币个人客户身份信息完整性、有效性核实工作。

以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公告信息为例,该行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数字人民币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指引》等法律法规要求,该行将进一步强化数字人民币个人客户身份信息完整性、有效性的核实工作。

据了解,该行核实的客户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国籍、联系电话、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和有效期限。

“对身份信息不完整、未留存身份证件影印件或身份证件过期的个人客户,将对其名下数字人民币钱包采取降级为四类匿名钱包、限制金融服务的措施。”该行公告称。

交通银行将通过短信提醒相关客户更新完善客户身份信息,如客户收到该行短信且数字人民币钱包仍需正常使用,请根据短信指引通过数字人民币APP或交通银行手机银行APP上传证件影像并更新证件有效期限,也可本人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前往交通银行任一营业网点更新完善客户身份信息。

事实上,2024年7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就发布了《关于推进数字人民币客户身份信息治理的公告》。彼时,邮储银行表示, 根据法律法规及相关监管要求,该行将进一步强化数字人民币个人实名钱包客户身份信息完整性、有效性核实工作,对客户身份信息不完整、未留存身份证件影印件或身份证件过期且在90天内没有及时更新等情况,将对客户名下钱包采取降低交易限额、限制金融服务等措施。

警惕不法分子钻空子

伴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人民币作为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试点推广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展开,而在数字人民币产品体系中,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因其使用门槛较低、可覆盖人群广、场景应用多等特点,逐渐受到境外来华游客和老年、学生人群的青睐。

“强化数字人民币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核实工作,是出于防范洗钱与恐怖融资风险、保障金融安全、履行法律义务、提升账户管理质量、保护用户合法权益以及维护金融秩序稳定等多方面的必要举措。”有华东区资深银行从业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

数字人民币具有可控匿名性,遵循“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的原则。然而,这种匿名性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进行洗钱、恐怖融资等违法犯罪活动。

例如,2024年1月9日,上海高院披露,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近期审结了一起上海首例利用数字人民币“跑分”案件,经司法审计,2023年5月至6月间,涉案犯罪团伙共计从900余个数字人民币账户中取现1000余万元,其中80余万元系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转入钱款。

彼时,上海高院提示,当前,由于数字人民币的发展,不法分子往往利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的热情,设计虚假活动页面套取受害人个人信息从而盗取资金。

前述银行从业人员表示,在数字人民币试点推进过程中,部分用户可能存在身份信息不完整、未留存身份证件影印件或身份证件过期等情况,“这些问题不仅影响账户的正常使用,也给银行账户管理带来挑战。通过强化身份信息核实工作,银行可以引导用户及时更新和完善身份信息,提升账户管理质量。”

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采取措施防范金融风险。通过核实客户身份信息,银行可以确保账户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在识别非法金融活动时更加有效,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虚假账户进行非法交易,保障金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数字人民币作为新兴的支付方式,其健康发展离不开安全、合规的环境。强化身份信息核实工作,有助于构建安全、可信的数字人民币使用环境,提升用户对数字人民币的信任度和接受度,从而促进数字人民币的健康发展。”业内人士表示。

校对:冉燕青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邮储银行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优秀,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